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文化和旅游产业(浙江宁海瞄准两条主线)

来源:中国经济网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中国旅游日发祥地,“诗画浙江”大花园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宁海立足绿色生态发展优势,积极抢抓省市重大战略机遇,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大花园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子,于2020年被评为浙江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宁海文化和旅游产业?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宁海文化和旅游产业(浙江宁海瞄准两条主线)

宁海文化和旅游产业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中国旅游日发祥地,“诗画浙江”大花园中的重要一员,近年来,宁海立足绿色生态发展优势,积极抢抓省市重大战略机遇,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主线,主动融入省委省政府大花园建设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路子,于2020年被评为浙江省大花园示范县创建单位。

宁海县地处浙东沿海,隶属于宁波市,拥山抱海、区位优越,接壤天台山、四明山两大山脉,濒临三门湾、象山港两大湾区,建设大花园优势明显。一是资源禀赋优势。宁海“七山二水一分田”,生态资源丰富,山水林海岛泉礁一应俱全,拥有华东最优质的温泉、华东唯一近海蓝色海湾,森林覆盖率64.1%,水质优良率和空气优良率均在90%以上,是宁波首个国家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浙江首批清新空气示范区。二是文旅融合优势。建县1700多年,人文底蕴深厚,曾涌现天下读书种子方孝孺、国画大师潘天寿等名人志士,吸引中华游圣徐霞客、东晋道教领袖葛洪,还拥有平调耍牙、十里红妆婚俗、泥金彩漆、前童元宵行会等国家级非遗。特别是做精做足霞客文章,以《徐霞客游记》开篇地为抓手,推进“诗与远方”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旅游日发祥地,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省文旅融合发展十佳县区等。三是“两山”转化优势。探索出“千万工程”撬动乡村蝶变、绿色智造集群化、美丽河湖经济带、全域能源清洁化、全域旅游富民、步道经济等“两山”转化六大模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连续三年位列全国“两山”发展百强县第2位。四是交通区位优势。2条高速穿境而过,1条高铁始发至上海、贵阳、黄山等城市,在建1个一类通用机场,正在打造三市六县通衢之地。五是改革创新优势。列入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乡村振兴、多规合一、城乡融合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创新成果,得到郑栅洁省长、彭佳学副省长等领导批示肯定,宁海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集成改革列为宁波唯一的大花园改革试点。

瞄准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两条主线,宁海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起点,整合带动全县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全域景观化工程,突出景区升A、民宿升档、产品升值、品牌升华、配套升级“五大重点”。一是高起点实施全域旅游再出发。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起点,以前童古镇创5A级景区和深甽温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积极参与浙东唐诗之路建设,修复提升自新昌天姥山经天台山至宁海的千年唐诗古道,加快建设宁海“十里红妆”文化街区和一批特色小镇,努力打造旅游业态美、山水生态美、乡愁活态美、城市形态美、生活富态美的高质量全域旅游“宁海样板”。二是高水平实现生态产品价值。通过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城市绿道、慢行环道、登山步道、滨水绿道全域串联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按照“一环八线”布局,积极发展“绿色休闲、银色养老、古色文化、碧色山泉、蓝色海湾、彩色田园、特色民宿”七色美丽经济,做大做强幸福产业。三是高质量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实施“366”宁海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建立完善特色农产品供给机制,打响“宁海珍鲜”区域公用品牌。实施绿色智能制造工程,以高质量、绿色化、智能化为方向,加快打造宁海“365”制造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四是高标准严守保护红线。构筑“一城、两轴、三片区,两屏、两带、三绿楔”的全域美丽空间格局,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加强湿地保护和白溪等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十里蓝色海岸带”,全力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森林城市。五是全方位推进集成改革。加快构建以全维度建设、全产业转化、全地域治理、全要素融合、全方位保障为重点的高水平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五全”制度体系。探索建立以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为核心的“两山”转化评估体系,积极开展“两山银行”改革试点,推动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生态资本高效转化。

宁海将继续以“山海和美城 浙东大花园”为目标,对标对表补差距、扬长补短促提升、整合资源创亮点,为诗画浙江大花园建设贡献更多宁海力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