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萍的丈夫 高丽萍母亲的本命年
母亲的本命年
作者:高丽萍
虎年,是母亲的本命年。她出生于上世纪1938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度过了84个春秋,谓之朝杖之年,耄耋之寿。
母亲今年在太原我大弟家过年。除夕那天,她穿着外甥女买的红色内衣和家居服,戴着孙子买的金虎坠项链和她心爱的雷达牌电子石英表,挨个和我们视频,像个孩子似的故意卷袖拉领,不时“显摆”一下。看到母亲那日渐灰暗和褶皱的脸庞在阳光的映衬下泛出缕缕红光,笑眯眯的样子,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她那句常挂在嘴上“不爱穿戴,不爱打扮”的话。现在想来是故意说给家人听的,不是心里话。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家中人口多收入低,母亲只能把全部的精力和血本都用在子女身上,哪容得上考虑自己?感慨之余,我萌生了为母亲写点东西的念头,记录下她老人家坎坷而不平凡的人生。
母亲李秀兰是土生土长的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人,退休前系宁武县民政局副局长。她出生贫寒,襁褓中母亲改嫁,父亲外出谋生,寄养在姑母家中。32岁送走我的外公,65岁与我的父亲阴阳两隔,独居生活。母亲自幼勤奋,性格要强。因为家穷,12岁才在众亲戚的资助下上了县城的城关完小,凭着聪颖好学、执着上进,小学毕业就考上了不用交学费,还给生活费的忻县师范。1958年毕业后从教5年,后被县里选拔,改行当了妇联干部,还当过两年法官,但大多时间是在民政部门工作,当至副局长,干到退休,在同龄人中可谓凤毛麟角,堪称佼佼者。
母亲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了子女和家庭,用心演绎了女儿、妻子、母亲的多重角色。我的外公无经济收入,晚年患有严重的坐骨神经痛,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十年如一日端茶送饭、照顾起居,没让外公受一点制。我的父亲是个警察,经常早出晚归,多半年出差在外,母亲包揽了全部家务,是个“好警嫂”。父亲胃口不好,家里的细粮总是先紧着父亲吃;父亲加班回来,再晚也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母亲一生养育了5个子女,儿女们虽不能说功成名就,但个个工作上进,家庭幸福,都是母亲挂在嘴边、美在心底的骄傲和底气。母亲一生为之奋斗和奉献,从无怨言,从未懈怠。至今我还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我们姊妹几个相继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宁武机关干部中传言着一句话“秀兰生的好娃娃”,母亲听了后笑得合不拢嘴;还记得同单位同事对母亲的评价“秀兰能干,是个女强人”;邻里亲戚称赞她“对人热心,是个好人”。
母亲是个刚强的人,再苦再难都自己扛。1974年也是母亲的本命年,七月的一天下午,正在学校上课的我和妹妹、弟弟被父亲的同事接到县医院急诊室门口,告诉我们:你爸受了点伤,你们进去看看他,但不能哭。当时,血肉模糊的父亲躺在床上,挂着点滴,身上擦满了管子,医生、护士围着一圈,母亲在旁边眼泪直打转。年幼的我们哪能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见状顿时吓得哇哇大哭起来。母亲急忙一个个哄着我们说:你爸只是点轻伤,住几天院就好了,你们先回家,记得晚上插好门,上学别迟到。从那天起,整整半个月,我们几乎见不到母亲的面。后来才知道,父亲是在去阳方口办案,骑自行车返回途中遭遇车祸受了重伤,医生恐怕抢救无果,让我们见最后一面。母亲照顾父亲整整半个月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还惦记着几个年幼的娃娃,整个人瘦了一大圈。父亲伤愈后重返工作岗位,但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被山西省人民政府评定为一级伤残人民警察。从此,母亲的担子更重了。
因为家中经济拮据,母亲连个好好的“月子”也没享受过,还落下一身“月子病”。记得母亲生下我小弟时父亲用手帕包回些鸡蛋给母亲补身子,不懂事的我们都争着申请“我挨妈坐呀”,为的是能吃上母亲碗里的挂面和鸡蛋。1982年我大弟考上忻州地区重点高中范亭中学后,母亲总是抽出时间去看望他,每次都烤上些干馍馍,在家门口的小铺子买上一袋葵花籽,早晨走,下午回来。由于赶班车,也为了省钱,那一小袋葵花籽就成了她的午饭。返回的汽车一到站便直接去单位上班,晚上回家后虽一脸疲惫,却挂着笑容。见到多日不见的儿子母亲是多么的满足!三年后,争气的大弟考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母亲每天新闻联播后必看天气预报节目,为的是知道哈尔滨的天气情况,提醒她的儿子是不是该加衣了。
