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黄天化排名(黄天化不比哪吒差)

封神榜黄天化排名(黄天化不比哪吒差)(1)

文/高永新

阐教是西岐武王和姜子牙在神界的后台,掌门人元始天尊将14位三代弟子直接派到西岐,投身商周大战。在这支灭仙打怪小组中,哪吒我们最熟悉,论地位和武艺、胆略都是他们中的佼佼者。不过,有一位小鲜肉,比哪吒出身高贵、武艺不凡、法宝装备精良,本来有机会像哪吒等7人一样肉身成圣,可惜,到最后却战死沙场,令人叹息。

他就是黄天化。

肉身成圣的阐教三代弟子共有7位:

-李靖:燃灯道人弟子,三个吒的爸爸

-金吒:文殊广法天尊弟子

-木吒:普贤真人弟子

-哪吒:太乙真人弟子

-杨戬:玉鼎真人弟子

-韦护:道行天尊弟子

-雷震子:云中子弟子

(云中子应该也是阐教门人,见《云中子是不是阐教弟子?他帮助姜子牙又是什么目的?》)

阐教在与截教、人道签订封神榜时,各自都分配了死亡名额。这365位死者的元神或者灵魂将履新成为天庭的“公务员”。虽说成神总比凡人要好,但是,这对于有志于成仙的人来说,绝对是一种失败。所以,站在元始天尊这位领导人的角度,让谁死,让谁继续修炼,是非常难取舍的事情。黄天化是元始天尊最舍不得那一位,本来有望在成仙的道路上继续修炼,可惜,最终还被放弃。

死于商周大战、被封神的阐教门人共10名:

-邓华:元始天尊的弟子

-萧臻:元始天尊的弟子

-韩毒龙:道行天尊的弟子

-薛恶虎:道行天尊的弟子

-土行孙:惧留孙的弟子

-黄天化: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

-杨任: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

-殷郊:广成子的弟子

-殷洪:赤精子的弟子

-龙须虎:姜子牙的弟子

1

黄天化是阐教仙人清虚道德真君的徒弟,也是杨任的师兄。

不管是阐教内部,还是西岐,都是等级分明、非常讲政治的地方。在这些阐教弟子中,哪吒是最被器重的一位,因为他是大老板元始天尊钦点的先行官。杨戬修为最高,炼成八九元功,实力不输给师傅辈的十二仙,只是杨戬身世应该比较普通,为人低调的他可能还没有引起元始天尊的注意。土行孙的地行术也非常了得,但他身材矮小、外貌丑陋,还有点猥琐,颜值上与阐教相差甚远,修仙意志也不坚定。其他人,李靖、金吒、木吒、韦护、韩毒龙、薛恶虎的修为都很低,家世也算不上显赫;杨任、殷郊兄弟本来就是用来凑人头数的。

那么,能与哪吒争“一哥”地位的,也只有黄天化。后来,反攻纣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黄天化被姜子牙任命为四大先锋之一,地位与哪吒持平。

黄天化的特殊之处,是他的家族地位,他的出身最为高贵。

他们家富贵到什么程度呢?

这么说吧,北京二环有8套房、离婚郊区买别墅的人,在他眼里仅仅是个破落户;不查是好同志、一查上千套房的那种干部也只不过是芝麻小官。

天化的爸爸黄飞虎是商朝军方的第二统帅,地位仅次于闻太师。天化的爷爷黄滚是军分区司令员,两位叔叔全是军队的高干。这还不算,他的姑姑还嫁给了纣王,使黄家成为皇亲国戚。黄家在商朝树大根深,七代为官,享受福禄两百多年。社会上流传着一句话:满朝富贵,尽出黄门,简直就是当时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有了这样的地位,黄家人不管在哪里都不能被轻视。后来,黄飞虎投奔武王和姜子牙,仍然位极人臣,被封为“开国武成王”,成为姜子牙的左膀右臂,后来还是投降西岐的商朝将领们的精神领袖。

在那个讲究血统的时代,黄家无疑为黄天化做了极好的背书。

当然,天化也很优秀,也很努力,一出场就是少年英雄模样,“生的身高九尺,面似羊脂,眼光暴露,虎形豹走”。这样的长相,绝对不是平常人。他在青峰山与清虚道德真君学艺13年,武艺高强,勇猛威武。我们看一个细节:天化的兵器是一对八棱亮银锤。使锤的人,都有这样的特点:力大无穷,威猛无比,如李元霸、岳云。黄天化与哪吒性格很相似,对各种险恶的战场都不惧怕,敢打敢拼。论威猛,这两人最强。

