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顺治版图(清朝风云刀光剑影)
公元1644年,清军打入北京,原来的大清国掌管了全国,清朝也就开始了。清朝和明朝差不多,皇帝不管在位多少年都只用一个年号。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叫福临,年号顺治,顺治帝即位时只有6岁,其实福临当皇帝是拣了个便宜,以当时的情况根本轮不到他?那是为什么呢?听我慢慢说:前任皇帝皇太极是突然猝死,死时什么都没交待,也未指定皇位接班人。
皇太极,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
这样就留下了很大的悬念,都想当皇帝。当时最有实力的两个人,一个是皇太极的十四弟多尔衮
多尔衮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另一个是豪格,皇太极的长子,两个人能力相当,都是带兵打仗的长胜将军,都立有大功。为了皇位两个互不相让,且实力也相当,谁都没有绝对优势。
庄妃,小名叫大玉儿,是公认的草原第一美女,从小与多尔衮青梅竹马,互爱钟情,相爱的一踏糊涂,且两人私定终身,非他不嫁,非你不取。然而由于看相先生的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一天看相先生给大玉儿看相,惊奇地说,你的相面太好了,将来会大富大贵,可能位及皇后,这个话传到皇太极耳里,就说,这女子不能落别人之手,那样会影响到江山社稷,招她入宫封为妃子,随后封庄贵妃,排位第五,这样多尔衮和大玉儿都没有办法,也无力反抗。
庄妃,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庄妃进宫后皇太极待她一般般,不冷也不热。没多久庄妃生了一个儿子,这时皇太极才开始喜欢她。
多尔衮和豪格争皇位这个大玉儿是知道的,但她的能力也帮不了谁,这时她就动了心思,两虎相争看来一时难有结果?何不趁机活动活动让我的儿子当,那样的话后半生就有依靠了,转念一想我没能力也没后台哪能实现,转念一想找人帮我,找谁呢?想着,想着就想到了多尔衮。事不宜迟,说干就干,晚上她换上宫女的衣服趁着黑夜从皇宫后门溜出来了,坐上马车一口气来到多尔衮府后门,敲开门给开门人一把银元,说庄妃派人来找多尔衮亲王,看门人赶紧通报,这几天为皇位的事心里老不爽,听说庄妃派人来知道有大事,赶紧来后花园见客,走近一看大吃一惊!怎么是你!原来他认出来了是大玉儿,赶紧让到小客厅,上了茶关上门就说:这里没外人有话直说吧,庄妃说:论功劳才能,你当皇上没的说,可那些皇子们能同意吗?闹起来对谁都不好,这个理儿你比我明白。多尔衮问:你有什么高见,庄妃说:不如让我的儿子即位,你当摄政王,什么事都由你说了算,他一个孩子,能不听你的。多尔衮一想也有些道理,目前自己的实力跟豪格比不占优势,如果跟庄妃联手缓冲了目前的局面,争皇位的事以后再说。就这样谈了一个时辰,达成共识,庄妃迅速回宫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第二天高层继续开会,讨论皇位接班人的问题,会议刚开始几位重量级大臣一致推荐豪格接班,没有人提多尔衮,理由是皇位接班人应从皇子中选,而且长子优先。豪格见几位重量级大臣达成共识,一致推选他认为此事十之八九差不多了,就谦虚的地说本人能力有限,治国理政能力欠缺,感谢各位的信任,看看冇有比我更合适的人,他本意是假谦虚一下,想必众大臣或极力劝进的,这样才有面子。那知话刚说完,多尔衮一拍桌子发言了,他说豪格有自知之明,说的对他打仗还行,治国理政欠能力,这不是我说的,他自己也承认了,我看还是另选吧。我推荐皇九子福临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我得做摄政王,大家都沉默,这时郑亲王(重量级大臣)想要为豪格说话,多尔衮看出来了,马上补一句执政王还有郑亲王,大家看如何?郑亲王不便说话,点头支持多尔衮,还有个重量级的元老,家族领头人代善没表态,多尔衮用期待的目光看着他,意思是寻求他的支持,代善想了一下觉得只要是皇子,谁当都一样,反正自己当不上,于是做个顺手人情,也支持多尔衮,其它的人看这几个大人物达成了共识,也没什么好说的,一致支持多尔衮的提议。豪格见大势已去也不好再争了。就这样一致通过皇九子福临接班即位,时年6岁。