母亲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她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教书时被称“好老师”;妇联工作时曾抛下哺乳期的女儿投入“四清”工作队,赴原平龙宫工作近一年。当民政干部时,经常将从农村来县城办事的优抚对象带回家中吃饭,全县所有民政助理员的名字她无一不知,每个优抚对象的情况她无人不晓,哪个退伍军人在部队有立功荣誉她了如指掌。业务上母亲是大家公认的行家里手,被称为“政策通”、“活字典”,在当时忻州地区民政系统中也有一定知名度。以至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调忻州工作后,很多民政部门的叔伯阿姨都与我相识,同龄的还成为好朋友。
母亲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她爱“小家”,更顾“大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宁武县城,家家户户烧土炕、生煤炉,用公厕,外出挑水还得倒便盆,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像我家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吃定供、家口多、吃这顿、想下顿,母亲的家务负担更重。她是独生女,还要承担老父亲和姑妈的养老,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辛苦。记忆中,母亲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掏灶火、筛燎炭,扫地擦家、生火做饭,然后把我们姊妹们一个个叫醒。在我们吃早饭的时候她又削好午饭用的土豆泡在水里,用笼布盖住,然后匆匆吃完饭赶去上班。母亲在当时算是“文化人”,熬油点灯“爬格子、写材料”是常事,我们起夜时经常看到她一脸疲惫打哈欠。母亲对家庭的付出是无私无限的,但当工作和家事冲突时,她总是毫不犹豫选择前者。记得有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母亲单位正在忙碌县里召开座谈会和慰问军烈属事宜,每天加班。正巧父亲下乡办案,我们姊妹几个挨个感冒。母亲顾不上请假,只能抽空回家照顾我们,安顿生病的,送走上学的,饭也顾不上好好吃几口就匆匆返回单位。家里留下的是孩子的哭声,母亲带走的是心疼的眼泪。
如今的母亲,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多年缠身,尤其是一场脑梗和一次腰伤后导致行走不便,语言功能衰退,窝居家中三年有余。近日,我拿着几个刚采摘的香瓜送母亲尝尝鲜。保姆杨姐洗了一个切块拿给母亲说:“这可是稀罕东西,阿姨你尝尝。”母亲开心一笑,拿起一块放到嘴边闻了闻却又放了下来。是瓜不甜还是舍不得吃?是嚼不动还是不想吃?我正焦急,杨姐叹气道:阿姨今天只吃了一顿饭,一直在床上躺,你妈身体不如前一阵子了。我听了后很不是滋味,想扶她去沙发上坐坐,母亲便起身碎步挪行,还说自己能“圪擦”上走。卧室到客厅,短短一截距离,走了好一阵子。唉,母亲可真是不如前一阵子了,走路脚抬得低了,步子也迈得小了,她和我小聊了会儿,说起她的同事、闺蜜……猛然间,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母亲确实老了,留给子女尽孝的机会越来越珍贵了!物有兴衰,人有老小,自然规律任何人无力抗拒,都得坦然面对。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母亲有生之年多几日陪伴,多一份关心,记住母亲用平凡生活写出的不平凡人生。
我后悔自己年近六旬还不够成熟,多年来对母亲当初没让自己上重点高中考大学的事一直不能完全释怀。如今面对年老多病、孤独沉默的老母豁然间打开了心结!母亲没有给我创造上大学的机会,却把勤奋好学、执着上进的性格给了我,鼓励我自学获得了本科学历,从一个普通女警成长为一名高级警官。这一切都离不开少年时母亲的严格要求,成年后母亲的谆谆教悔,更离不开年老多病的母亲日日夜夜的福佑。
母亲的故事写不完,但母亲给我、给我们这个家付出的一切我永远忘不了。几十年来,她将家国情怀装在心中,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对子女亲人无私忘我。她金子般的心闪闪发光,照亮我的人生,激励我前行!期盼我的母亲在期颐之时再过本命年,还穿漂亮的红颜色衣服!
今天是母亲节,我写下我的母亲的故事,祝福我的母亲,也祝愿天下的母亲健康长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