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大鼓最好听的20段 西河大鼓名家

西河大鼓自诞生以来,涌现出了不少的名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十年代的四大派:朱(化麟)派、王(根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有“西河世家”的“郝派”等等,以及四十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专攻演唱短段落的马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西河大鼓最好听的20段 西河大鼓名家?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河大鼓最好听的20段 西河大鼓名家

西河大鼓最好听的20段 西河大鼓名家

西河大鼓自诞生以来,涌现出了不少的名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三十年代的四大派:朱(化麟)派、王(根元)派、李(德全)派、赵(玉峰)派以及有“西河世家”的“郝派”等等,以及四十年代由马增芬及其父马连登创立专攻演唱短段落的马派。

赵玉峰生于1894年,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艺名赵双合,河北 河间人。幼年流落天津,初学京韵大鼓,后改学小北口西河大鼓。11岁开始卖艺,青年时已崭露头角。他的演出活动多在天津、北京、沈阳、抚顺等地,颇负盛名。他一生虚心好学,努力探求,终于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他擅长的传统书目有《隋唐》、《包公案》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积极编演现代题材的书目如《烈火金钢》等。

郝英吉生于1887年,河北高阳人。家贫,喜爱说书,先拜马小疯子为师,后又拜师王殿邦,约于1914年来津演出。他嗓音宏亮,气力充沛,唱词清楚,白口干净,成为“三不管”(指法租界不管,日租界不管,中国政府也不管的天津南市一带)等处受欢迎的西河大鼓演员之一。他的表演讲究尺度:手、眼、身、法、步,掌握准确;善于变换嗓音和神态,以表现各种情绪,刻画各种人物:唱腔擅于二黄大反腔、双高等;常利用口技烘托气氛,惟妙惟肖;唱垛字句与串口流利、准确;弹三弦也颇见功夫。

为适应长期靠地演出,他刻意钻研长篇书目,把不少中篇书连接成长篇书。书目有《前后七国》、《东汉》、《隋唐》、全部《薛家将》、全部《杨家将》、全部《呼家将》、《红风传》、《江大人私访》、《彭公案》等数十个。1934年,他举家离津赴大连、沈阳等地演出。1948年返津。他“代拉”张英勋为师弟,徒弟有雷秉安、程秉泉、王秉章、曹秉义等。子女7人有6人从艺:子庆轩(演员)、庆国(弦师),女艳春(弦师)、艳霞(演唱兼弦师)、艳芳(演员)、艳卿(演员)都自幼随父学艺,故郝氏一家在曲艺界有“西河世家”之称。

马连登生于1897年,出生于一个菜农家庭。十三岁(一说十五岁)拜西河大鼓艺人耿起树为师,学会了《三侠五义》、《杨家将》、《明英烈传》、《三国演义》、《大隋唐》、等十几部大书。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进行艺术改革,用京字京白演唱西河大鼓,吸收京剧唱、念、做,丰富了说唱形式,在当时与鼓书名家黄福才、张起荣、赵玉峰、王书祥齐名。他对曲艺的突出贡献是和二女马增芬共同创造了“马派”西河大鼓(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起,马增芬唱,马连登伴奏),曾在京津一带演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他潜心钻研评书艺术,曾向名家陈士和、群福庆、金杰立等学习。他出色地掌握了袍带、短打书等不同类别的评书技巧,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色。其评书艺术性强,适合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欣赏;语言流畅,文字优美,多用对偶、排比;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鲜明。

1953年,马连登参加了中央广播说唱团,是西河大鼓伴奏的名手。三十年来,与马增芬一起整理演出了《闹天宫》、《刘云打母》、《白蛇传》、《花唱绕口令》、《绣鞋帮》、《邱少云》、《一分钱一两米》等一大批优秀的西河大鼓曲目。同时还整理演出过《杨家将》、《隋唐》等评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录制下来他演播的全部《杨家将》,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马增芬于1921年出生于北京南苑一个穷苦的家庭,3岁时父亲在贫困中死去,后随改嫁的母亲一起到了马家。这以后,开始向马连登先生学艺,注定了她从事曲艺艺术的一生。几十年中,马连登既是她的慈父,又是严师,更是共同切磋艺术,创立“马派西河”的合作者。

