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游记能不能写几天的(小学生每周阅读8万字)

本文2555字,阅读完需要9分钟

小学生游记能不能写几天的(小学生每周阅读8万字)(1)

小学生游记能不能写几天的(小学生每周阅读8万字)(2)

“石头”爱读书,在全校都很出名。

身高一米七的石子鸣站在同学中间显得格外突出,他圆头圆脑,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大家都喜欢称他为“石头”。他爱读书,爱到全校出名,他说,阅读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习惯;他爱写作,勤于笔耕,无需老师的布置而乐于将亲历的生活转化为文字,与他人分享。但他又离书呆子很远,下围棋、弹钢琴、打篮球,还是全国中小学英语单词比赛和世界青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国区)全国总决赛的金奖获得者。

5月27日,石子鸣带着他的新书《童眼看世界》走到了台前,跟同学们分享了他的写作和阅读心得。淡定从容的表达,谦虚礼让的态度,让石子鸣看上去比同学们成熟许多,但谈到喜欢看的书时,眼内闪烁着光辉,那孜孜以求的神情,又充满了孩童的兴奋和好奇。

石子鸣对阅读的热爱,早在读小学前就已奠定了。上学前,在家长的教育下,子鸣通过阅读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上学后,子鸣的语文老师温锦玉注重阅读,鼓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从那时候开始,石子鸣每周阅读7-8万字,并且累计写下了数百篇阅读笔记。这种读与写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问及石子鸣最喜欢看哪本书,他挠了挠头,这个问题对他来说,有点难,他说看过的书很多,但还没比较出哪本是最喜欢的。而说到书的类型,他说最爱历史地理的“专业书”。小小的他,喜欢看《三国志》,在他看来曹操不只是狡猾残忍,还是个有雄韬伟略的人。跟同学们讨论起历史人物来,总是头头是道。

至于小说,“最喜欢科幻,例如《三体》”,子鸣说,《三体》的第一本他看得津津有味,但后面两本,“有很多名词看不懂”,但他没放弃,而是通过上网查资料,把对大人来说都存在一定阅读困难的《三体》“啃”了下来,他觉得“很有意思”。对于阅读的热爱,如“石头”般坚定。

有些家长会专门划定每天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给孩子,但对石子鸣而言,阅读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在家里,什么时候想看,就拿起书看。”石子鸣家的书房,有属于他的大书柜,只要一有空,就会拉着爸妈去购书中心找寻“心头好”,现在他本人已有过千本藏书。在他的日记里曾写到一个细节:有一次看书看得入迷,爸爸叫他去吃饭,他想着书里的情节,竟然不自觉地跑去厕所刷牙。

但他绝不是只沉迷阅读的书虫,他不会把课外书带到学校。“上课已经一直坐着了,下课就该出去活动活动”,他依然有着小孩子爱玩爱闹的一面。

最近出版的《童眼看世界》里面收录了石子鸣152篇日记,是他一到三年级的日记和部分语文习作。这本书的诞生,跟石子鸣的奶奶分不开。

从石子鸣出生,奶奶就为他写下成长日记:10个月的他认得了十几种蔬菜水果;两岁时就能分辨出54个国家的国旗;5岁时去参加了广州幼儿园围棋比赛……石子鸣的点点滴滴都被奶奶敲进了电脑里。

小学生游记能不能写几天的(小学生每周阅读8万字)(3)

石子鸣带着他的新书跟同学分享写作和阅读心得。

石子鸣也延续了奶奶爱记录的习惯。在他读小学之后,语文老师温锦玉要求,大家每天写一句话,什么内容都可以。石子鸣说,自己比较啰嗦,总是会多写几句,而家人也会有意识让他思考生活中的细节,于是一句话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篇完整的日记。但他没想到的是,原来每一篇日记,奶奶都会偷偷地收藏起来。将他稚嫩的铅笔字,“滴答滴答”地输进电脑里。

石子鸣三年级结束之时,奶奶的电脑里已经储存了石子鸣上百篇日记和作文习作,当中不乏一些获奖佳作。

石子鸣第一篇登报的文章,是他一年级时写下的《天花板长出木耳》。这篇日记是讲述子鸣发现家里漏水的天花板上长出了木耳,通过翻看《十万个为什么》找出了长出木耳的原因。文章登在了《岭南少年报》,还被评为了优秀作品。

石子鸣说,其实在他之前,班上已经有两名同学的作文登报了。“那时候,每个礼拜报纸一发下来,大家都急忙翻看,看看有谁的作文被登出来了”,石子鸣说当他看到自己的文章时,开心极了,就更有动力写好日记。

从那时候开始,石子鸣屡出佳作。而奶奶也萌生了将子鸣的作品集结成册的想法。但一些原来的作品还不够好,石子鸣不够满意,于是开始对文章进行修改。他翻开当中写温锦玉老师的一篇,“这篇我改了差不多有十遍”,子鸣说,对里面列举的事例不够满意,就一直在修改。石子鸣说,这本书凝结了他一家人的爱,还有着温老师的教导。

据石子鸣介绍,四到六年级的个人作品也准备出版了,“会更系统,按文章的类别出版”,看他认真的神情,俨然一个文学工作者。

“灵感”

去台湾旅游写下2000字游记

地图是石子鸣小时候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他说他最爱看地图上的地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家里人去旅游也成为了他每年最期待的事情。

《探银子岩》是石子鸣第二篇登上《岭南少年报》的习作,这是一篇子鸣和爸爸妈妈从桂林回来后写下的游记。在《童眼看世界》里就有他去内蒙古、贵州、广西、台湾、泰国等地的游记。

说到书中,哪篇文章是他最喜欢的,子鸣翻开了台湾游记——《八只眼睛看台湾》。那是他在二年级寒假和爸爸妈妈去台湾,回来花了几天时间写下的游记。共分5个篇章,介绍了不同的景点,每一篇篇幅都有四百多字,有两千多字。子鸣说,旅游的时候会特意记下有意思的点,回到家后,再翻查资料,作为补充。这么一来,游记的内容就相当丰富了。例如,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了一件文物“西周毛公鼎”,他就会特意记下介绍,回来后再查看历史。

二年级开始,子鸣当上广州市红领巾成长小记者。他先后在红领巾成长小记者官网发表100多篇文章,其中25篇被推荐。《广东第二课堂》还专门给他设置了一个习作专栏,给爱写作的“石头”一个更大的展示舞台。

石子鸣的母校华阳小学一直都对口帮扶一些贫困小学。子鸣在新书分享会那天,捐赠了一万元给希望工程。他说还要将一部分书捐给贫困山区的学校,让更多的孩子爱上写作,爱上这个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出品:南都采编指挥中心

统筹:南都人物新闻工作室

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影:南都记者 刘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