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

【首先,请朗声读诗】

国风·周南·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薄污我私,薄浣我衣。

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每一次读诗,我们希望能首先养成一个习惯,先至少朗声读上两遍。第一遍熟悉其文字与发音,第二遍达到一种节奏韵律的起伏感,再读完有关诗的注解后,回过来再读第三遍,这个习惯适用于读一切诗。

《葛覃》朱熹《诗集传》认为是后妃所作,这有点牵强了。方玉润《诗经原始》认为后妃不可能跑去山谷和参与劳作,这同样不见得,西周早期贵族王族要亲身劳动的情景,在诗经有很多体现。这类解读,不在此处细说,初读诗经,以歌咏体验为主。

上一篇《关雎》的起兴是在河之洲听“雎鸠”与见“淑女”而咏,而本篇的起兴实际上在最后一句“归宁父母”,由想要回家省亲而引起了这些歌咏,但诗中却以叙山谷葛生到“刈濩为絺绤”,再到“污浣私衣”,最后到归宁,这样的倒装。诗中女子这种从容不迫的体态、幽远的心境,不就是上篇《关雎》所说的“窈窕”淑女吗?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1)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一种蔓生草本植物,纤维可织布,用来做夏衣(配图)。《徐文长传》说徐渭葛衣乌巾去见东南总督胡宗宪,虽然说的是他随性,但大概也因为东南沿海比较热所以这样穿吧。

覃,延长,这里葛之覃兮又是一个倒装,意为覃之葛,长长的葛藤。施,这里读yì,移,这里是蔓延的意思。中谷,谷中,这个倒装在诗经和古文中很普遍,诸如中林指林中。维,语气助词,含有“其”的意思。萋萋,草木茂盛之意。崔颢《登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鸟,可能指黄鹂、黄雀或黄莺。《诗经·秦风》还有一篇《黄鸟》。 灌木,矮小丛生的树木。谢灵运《山居赋》:“修竹葳蕤以翳荟,灌木森沉以蒙茂。”

这一整个段落铺陈直叙,是“赋”的手法。我们在歌咏中就会不自觉地看到了这样的场景:谷中茂盛蔓延着长长的葛藤,黄鸟从树丛间群起而飞又落,合鸣声如此清脆悦耳。这是一种很开阔开朗的感觉,歌咏着葛所生长的自然之境。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2)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3)

黄 鹂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莫莫,草木茂密。刈,读yì,这里指斩切葛的藤叶。濩,读huò,煮,葛斩切好后再煮,纤维就会出来,可以用来织布。絺,读chī,细的葛布。绤,读xì,粗的葛布。服,穿。今天我们依然在用“服装”一词指穿在身上的衣物。斁,读yì,厌弃。

服之无斁,既是自己这样劳作出来的衣服,自然会懂得爱惜它,不会厌弃它。很小的时候表哥曾写给我一对联句,我记忆犹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段歌咏,情景从自然来到人间,人们斩切葛叶,煮捞纤维,织布裁衣,穿着自己劳作而来的衣物,有着别样持久的满足感。这种质朴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与前段那亲近自然的状态是浑然一体的。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4)

葛衣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言,语助词,无意。师氏,这里历代解释为保姆或保姆管家。师这个字我在《千字文(10)龙师火帝,鸟官人皇》稍微讲过,其在西周应该有军事、教育、官制这三个方面的涵义,所以对于本篇“师氏”的角色和关系,有一种注解是说周的女子如果到了一定年纪未婚,就会选到公侯家,负责教习和掌管女子的劳动和事务。

薄,语气助词。污,读四声wù,动词洗去污垢。浣,浣洗。私,有一种解释说是内衣叫私。但毛苌在这里有一个详细的礼制解释,说女子有专门服事丈夫长辈、出席宗庙典礼用的衣服,其他的衣服则叫私(大概指休闲服饰吧)。这是诗经和礼制之间的联系,是否准确,不在我们初读的范围。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5)

害,读hé,通盍,何,问句。宁,问父母安否(《左传》杜预注)。归宁父母,这里专指女子出嫁后回家省亲。闽南一直保持着这个风俗,闽南语叫“回外家”,在重要节日之时回娘家“做人客”。看到这一段,又洗衣又告师氏,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个去外婆家,又是张罗着给我们穿好衣服鞋子,又是张罗着给妹妹们梳头扎头发。此番情景,和那种欣喜期盼的心情,只怕现在的孩子们再难体验到了。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6)

到了这一段,歌咏的情态转向自我的身体与内心活动,“言···言···”“薄···薄···”“害···害···”这种节奏忽然转向紧张欢快了,然后到归宁父母忽地结尾,并不絮叨,却又让人觉得咏叹未止,那思亲之情萦绕心头。

最后,再朗声读一遍《葛覃》,这诗既有亲近自然的开怀明远,也有俯身劳作的质朴平和,终见正是这种心态的女子能如此情真意切地怀亲,也是如此情真意切心境幽远的女子能如此亲近自然与质朴劳作。古人对情感与道德的教育原来就是这样由诗自然而然进行了。

诗经国风召南全文及赏析 诗经初读3省亲心境(7)

贴上鄙人手抄的金文大篆《葛覃》

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