顺治,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顺治即位后封母亲庄妃为太后(即,孝庄太后)封多尔衮,郑亲王为摄政王。从这件事看庄妃与多尔衮联手达到了双赢的结果,首先说庄妃并没有实力,儿子那么小,寸功未见还做了皇帝,儿子即位后庄妃封为太后,其地位和权利不害而喻。那么多尔衮封为执政王后,名义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实际上顺治才6岁,啥都不懂,朝中大事他一人说了算。
赶到清军入了关,打败了李自成和张献忠,又灭了南明福王和唐王,多尔衮的功劳就大了去了,又被顺治帝尊为皇父摄政王。这等于说,顺治帝把多尔衮看成了亲爸爸。有些人就琢磨,是不是孝庄太后下嫁了多尔衮呐?其实古时候,把功劳特别大的臣子尊为“父亲'”的常有不稀罕。也有人说孝庄确实下嫁给多尔衮,经常看到多尔衮跑到孝庄太后宫里亲热,说是孝庄太后为了保护儿子的宝座,不得不委屈求全。但笔者不这样认为,认为孝庄是自愿的,因为除了儿子的皇位需要多尔衮支持,另外在嫁皇太极之前,他们俩必竟有那么一段感情!可这么一来,多尔衮就给自己埋了祸根。他做事挺专横,容不得人,有了大权就不把小皇帝放在眼里。像把皇帝的大印拿回家,凡事不和皇帝打招呼什么的,这种事短不了,可也都犯了大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多尔衮把豪格和济尔哈朗看成对头,想着法儿地整治。有人揭发豪格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要造反,他就杀了豪格的亲信,还耍杀豪格。顺治帝是豪格的弟弟,见哥哥要给杀了,吓得直哭,饭也不吃了,多尔衮才罢了手。小皇帝为这事特恨他。没多久,多尔衮又说豪格重用坏人,让部下冒功领赏,犯了大罪。把他的爵位免了不算,还给下了狱。豪格也是立过大功的,哪受得了这份窝囊气呐?没多久就死在牢里。济尔哈朗一直向着豪格,多尔衮也一直压着他,末了把他摄政王降为辅政。济尔哈朗表面顺从得象猫似的,心里也恨极了,把多尔衮干的事一笔一笔都记着,等有机会报复。
公元1650年秋天,多尔衮有一次到古北口打猎,不小心掉下马来,摔伤了膝盖,治不好就死了,时年39岁。十三岁的顺治帝亲政,追封多尔衮是“诚敬义皇帝”就是名誉皇帝。葬礼也是按皇帝规格。哪承想,才过去两个问,济尔啥朗等大臣就揭发起多尔衮来,摆了多条罪状,说他早有篡位的心肠,应该降罪。顺治帝立马翻脸,削夺多尔衮爵位不说,还没收了家产。曾经受过多尔衮打击的那帮人刨了他的坟,拉出他的尸首又打棍子又鞭抽,连脑袋也砍了。旁观的人说:当年多尔衮整豪格过份,如今这么整多尔衮更过分。
别看顺治帝还是个孩子,可他知道权力比什么都重要,亲政以后,他就直接掌握了正黄,镶黄,正白三支最厉害的军队,叫上三旗,下五旗的旗主也说好要由皇帝任命。对大臣他学明朝的办法,设立内阁,让大学士辅政,还重用汉族的文官武官。再就收取人心,他也懂得。清朝刚入关那阵儿,贵族随便圈地。谁骑马跑一圈,就把老百姓的地和住处都圈进来归自己所有,搞得老百姓怨声一片,流离失所,逃难要饭。这样汉人哪有不反对的呐?顺治帝就下令把圈的地退回原主,以后不准再圈地了。这样一来,清政府的执政水平提高了很多,在百姓中的威信也高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眼见着顺治帝长大了,孝庄太后忙着张罗给他找皇后,找的也是蒙古族姑娘,还是孝庄的娘家侄女。十四岁那年完婚,可顺治帝一点都不喜欢,爱理不理的。孝庄问起来,他就说,我不喜欢,我俩合不来,我要废了她。孝庄不同意,大臣们也通不过。顺治帝自己作主宣布,把皇后降为妃子,让她自个儿住着去。
