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

咱们都知道,普京之所以在俄罗斯能够拥有如此大的号召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普京当年成功遏制住了俄罗斯的寡头。所谓的“寡头”这个词有很多的含义,在经济社会上就是指在某一行业具有垄断实力的企业或个人,而俄罗斯的寡头跟其他国家还有些不一样,那就是他的实力和影响力几乎是空前绝后。那么他们到底是从哪来的呢?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1)

寡头的萌芽时代

不同于欧美经历了十八世纪产业革命的老牌财团,也不同于日本明治维新后发展起来的“三井”、“三菱”、“住友”等大财团,俄罗斯的寡头是国家制度变迁中产生的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

话说1991年苏联解体,独立出来的俄罗斯联邦的经济危如累卵,产业极为单一,国有制达到90%以上,国家经济高度垄断,与正在发展的私有制经济矛盾重重。叶利钦政府为了缓解经济危机,盲目的采用了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的“休克疗法”,这一下子俄罗斯经济危机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彻底“休克”了。

俄罗斯价格制度最先崩溃,通货物价飞涨像洪水一样汹涌而来,单就1992年一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就达到了2510%,卢布贬值的像草纸一样,俄罗斯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夜之间倒退20年。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2)

面对这种情况俄罗斯联邦完全无法应对,只能按照“休克疗法”继续硬来,也就是无视百姓的购买力,强行开展私有化。这对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而对于那些政府企业官员来说,却是一个天赐良机。

他们开始用极低的价格,大肆吞并原苏联的国有大型企业,短短两三年里,总价值超过2000亿美金的国有资产被他们瓜分。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3)

俄罗斯的贫富分化呈指数型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要缩紧财政,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赋税,社会生产遭受沉重打击,老百姓更是一贫如洗。

很多传统财团,往往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的积累才能形成,而俄罗斯的寡头几乎是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从无到有、拔地而起,那是一个充满着机会与荒谬的难以复制的时代。

一些人甚至通过苏联在东德方面的驻军有组织成规模的将西方生产的家用电器、高级轿车等紧俏商品走私入境。

本是防备北约入侵的军队竟成了非法走私活动的保护伞。

一时间,“军队一律要经商”成了驻外苏军“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共识。

这些高级官员和投机者,成为了寡头的第二类组成部分。

1988年,“苏联国营企业法”、“租赁法”和“合作社法”的通过更是为经济官僚开了绿灯,为国家财产的占有权集中到各企业厂长手里打下了基础。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4)

而这种经济上的极端困窘,老百姓的贫困交加,却是大企业主和贪腐官吏的饕餮盛宴。就拿石油天然气部门举个例子,按照当时证券私有化的规定,厂长、部长、经理都可以在私有化过程当中分到5%到10%不等的股份,在经济危机时,厂长们趁机用极为便宜的价格收购员工手里的股票,甚至工厂里的高层还会强迫员工“自愿”把股份送给自己。然后他们还用官商勾结,用招标或拍卖的方式,套取数亿乃至数十亿的国有资产,要知道在当时的莫斯科,平均房价才200美金一平米。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5)

愚蠢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在短短五年内,就完成了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几乎是以闪电的速度,塑造出了一个寡头阶级,他们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权势熏天。在这些大家族当中,最被人所熟知的就是“七寡头”金融工业集团。他们分别是掌控俄罗斯民航和汽车工业的别列佐夫斯基;掌控俄罗斯金融工业、银行的波塔宁;掌控俄罗斯传媒和银行的古辛斯基;掌控石油的霍多尔科夫斯基;掌控水泥、原油的阿文和弗里德曼;掌控建筑、有色金属、石油的斯摩棱斯基;以及掌控俄罗斯电力的丘拜斯。

公正地讲,当时的俄罗斯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提出的休克疗法曾在玻利维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而且在同为前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是,休克疗法到了俄罗斯就变了味,极速改革之下,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动荡。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卢布出现巨幅贬值,不少人在银行存了一辈子的积蓄瞬间化为乌有。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6)

而极少数人抓住机会,通过关系从国家银行里移出大笔资金进行卢布和美元之间的汇率投机,空手套白狼般获得了巨额利润。

不过在整个俄罗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国企的私有化运动才是最对俄罗斯经济产生深远负面影响的,至今仍贻害无穷。