马增芬天资聪慧,不但自幼学唱西河大鼓,而且学习弹三弦。5岁时开始跟随父亲马连登先生在天津撂地演唱西河大鼓,同时还兼为马老先生三弦伴奏。7岁时,在天津大观楼首次登台演唱西河大鼓而走红出名。11岁、12岁时,便在律京唐及河北地区的戏曲曲艺表演界小有名气。她超凡的艺术才能、娴熟的表演技巧,博得广大观众的喜爱。在17岁那年,她以超群的艺术功力首次成功地灌制了她的首张个人唱片《玲珑塔》,至今这脍炙人口的唱段仍为人们赞叹。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人肆意在剧场捣乱,马增芬也毅然退出舞台,不再演唱,此时她仅18岁。直到解放前夕,在那最黑暗的黎明前夜她咬紧牙关,即便在市场上摆摊卖杂物也没有再演唱过。

1950年她就积极地参加了鼓楼文化馆的工作,为宣传新婚姻法奔波着。为了使街坊们生活能够稳定,她组织了缝纫社并主动提供了设备及生产场地。为了支援抗美援朝,她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北京妇女干部学校的舞台上她高唱《王大妈要和平》,组织并参加演出反映中朝两国人民唇齿相依的独幕剧《军民一家》,在北京的街头,她带领人们演出打倒美帝纸老虎的活报剧……而立之年的她充满无限活力,是共产党给了她新的有着美好前景的希望,她要讴歌党,讴歌这新时代!为此,马增芬组织成立了群艺歌剧团,演出的第一个剧目是歌剧《小二黑结婚》。

马增芬不断地锤炼着自己,在完整继承传统的西河大鼓唱腔艺术的同时,不断地吸收其他姊妹曲种或艺术形式的精华,并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著作,努力充实着自己的表演。她常说:没有继承就会失去西河(大鼓)本身的魅力,没有出新就不可能使西河(大鼓)发展。她说:要想使其发展就要不但保持传统、民俗的部分,又要有时代感,尽量使其雅、使其美。她认为,现代的听众、观众已经从单纯听讲故事过渡到以欣赏优美唱腔和表演为主。

基于她对艺术深刻的理解,努力挖掘、整理并演唱了许多传统节目。如:《走马观碑》、《打黄狼》、《马前泼水》、《双锁山》、《大闹天空》、《游湖》等等。她以高超的创腔技巧对原有的唱腔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像《游湖》中为了更好地刻画秀丽的西湖景致和娇俏的白素贞与英俊的许仙及优美的爱情故事,在唱腔设计上使用了许多迤逦动听的花腔以达到声情并茂。

马增芬清脆的嗓音天赋,加上她对唱段反复揣摩理解和在唱腔及表演中出奇的细腻处理,在刻画待字闺阁的少女、清纯的村姑等一些曲目时使观众听得如醉如痴。如《绣鞋帮》、《绣汗中》还有前面提到过的《游湖》等。

马增芬更能驾轻就熟地表演那些轻松、充满笑料的小段儿,如《偷年糕》、《偷杏儿》、《要酒菜儿》、《懒汉变鸡蛋》、《上煤堆》、《大方人》等等。她的表演俏皮、洒脱,使人回味无穷。

马增芬口齿伶俐、底气充足,吐字发音非常准确。在演唱中,她一定使唱腔适应唱词中每一个字的准确发声,而绝不单纯为了维持故有的唱腔而使字的发声走了形。唱法上讲究喷口、气口、俏口。至今让广大听众非常熟悉的《玲珑塔绕口令》《花唱绕口令》确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使人百听不厌。

1961年,中国曲艺家协会举办的西河大鼓研讨会,由马增芬和她的父亲、西河大鼓表演艺术马连登老先生所共同形成的西河大鼓表演风格被推崇、确立为“马派西河大鼓”,成为女声声腔的卓越代表。马增芬歌喉嘹亮,可以用“华”、“美”、“甜”、“脆”四个字来概括。她的唱腔挺秀豪放、跳跃活泼、感情丰富,有新鲜感、流动感、感染力强,很注意音乐造型,充满时代气息。