封神榜黄天化排名(黄天化不比哪吒差)(2)

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不可能不受阐教的重视。阐教大Boss元始天尊是一个收徒谨慎、爱徒如命的师父,为了十二仙人渡劫,他不惜举全教之力,自己还亲力亲为帮助弟子过关,不惜背上了“作弊”的恶名,成为“封神黑幕”的背后操纵者。

在黄天化下山前后,他的名字很可能不在封神榜上。不管当初清虚道德真君把黄天化带回山是不是想凑人头,但是,此时帮助这么一个难得的人才肉体成圣,显然更有利于将阐教发扬光大,符合阐教和元始天尊的利益。

我们从师父清虚道德真君给黄天化的武器配置,也能看出一开始还是很想保他过关。

兵器

法宝

坐骑

哪吒

火尖枪

乾坤圈、金砖、混天绫

风火轮

黄天化

八棱亮银锤

火龙标、攒心钉

玉麒麟

金吒

遁龙桩

木吒

吴钩双剑

杨戬

哮天犬、弹弓

普通白马

韦护

降魔杵

李靖

黄金宝塔

雷震子

黄金棍

(哪吒和黄天化是阐教三代中最顶级装备的两位)

看上表,在装备上,黄天化与哪吒有一拼,法宝又多又香。

神仙打架,几乎是法宝决定胜败。黄天化随身携带两件法宝:一是火龙标,出手烟生,百发百中;另一种是攒心钉,黄天化利用此宝将魔家四将全部杀死,打伤辛环的肉翅,打通羽翼仙右臂。

黄天化这两样宝贝与哪吒的乾坤圈和金砖很相似,操作简便,精确度和命中率较高。首先看操作程序,都是心灵感应武器,拿起来打出去就可以了,又快又简单,不像木吒的吴钩双剑和金吒的遁龙桩,指令复杂,操作来费时间。其次是精确度和杀伤力,几乎很少失手,比哪吒的乾坤圈和金砖更高。所以,在战争中,黄天化的法宝本来更有优势。

他还有神兽坐骑玉麒麟。阐教十二仙多数没有坐骑;三代弟子中,雷震子是个异类,有翅膀,哪吒蹬风火轮,也就杨任骑云霞兽。杨戬虽有坐骑,不过是一匹普通的战马。金木吒、李靖、韦护、土行孙、韩毒龙等人都是步将。我们知道《封神演义》中另外一位以麒麟为坐骑的是闻太师。

神兽这种东东,比起战马,不仅仅是酷,还很强。它们可以腾云驾雾,甚至是上天入地。黄天化的玉麒麟,把角一拍,四足起风云之声,戏三山游五岳,非道德(法力高深)之士不能骑乘。神兽坐骑不仅增强主人的战斗力,还提高了战败后的逃生能力。

可是,后来,黄天化还是死了。在与孔宣作战时,黄天化的坐骑玉麒麟被商将高继能的蜈蜂蛰了眼睛,将黄天化甩下鞍桥,被高继能刺死。

那么,为什么黄天化为什么最终被放弃,走了神道,而没有像哪吒、杨戬等肉体成圣、走仙道呢?

2

原因还要从黄天化自身上找。

黄天化被师父安排下山辅佐姜子牙的第一天,与黄飞虎等父子兄弟重逢,同回王府,置酒父子欢饮。

黄天化做了两件事:第一是吃荤;第二是变换的衣服,脱下道服,改穿王服。这就犯了道家的忌讳。一向对师侄们温文尔雅的姜子牙都忍不住责备他:“黄天化,你原是道门,为何一旦变服?我身居相位,不敢忘昆仑之德。你昨日下山,今日变服......”黄天化辩解说:“弟子下山,退魔家四将,故此如将家装束耳。怎敢忘本!”