接着孝庄太后又忙着给儿子再立皇后,还是要从自己娘家找,挑了大半年,才选中一个,第二次办了大婚。哪知没过多久,他对新皇后又不满意,说她人品凑合,就是太一般,没有共同语言,再次提出废后,孝庄太后怎么说都不答应,为这事娘俩闹矛盾。两次立皇后都不成功,他心里特不痛快,动不动就发脾气。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过了两年,顺治帝真就看上了一位,是董鄂妃。董鄂妃是大臣鄂硕的女儿,进宫的时候已经17岁,在那会儿算是够大了。可她一进宫就封为“贤妃”一个月后又升为“皇贵妃”,不光这些顺治帝还破例把册封皇贵妃的事,象册封皇后似的,通告天下。可见他多高兴了。这么一来,关于这位皇贵妃的来历就传开了。有说她就是和陈圆圆一拨的秦淮名妓董小宛,这当然是没影儿的事。也有的说是顺治帝的弟媳妇儿,让他看中,给抢了过来。不管是不是真的,顺治帝这回是动了真情,喜欢的不得了,逢人就说她好。
董鄂妃不光长的好看,还知书达礼,知道心疼人,对皇帝照顾得没得挑,对太后和皇后也挺尊敬的。上上下下没有说她不是的。这时顺治帝安静多了,脾气也好了,只愿意和她亲热。不多久,董鄂妃生了个儿子。顺治帝更高兴了,管这个儿子叫“朕第一子,”其实他已经有了三个儿子。明摆着他这样说,是要把他立当太子。可万没想到,不过三个月,第一子还没来得及起名子,就害病死了。顺治帝难过得别提,为了安慰董鄂妃,就给这个孩子追封为亲王。
董鄂妃受不了打击,一下子得了病,两年以后也没了命。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笔者删除
这可把顺治帝给害惨了。当着底下的面,他顾不得皇帝的身份,就那个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说:我也不话了,跟了她去吧!,说着说着就要自杀。孝庄太后也慌了,连忙下令,派人不分日夜地守着他。定下神来,顺治帝就决定厚葬爱妃,还追封为皇后,还让满朝文武和全国的百姓服丧。这还不算完,还命令三十个太监和宫女自杀,给皇贵妃殉葬,到阴间去伺候。打这时起,这位年轻的皇帝象丢了魂似的,一天天瘦下来,还时不时念叨:我要出家当和尚去!大伙儿听了直纳闷儿。
从这儿起顺治帝对国事越来越没兴趣了,还写诗说:我本西方一纳子,因何生在帝王家?十八年来不自由,南征北讨几时休?我念撒手归山去,谁管千秋与万秋。
顺治帝坚持要出家做和尚,三天两头往庙里跑,夜不归宿。有一天他把和尚行森叫来,让他给自己剃发出家。行森说,你是皇上,我可不敢。顺治帝说:我决定了不当皇帝,去当和尚。妈歹没你的事!行森只好给他剃了个光头。这事一传出去,满朝文武都傻了。最急的是孝庄太后,生气地说,这哪象皇帝的样子?骂行森、“你敢给天子剃度”,不想活了,让人堆柴火,把他烧死。顺治帝哪能让他死哩,只好说,这事是我的主意,既是这样,我不出家就是了。行森这才捡了条命。
顺治帝虽没能出家,可他的心已经收不回来了,身子骨也垮了。公元1661年,在董鄂妃死后不到四个月,这位怪异痴情的皇帝也归西了,留下许多让人费解的悬念。
郑重申明:此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笔者删除。文稿内容是笔者查阅很多资料,通过对比,效对,得出比较符合历史和实际的结论,尔后用自己的语言串连成文,当然,笔者水平有限,难免有错误,请读者批评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