马增芬不但完整地继承西河大鼓艺术的优秀精华,而且不断的创新以能描述刻画时代人物。比如演唱志愿军战士邱少云的唱段《邱少云》,一改她习惯的活泼流畅的 唱腔,整个基调都是庄严的。为了加进感情渲染、她不加花腔,多用拉腔、下扎腔去充实演唱效果。在开始时她用凝重的语调配乐朗诵四句诗句,将听众带进战火纷 飞得朝鲜战争的环境中去。唱段的中间加进说白,使说唱相间,增加表现力。特别在结尾部分的一段赞歌,在曲调上有很大突破,唱词是:

天上的星星永远亮晶晶,

地上的清泉永远水清清。

大江流水永远流不尽,

高山的松柏永远青又清。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

你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她使用了悠扬婉转的“双高”曲调去表现,“双高”曲调既含蓄深沉又激昂有力,马增芬在这段“双高”曲调中又糅进了现代歌曲的唱法,很有时代感。从“双高” 最后又转到“海底捞月”的唱腔,真是曲尽其妙,感人至深,把英雄的形象推到了最高峰,唤起听众对英雄的无限敬意与怀念。再比如她演唱的《拉萨河畔》,其中在描述解放军战士和藏族同胞联欢的情景时,伴奏使用了西藏“锅装”舞的主旋律,而马增芬跳了几下“锅装”舞步。由于她在设计伴奏和唱腔时与西河大鼓原曲调天衣无缝的巧妙结合,不但没有使唱段脱开西河大鼓的韵味,而且使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特定的氛围。真是维妙维肖。

1958年,马增芬受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之邀,为一部描述农民战天斗地兴修水利的新闻纪录片用西河大鼓的演唱配音。行腔唱句要保证与画面内容的一致性,演唱的节奏、快慢起伏是用秒表来掐算的,其难度之高可见一般。但是她圆满完成任务,开创了用演唱作新闻电影解说的先河。她多次被邀请到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并荣幸地被邀为周恩来总理的客人共进午餐。她多次上山乡、到农村、下部队、去工厂演唱,练兵场射击场、车间里机床旁、田间地头打谷场都是她的舞台,深受广大工农兵的喜爱。

这以后她依然不辍地活跃在舞台上、录音室里,同时积极地带学员学艺。她不但培养西河大鼓表演的继承人,同时被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电影学院及电台播音部聘请为语言老师,教授语言语音课程,辅导他们吐字发音。可谓大江南北,桃李满天下。

艳桂荣生于1930年,又名孙桂荣,她自幼家境贫寒,无钱拜师,暗地偷着学艺。后来张锡鹏发现她天赋条件很好,主动收她为徒。15岁登台说书,颇受欢迎,被誉为“小西河”。1958年在中央广播电台播演长篇西河大鼓《杨家将》,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赞赏,从此名声大振。1960年随天津市曲艺演出团到东北各地演出,大受欢迎。

她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善于广采博取,吸收各派唱法,结合自己嗓音宽厚的特点,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她的演唱嗓音挺拔脆亮、音域宽广;行腔圆润婉转、舒展自若、刚柔并济;吐字清晰,大刀阔斧,铿锵有力,字腔相协“喷”、“崩”得法;数叙明快,板眼准确。快如高山瀑布直泻千里;慢似蓝天行云缓慢深沉。可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气口均匀。 她在演唱中板式多变,句式不重。 最擅长用“窜板”、“抢板”、“垛板”、“掏板”、“闪板”及“楼上楼”等各种演唱技巧。她既能以刻划人物的粗犷豪放见长,也能揭示细腻复杂的人物感情。经常演唱的剧目有:《杨家将》、《薛家将》、《呼家将》等。

早期的艳桂荣以大书为主,“三碗酱”是她尤其擅长的书目;而到了晚年由罗学发辅佐,在长寿园文化站、北方茶楼等地演出,以唱小段为主,常演的曲目有:《调寇》、《罗成算卦》、《穆桂英接印》、《张紫燕盗令》、《李三娘打水》、《韩湘子上寿》、《宋江杀惜》、《苏三起解》、《酒色财气》等。