1992年,叶利钦的改革团队决定立即把全国的资产以1.48亿份支票和凭单的形式分割。

凭单印制十分精美,看起来像货币,上面蚀刻着坐落在莫斯科河旁的俄罗斯白宫,当时议会在里面办公。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7)

此凭单被人们称为“私有化支票”,每张凭单面值1万卢布,花25卢布(当时约合十美分)即可在当地银行提取。

它们可以用来兑换公司的个人股,以共同基金的形式存在银行或直接卖掉,或者交换。

具有平民主义思想色彩的大众私有化所导致的结果离其初衷甚远,由于不顾本国国情和现实,实施的结果因正常秩序被毁而导向了更大的不公平。

特别是“证券私有化”并没有“形成作为市场关系基础的广大的私有者阶层”,反倒成了官僚资产阶级通过大量低价收购居民手中的私有化证券,将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产的一种手段。

对于刚刚从共产主义社会中逃离的群众来说,要认识到这种票据的作用还是很困难的。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8)

而极少数人却看到了商机,他们通过关系从国家银行里拆借出资金,尽全力收购凭单,随后用它来获取对一些优秀企业的控制权。

一旦获得控制权后,无论是继续经营还是转手卖掉都是一笔暴利。

就这样,寡头们将手伸向了石油、冶金、传媒、食品等行业,几乎完成了对俄罗斯经济命脉的掌控。

据俄刊报道,由于私有化证券不记名,可以自由买卖,自1992年10月发行私有化证券以来,经过合法的和不合法的买卖,有50%以上的私有化证券集中到600多家投资基金会,而很多基金会为了很快发财,倒卖未花一文钱搜集起来的私有化证券,干非法营生,投资基金会成了真正的“投机会”。

在证券私有化结束的1994年,被称为俄国“私有化之父”的丘拜斯就说,俄企业的股份将不可避免地集中于10-15%的少数人之手。

就这样,原属于人民的财富转瞬间就流入寡头们的腰包,他们在苏联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帝国。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9)

羽翼渐丰的寡头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和将来的发展,介入政治已经是迟早的事情。1996年即将面临总统大选的叶利钦,为了对付强敌秘密召见了七寡头,暗中成立了“重新塑造自己国家前途的联盟”。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10)

七寡头

这些经济巨擘们提供叶利钦的竞选经费,全力帮助他当选,成功之后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总统办公厅和各大重要部门,寡头干政深入了俄罗斯的每一个毛孔。激进的改革引起了群众的愤怒,在1996年的大选前,以久加诺夫为首的俄罗斯共产党获得了极高的支持率,叶利钦的地位岌岌可危。

随后,这七人运用自己的金钱和旗下的媒体开启了宣传,他们通过回溯苏联时代的高压政策来唤醒人们心底里对过去的痛苦记忆。最终,对斯大林时期高压统治的恐惧战胜了对叶利钦执政无能的愤怒,叶利钦成功连任。

在就职典礼上,七位寡头坐在前排、满面春风,“七巨头”也就此为全世界所知。寡头们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光,凭借金钱他们甚至能决定俄罗斯总理的任命,寡头成了俄罗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者。

之后他们再用手里的权力换取更多的利益,不仅在俄罗斯能够呼风唤雨,其影响力延伸到世界经济的各个角落,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资本原始累积”完成了。

寡头一手遮天的做法引起了民众的反感,舆论普遍认为这些人应该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动荡负责。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11)

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宣布辞职,任命时任总理普京为代总统。对于这些贪婪、富有、被人民怨恨且具有政治野心的人来说,一个强势的统治者就意味着自己的末日。

为何俄罗斯那么多寡头(富可敌国的俄罗斯寡头究竟怎么来的)(12)

普京总统上台伊始,就定下一条规则,即不剥夺寡头已有的财产,但寡头要合法经营,不得干政。谁破坏了游戏规则,谁就要付出代价。可钱与权是对亲姐妹,已经富可敌国的寡头都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凡是动了这个念头的,都没有好下场。

在今天的俄罗斯,寡头未被消灭,但已彻底驯服成强人的宠物。但是强人终将退场,届时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