战场上,哪吒等人做自我介绍,要么直接说自己是谁的弟子,要么就说:“我是姜子牙的师侄某某人”,而黄天化则说:“我是开国武成王的长子黄天化”。

姜子牙即便身为西岐丞相,而且已经被师父断定成不了仙,只能享受人间福禄,但是,除了金台拜将这样的特殊场合,仍然一直穿道服,表明自己是一名道士。这就是对修仙道路的认同,也可以说是对阐教和师父元始天尊的认同。换个说法,这就是“道路自信”。在他们心中,修行成仙才是第一位的。为了这个目标,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弃。而黄天化显然不是这样的。他内心中首先认同的是他的贵族身份。

封神榜黄天化排名(黄天化不比哪吒差)(3)

黄天化这种行为一开始被师父警告。

他刚下山就被魔礼青的白玉金刚镯打死。清虚道德真君安排人背上山救他。师父很严厉地批评他:“好畜生!下山吃荤,罪之一也;变服忘本,罪之二也。若不看子牙面上,决不救你!”

本来有了这一次,他应该有所警觉。可是,在身份认同的这件事上,他仍然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哪吒、杨戬等阐教三代弟子之间互称“道兄”,唯有称呼黄天化为“黄公子”。显然,在同为阐教三代弟子中,大家首先认同他是武成王的儿子,然后才是自己的师兄弟。

后来,姜子牙金台拜将,准备东征商朝,安排了四位先行官,分别代表西岐战队的四股势力:南宫适代表武王;哪吒代表阐教神界;武吉是姜子牙的心腹,自然代表自己;黄天化则代表来自商朝的降将势力。这就说明,此时,大家已经认同他的第一身份是黄家的太子,而非道门弟子。

封神榜黄天化排名(黄天化不比哪吒差)(4)

至此,元始天尊决定放弃他。不过,即便如此,师父清虚道德真君还是做了最后的努力。在东征商朝前,众弟子都来问前程,师父清虚道德真君又苦口婆心地做了一次告诫。

逢高不可战,遇能即速回。

金鸡头上看,蜂拥便知机。

止得功为首,千载姓名题。

若不知时务,防身有难危。

我们对比惧留孙给土行孙的那首偈:

地行道术既能通,莫为贪嗔错用功。

撺出一獐咬一口,崖前猛兽带衣红。

这两首偈有本质的不同。惧留孙的这首偈,仅仅是对结果的暗示,而清虚道德真君则是冒着泄露天机的风险,对黄天化做出提醒,话已经说得很直白。

“逢不可战,遇即速回。”后来,黄天化遇到的敌将之一名叫“高继能”。

“金鸡头上看,蜂拥便知机。”此处暗示的是金鸡岭,黄天化后来就死在这里。

“止得功为首,千载姓名题。若不知时务,防身有难危。”这一句就更直白了,只可以得一次功,就绝不能再逞强。

但是,膨胀的黄天化完全没当回事。原文说:“道人作罢偈,黄天化年少英堆,那里放在心上。”后来,果然在记功一次后,死在了高继能的枪下。

3

黄天化为什么对自己的王族身份那么在意,当一名神仙不香么?

这个也不能简单怪黄天化。黄天化修道并非自己的本意,当时,他才三岁,在自家后花园玩,被清虚道德真君带走了。真君的说法是:“你是个成仙的苗子,我就把你带走了。”可问题是,他老人家也没和黄家人说一声,直接就把小孩带走了,性质上属于拐骗。

等到黄天化被安排下山救父时,他才知道了真相。当时,黄家已经家破人亡,前途未卜。父亲和兄弟正在逃亡,母亲也跳楼摔死了,自己都没有机会再见一面。可以想象,他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沮丧和愤怒,甚至说出了“孩儿也不去青峰山上学道,且杀到朝歌,为母亲报雠!”的话。

那么,他是不是对师父有一点怨言,我们并不好确定,但是,一旦他再回到家中,自然非常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机会,也很享受这种感觉。

可见,这在师爷元始天尊、师父清虚道德真君看来,这等于是自暴自弃,放弃了远大前程。师父和师叔姜子牙的警告都无济于事,说明他对尘世间的东西过于留恋,缺乏成仙的决心和认同感,或者说,他不是一个忠于阐教的弟子。既然如此,他不愿意往前走,又何必要渡他成仙呢?

元始天尊即便让黄天化走了神道,但仍给他做了重要的安排。在365位正神中,黄天化是第二个被封的,被封为“三山正神炳灵公”之位。“三山”之蓬莱、方丈、瀛洲都是神仙向往和聚集的地方,让黄天化这么一个小字辈做一把手,可见元始天尊很很器重他,也算是给他一个补偿吧。(风雪三声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