艳桂荣的西河大鼓是非常能体现西河大鼓旋律魅力的唱法,更是西河大鼓城市化的成功范例,天津观众爱她的艺术到了痴迷的地步,因此有“艳派”之称,尽管她的曲目、传承尚未形成明晰、上规模的体系。她把一生都想给了她老人家钟爱的艺术事业,把丰富的艺术财富留给了后人。

郝艳霞生于1923年,她的父亲郝英吉(“郝派”西河大鼓创始人)原为“南口”名家王殿邦之徒,后又拜一代宗师 马三峰之子马小峰为师,是西河大鼓由农村走向津门之杰出开拓者。郝艳霞生于天津,自幼随父学艺,十二岁登台为其兄郝庆轩、妹郝艳芳伴奏,后拜牛德兴为师。十五岁到大连演出,一炮打响。随后在沈阳各书场茶社演出多年。解放后加入天津市和平区曲艺杂技团,定居天津。

她从艺七十余年,她的演唱,板槽扎实,旋律多变,她和四妹郝艳芳共同创造了一个新唱腔,被老艺人田起山命名为“满山芳艳”,为西河大鼓的音乐作出了贡献。她说书时描绘细腻,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擅演书目二十余部。其中脍炙人口的长篇有《杨家将》、《呼家将》、《前后七国》、《月唐》、《东汉》、《岳传》,小段有《大西厢》、《一百单八州》等,并编演新书《林海雪原》、《桥隆飚》、《红岩》等。1986年天津北方曲校成立后,她致力于西河大鼓后继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很大贡献。晚年她身体不好,不能到校任教,却依然关心着曲校小学员们的成长。

郝艳霞在七十余年的演出生涯中,留下了许多珍贵音像资料,大部分都是由她的老搭档,名弦师贾庆华担任三弦伴奏的,她的代表曲目有《大西厢》、《八百破十万》、《射雁》、《喂猪姑娘》、《一百单八州》、《枪挑小梁王》,此外还录制西河大书《月唐演义》等等,此外为郝艳芳演唱的《春到胶林》、郝秀湘演唱《一百单八州》担任三弦伴奏,展现了卓越的伴奏技艺(郝艳霞和王田霞是西河大鼓女演员伴奏的佼佼者)。郝艳霞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晚年却口述整理出版了十五部传统章回小说和两部小段西河大鼓演唱集,为西河大鼓的传承保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更成为“郝派”长篇书目重要代表人物。

郝艳霞整理的十五部的西河大书是《月唐演义》、《十二寡妇征西》、《薛丁山征西》、《秦英征西》、《绿林怪杰》、《天下第一擂》、《杨文广招亲》、《罗城之死》、《八百破十万》(说唱集)、《杨家将》(全套四集)、《花木兰扫北》、《罗成叫关》、《三请薛仁贵》、《四杰一雄》、《前后七国》

郝派西河唱腔既保持了西河大鼓的传统韵味,又有其独到的行腔特点。从郝派西河的大量作品中,不难看出它对于西河基本规律灵活自如的驾驭、精妙而多变的手法,以及富于音乐性的探索。

田荫亭生于1915年,字悦川,号省骄,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卧佛堂乡,田派西河大鼓创始人、著名书画家。

田荫亭幼年随父(士杰)习学西河大鼓,十岁入津城,以说唱谋生。十八岁拜西河大鼓泰斗赵玉峰先生为师,技艺大进,加之天赐佳喉,直至八旬,黄钟不倒。参加天津市和平区曲艺团后,曾获津门曲荟最高奖——优秀奖。至中年,其西河大鼓艺术已达炉火纯青之境,说、唱、做、念臻于完美,创词编曲无一不佳,弟子数十人,再传弟子多不胜数,优秀门人有河北省曲协副主席段少舫、著名曲艺家赵连甲等。

