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

精巧厚实的遮阳棚比肩接踵,规划出的展位排列有序,在龙泉街道董村花卉交易中心,来自全国各地的奇石盆景收藏家和爱好者济济一堂,分享体会,探讨心得,洽谈交易,共品赏石观景文化。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3)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4)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5)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6)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7)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8)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9)

今年以来,龙泉街道董村居立足加强对外交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转型发展,把“弘扬赏石文化,打造赏石品牌”作为产业融合发展重要举措来抓,依托鲁南花卉交易中心,举办了奇石博览会,博览会参展客商来自山东、安徽、江苏、云南、河南等20多个省份,参展摊位100余个,参展品种主要有奇石、玉器、雀鸟、走兽、器皿、玉山籽雕等各种中小摆件,玉盆景,玛瑙观石,水晶原石,玉石样本,玉石籽料等,从原石到雕件应有尽有。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0)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1)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2)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3)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4)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5)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6)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7)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8)

为组织好奇石博览会,龙泉街道董村居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参展商进驻后,积极靠上服务,让客商来的放心、舒心、安心,为奇石博览会顺利举办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在中国观赏石协会、山东省观赏石协会、安徽观赏石协会的指导下,组织居干部、党员、居民代表,全面开展了展览会的招商、布展、宣传等工作,共发放邀请函5000余份,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客商。展出各类奇石、玉器70余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展示各地奇石、陶瓷、宝玉石2万余件;其中福建寿山石、安徽灵璧石、广西大化石、新疆和田玉、浙江菁田玉等均有被中国观赏石协会授予“金奖”的作品。另一方面,董村居广泛宣传造势,充分利用中国滕州网、天涯论坛、花卉网、中国奇石网等网络渠道进行氛围营造。还借助手机短信平台、手机报等载体发布信息,进一步扩大宣传范围。还积极采取静态宣传与动态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在出租车液晶显示屏上作滚动宣传。并到火车站、龙泉广场等人群聚集区发放宣传资料,让博览会深入人心。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19)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0)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1)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2)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3)

为提高参会客商的满意度,让他们来的放心、舒心、安心、开心,董村居统筹协调、周到服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密切协作配合。聘请有经验的施工队伍,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布展工作,并积极组织辖区花卉、苗木、奇石经营户与会参展,在会展场地、饮食住宿、安全保卫、用水用电等方面积极为参会客商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同时,全面做好氛围营造、接待服务等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确保把活动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4)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5)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6)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7)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8)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29)

深圳市宝安区赏石文化艺术协会(龙泉街道董村居打造赏石品牌)(30)

“以节会造势,借节会扬名”的理念已成为董村居的共识,在“发展节会经济、叫响赏石品牌”思路的带动下,以节会为突破口,董村居把文化产业与旅游服务业互融共进,与经济社会互动共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大格局,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