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

题记:很多朋友在头条写诗,为有这么多喜欢古诗词的朋友感到高兴。可是也发现很多朋友连最基本的用韵都不太清楚。所以做了一些诗词基础知识总结归纳。希望能对真心喜爱古诗词的朋友有所帮助。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1)

在诗词中,韵就是韵脚。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为什么作诗要押韵?

作诗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当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重复时,就会出现一种优美的回环乐感。

近体诗用韵规则:

1.要求偶句押韵。

以绝句为例,要求二四句必押,三句不可押,首句可押可不押。首句若不押韵,只可以仄收。如第三句,而不可用他韵中的平声字。

2.只押平声韵。

近体诗只押平声韵,几乎是诗词格律中的一条铁律。很多古绝押的是仄声韵,一些入律绝句也会押仄韵,但是均视为古体诗。

3.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

古体诗允许中途换韵,但是近体诗不允许中途换韵。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2)

下面是格律诗用韵十三忌。仅限绝句律诗。

 1、忌出韵;出韵俗称落韵,如押"一东"韵之诗,误押上"三江"韵或"八庚"韵中之字,即为出韵(孤雁入群格等不论)。 

2、忌挤韵;也叫犯韵又称冒韵。即不是韵脚处用上同韵之字。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首诗中“江南岸”是典型的挤韵。

岸还撞韵。这就是挤韵,尤以每句之第三字以下,更应注意 。

句脚处叠韵不算挤韵。比如徘徊,荒唐。韵母相同的词语。叠词也不算挤韵。

作者注:其实有时为了意,挤韵就挤了,注意尽量不要挤在韵脚前。

3、忌撞韵;在格律诗中,不管平仄,只要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于撞韵。

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去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其中白脚"处"与韵脚"酥,无,都"都是乌(u)韵,撞了韵,系平仄通押(混押)。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3)

4、忌凑韵;所押之韵,与全句意义不相连属,勉强凑合者。 

为了凑韵而韵,与句意无关的,不可凑。

5、忌重韵;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不可使用同一字重复作韵。

 6、忌复韵;凡意义相同之字,如六麻韵中之"花、葩、华",七阳韵中之"芳、香",十一尤韵中之"忧、愁"等字,义皆相同,一诗之中双押即为复韵,应避之。

当华不取花之意时,可用,但是与花共用一诗时,要隔行押韵。

7、忌连用同音字作韵;指的是押韵句连续使用同音字,并无间隔。"钢","冈","纲",“刚”分别用在二,四,六句八句。但是隔句一用不算,

如李白《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义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首诗中"香,光,乡"其中香和乡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4)

 8、忌倒韵;指的是由两字组成的一个词,为迁就韵脚颠倒而用。如:"先后、新鲜、来去、慷慨、凄惨、辉光、牛马、地天、玲珑、参商、罗绮、琴瑟、乾坤"等,如果不妨碍原义方可颠倒。如不可而倒之,即称之为倒韵,切不可用。如罗图画-画图,毛羽-羽毛,白黑-黑白之类,可用

9、忌僻韵;僻韵又称"险韵"或"难韵",即生僻之字,如东韵之"蝀翀"等字。

10、忌哑韵;哑韵者,指的是声调不响亮,或意义不明显的韵字。比如芳,香。”芳'即香也,而'芳'字不响。

11、忌别韵;指的是同一字因音韵不同,而意义也不同,误押之即为别韵。如"重"字于二冬韵作"复叠"理解,于二宋韵则作"贵重"理解;"降"字于三江韵作"顺服"理解,而于三绛韵中则作"下落"理解。

针对多音字。音不同,意不同,自然韵不同,至于可平可仄通用字,另当别论。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5)

12、忌混韵;一般是指平水韵与新韵混用,也有指用词韵代替诗韵,任意将诗韵扩大。  

平水韵为古韵。古韵按切音注字音,又受方言影响,有入声字。新韵按拼音韵母分韵部。所以,平水韵里,很多不同韵部的字,今天读来是一样的发音。古韵新韵最大区别,古韵有入声字。用古韵时,入声字还是入声字。用新韵则无入声字。

13、忌乱借韵;所谓借韵,就是首句可借,因为依格律首句可入韵亦可不入韵,要求宽泛,可以借韵,而且只限于首句,为孤雁入群。

关于借韵再说一下,古韵,有借韵,因为它分得太细,比如,冬,东。为邻韵,可借。而新韵,按韵母分韵,同韵母字都在一个韵部里,没邻韵,无可借。

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不是让你随便用别的平声字。

首句押,入韵,或借韵,借韵必须邻韵。

如果是新韵则没有借韵一说。

如果首句不押韵,需仄声字收尾。

这就是近体诗的用韵规则和禁忌。以后本头条号会陆续更新诗词格律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们一同来学习古诗词吧!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图片来自网络。)

和落英一起学诗词五分钟(和落英一起学诗词)(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