他自幼承继家学,随父田士杰、胞兄田起山学习书法,聪敏过人,精勤不辍,楷、行、草书俱佳,尤以行书为最。行书兼精颜(真卿)、黄(庭坚)、赵(孟頫)、潘(龄皋)诸体,风华婉转,潇洒流畅。并于攻书之余兼画兰草,其兰草高迈超俗,富有书卷气,同道称之为“书画兼善”、“囊括众美者也”。其子田蕴章、田英章皆蒙其教诲,后成书家。

据其子田蕴章回忆:我家里常悬挂着欧阳中石先生赠我家族的一幅对联:“父子一门三墨客,兄弟两代四书家”于是时常有人问起这幅对联的含意,“父子一门三墨客”,是指先父田荫亭,胞弟英章与我;而“兄弟两代四书家”,则是指先父与先伯父田起山胞兄弟二人和我这一代胞兄弟二人。说来,论写字的名气我们小兄弟已经超过他们老兄弟,但论实际水平,小兄弟则比老兄弟相差甚远。是何原因使先父伯在书界无声无息?原因有二:一是历史上有许多造诣颇深的书家甘为隐士,回避风头,加之缺少功名或生计窘困,以致被社会遗忘,先伯父便是这样的典型;二是虽精于书道却不以此为业,另有专长而掩盖了书名,先父是也。

当年我祖父田士杰曾在河间县内当过文书,写一手较好的楷书,至父、伯这一辈,自幼便沦精翰墨,伯父长于草体;父亲尤擅行书,并兼精兰草。他们一直到晚年仍笔不离手,爱字如命。1982年,书法名家王坚白看了先父的书法后,说:“蕴章兄弟尚逊乃父一筹。”1994年,南开大学的一位国画教授看了先父所画兰草之后,说:“这是目前天津一流的兰草花家。”为延续家风,父、伯对我们大排行十名兄弟均教以书计,并制定了功过表,以黑、红点来累计功过,凡满50个红点者,奖励人民币1毛整,当时家境贫寒,1毛钱已是可观的数字;凡满50个黑点者,则实施家庭“被管制”,在家长及兄弟们监督下进行家务劳动。

我排行老五,由于在书法方面接受能力稍好一些,所以红点较多,但我比兄弟们也调皮一些,因此黑点也居先。故而往往是我上午刚刚领得奖金,下午已成了“被管制分子”了。

父、伯对我们小兄弟们要求甚严,特别在书法上似乎永远达不到他们的满意。1989年我与英章出访日本,将《每日新闻》上报道我们兄弟业绩的文章寄回天津,父亲看过说:“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若在50年前,给华、孟、严、赵当学生,人家都不要。”伯父看了这篇报道后,给我写信:“宠为下,书未成而名先起,良足为忧。”然而,当年为了谋生,父、伯未能以书画为业,而是从事了他们并不十分甘愿的鼓书工作。

父亲在曲艺方面天赋极佳,他具有一条上起无天、下落无地的金喉,且至老不衰。他在鼓书方面说、唱、弹、击都达到了会、通、精、化的地步;而于演唱方面更是炉火纯青。1957年,天津第一届曲艺杂技汇演,制定了许多奖项,而高于一等奖者定为优秀奖,当时马三立为相声优秀奖,骆玉笙为京韵大鼓优秀奖,石慧儒为单弦优秀奖,父亲为西河大鼓优秀奖。1962年,河北省西河大鼓流派座谈会汇报演出,父亲又被评为优秀琴师。70年代末,在同行们当中已经有了“田派西河大鼓”之称。父亲执意反对,再四说:“余叔岩至死不称余派,杨宝森至死不称杨派;我有何能敢妄称田派?”

直至父亲去世三年后,2000年秋,在西河大鼓新秀杨雅琴拜家兄连章为师的大会上,才正式唱响了“田派西河大鼓”。评书大师袁阔成时常赞美父亲的艺术,说:“田先生是曲艺界的秀才,舞台上满身书卷气,那是因为人家肚子里真有学问。”如今,袁阔成、马三立等老一辈艺术家对我格外关爱,很大程度是看在父亲的份上。然而正是由于父亲在曲艺方面成就卓然,以致书艺为曲名所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