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

原题:我的“论文”情结

作者:苏延清

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1)

掐指一算,我从事论文写作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了。期间,我在一些全国较有影响的杂志上发表了几十篇专业论文的同时,也为一些专业报纸撰写了110多万字的稿件。不知不觉中,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从这个角度说,我已经是一个论文“老手”了。

多年来,有恩于我的刊物,也有几十种 ,但唯一《甘肃教育》和《地理教育》成了我在这篇小稿中的值得一书的两个刊物,是她俩引领我一直坚持着艰辛而又幸福的教研之路。

下面,就与大家唠唠我与这两个刊物的一些琐事。

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2)

上世纪80年代末,师范毕业的我被分配到一所距老家20公里的偏僻八年制学校任教,当时,记得学校多数是民办代理老师,我成了那所学校少有的师范“高材生”。

初为人师,我就被“委以重任”:开学报到那天,老校长郑重其事地把学校图书仪器室的钥匙放到我的手中。叫名字是图书仪器室,其实,里面的陈设十分简陋;一台学生电源、一台电流表、一台电压表、几个三角尺和圆规和可怜巴巴的100余册图书。

第二天,正当我心怀忐忑与失望整理图书仪器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了一摞崭新的《甘肃教育》,足有50余本。顿时,它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闸门。

记得上师范三年级的时候教我们《文选和写作》的武玉鹏老师,他擅长写作,曾有几篇教学研究文章和小说发表在《甘肃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飞天》、《驼铃》等杂志上。因此,我们许多同学对他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更有甚者希望节假日给他家干干家务,顺便借几本他收藏的各种图书,而能够听他关于写作方面的“真传”,成了我们几个 “热血青年”的奢望。就是这位我们心中的“偶像”在一次语文课上告诉我们,“建议大家以后在教学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不妨翻翻《甘肃教育》……”。从那刻起,《甘肃教育》这本杂志的名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没想到如今得来竟然这般“不费功夫”,我如获至宝。

那时,农村学校的老师晚上放学后大多各自回家,偌大的校园里经常只有我一个人独守。乡村的夜晚十分宁静,夜幕降临时分,每当感到寂寞时,我便打开《甘肃教育》,独坐在煤油灯下,品味着一篇篇教育教学论文,研读一个个教学案例。日积月累,读得多了,视野自然开阔起来,不知不觉中我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了较大的长进。

工作后的第4年,我有机会参加了成人高考,进修于本地的一所教育学院(后来改制为师范专科学校)地理系。记得,当时给我们上课的贾国江老师和何启明老师,他俩时不时地在《地球》《人文地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等杂志上发表文章,两位老师也在课堂上为我们多次分享他们的教研成果,传授写作技巧。从那时开始,在杂志上发表自己撰写的文章成了我埋藏心底的“梦想”。当时“野心”不小,规划着自己写作的“蓝图”:第一步,上本省综合性教育刊物《甘肃教育》;第二步,冲击全国中学地理教育三大刊物:(《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第三步向其他专业刊物进发。两年进修期间,我翻阅了学校图书馆和阅览室所有地理报刊,做了两本厚厚的笔记。

毕业后,再次回到老家的学校。担任初中物理和地理两门一“主”一“副”的课程。当时地理学科在初中各学科中地位很差,都是老师们在担任主课之余的搭配课。为了不负自己的专业(其实还有一个很现实的想法,不要荒废专业,将来有机会去高中代课的奢望)。我主动要求带了初中两个班的地理课。我自费订阅了《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

一天,我在翻阅《初中地理教学大纲》时发现,教学大纲对“乡土地理”教学有具体要求。我发现,在当时的农村初中开设乡土地理教学从认识和实践上还存在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当时生发了以“乡土地理”教育教学为素材写一篇论文的想法。当时拟定的题目为《对贫困地区乡土地理教育的再认识》。接下来翻阅了手头所有地理方面的报刊书籍,初步拟定了几个小标题。周末满怀信心的骑车40余公里,去拜访贾国江老师,让他指点“迷津”,使得论文尽快发表。贾老师很快看完了我写在稿纸上密密麻麻的文稿,从他皱着眉头的表情中我读出了贾老师对我的文章的满意度。他很直言地说,“你的文章的观点是正确的,但这些都是大家早已认同的观点,如果同事间交流可以,要发表估计还不成熟……”贾老师又语重心长地说,“一篇文章要在刊物上发表,必须有作者独到的见解,观点必须前沿……”我高兴而来,灰心而返。

此后一段很长时间,我一直回旋在这篇文稿新的构思之中。一天偶然翻阅最新订阅的杂志时,发现许多文章中对“可持续发展”和“素质教育”两个观点甚是青睐,瞬时,写作灵感纷沓而至,我在文章中删去了原来陈旧的两个观点,加了两个新观点:“1.乡土地理教育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2.通过乡土地理教育,让学生逐步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用这两个时下比较“前沿”的观点,丰满了我的文章主题。

写了改,改了写。工工整整抄了5满页稿纸,装进信封,贴足邮票,恭敬地投进乡邮电所邮筒。

记忆犹新,那是1997年10月的一天,邮递员送来了一份来自甘肃教育社的特殊信函,惊喜万分的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它: “你的稿件《对贫困地区乡土地理教育的再认识》,经编委会审阅,决定在1998年第1期《甘肃教育》上刊用,请勿投它刊……”,整个采稿通知都是编辑高尚老师手写的。

顷刻间,几个要好的同事把这“喜人”的消息传遍了校园,校长亲自跑进我的宿舍,紧紧握住我的手:“难得呀!难得,在我们山村里真的难得!”

放学后,同事们早已挤满了我的宿舍。我从学校附近的小卖部里 “背”来了一箱牛肉罐头、一箱红川大曲酒和一条白沙烟,一下子花去我半月的工资。“贺宴”一直进行到凌晨三点,当时我年轻气盛,酒量很大,也经历了一场从前少有的一醉方休“酒局”!

那年春节之后,年味未尽之时,我就欣喜地收到了散发着油墨清香并刊有我拙稿的《甘肃教育》杂志,很快收到了来自甘肃教育社80元的稿费汇单。

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3)

现在想来,我的第二步计划,走得更是艰辛。

自1993年开始,我订阅了中学地理三大期刊,当时综合分析了三大刊物的特点,觉得重庆师范大学主办的《地理教育》的作者团队中名家相对少些。从那时开始每年至少要倒腾3篇以上地理稿件投过去,但最终的结果是“石沉大海”。后来从编辑部一则用稿信息了解到,《地理教育》上稿率15%左右。当时我也心灰意冷了一阵子。

2003年暑期,我参加了城区新建一所初级中学教师选调考试, 有幸被录用。城区学校教师课程的安排不再是“搭配式的组合”,而是按照所学(所聘)专业任课。秋季开学,正赶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凸显中学教育教学的实践性特点,一门全新的“综合实践课程”破土而出。没想到这门原来没有听过名字的课程就悄悄的落在了我们地理、生物教师身上。新环境、新课程,对从乡村学校刚刚进入城区的我,实在是“压力山大”。许多同行鼓励我:“那就摸着石头过河呗!”,但我总觉得这石头不好摸,河更难过。

第一学期,综合实践课我究竟做了些什么,现在也记不清了。谁知第二学期临近期末时节,学校决定在七、八年级举行“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一个年级确定2个班参加成果展示。真的“怕狼狼果然就来了”,正巧,我担任的七年级(3)班定为展示班级。

经过一番扎实的准备,我的《定西县乡土地理调查研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会如期举行,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等100多人参加了展示会。会后学校也肯定了我的综合实践课,记得党支部书记王恒勇在反馈会上说,“通过观摩,我们认为苏延清老师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极强的创意性,很好地回答了目前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做什么’的问题……”

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4)

谁知,这次比较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也为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拟定了题为《积极引导探究体验,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与探索》的论文。历经半年的撰写与修改,2005年参加重庆地理教育学会和《地理教育》杂志社联合举办的“首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活动,荣获一等奖。该文章发表于2005第4期的《地理教育》(双月刊)。记得,论文发表之前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当时任《地理教育》杂志副主编的朱平的电话,她专门打电话征询我的文章是否另投它刊。那天早上正好没课,听到我的论文即将发表的消息,当时喜悦心情无法言表,着实在操场上一圈一圈的走了足有一个多小时。至此,我实现了在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的目标,也就是实现了我的第二步写稿“梦想”。

回过头来,如果从1994年算起,截止2005年,我用11年时间才在专业杂志上了一篇文章。真有种“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代贾岛)的感觉。

时光荏苒、岁月易逝,青春难再,工作岗位几易,近30年 ,唯一不变的是我的深深的文章写作情怀。

作者简介

教师可以写哪些论文来投稿(一名中学高级教师)(5)

苏延清,中学高级地理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学科网学易书城独家签约作者,甘肃省杂文学会会员,定西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定西市教科所兼职教研员。多篇散文、杂谈、小小说散见于省内外报刊。参与了30多部地理教学资料的编写工作,担任主编和副主编,被多家报刊杂志聘为特约撰稿人。曾出版文学作品集《深吻黄土地》(电子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