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真实经历(一起聊一聊咳嗽)

咳嗽的真实经历(一起聊一聊咳嗽)(1)

咳嗽是一个症状,涉及的病种很多,有的属于主要症状,也有的属于疾病的伴有症状。头绪多,层次复杂,辨证选方用药稍有不当,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带来副作用。清代名医徐灵胎自称:“对此症考求四十余年,而后稍能措手”。民间有“咳嗽咳嗽,医家对头”的说法,并不是无道理的。

治疗咳嗽首先要分外感与内伤,这种提法还不够全面,还要加有无宿疾和兼挟情况。

比如麻黄汤可以治疗风寒咳喘,假如病人平素心下有水气,一经风寒诱发,咳逆倚息不得卧,就要改用小青龙汤,温化水气,外开太阳,这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一个例子。

一、外感咳嗽

1、单纯风寒咳嗽

单纯风寒感冒咳嗽,一般表现形寒、发热(或无热)、头痛、鼻塞、身楚无汗、脉浮。表不解,肺气就失宣,于是产生气逆咳嗽,治疗采取辛温宣肺止咳,常法用止嗽散、三拗汤加减。止嗽散中有桔梗,如不需排痰可去掉,因此药有刺激咳嗽,引起呕吐的反应。这就叫化裁。

深师方治风寒咳嗽用三拗汤加细辛,细辛祛寒镇咳,比麻黄汤中的桂枝好用。

南京地区常用前、桔、杏、苏(加味),编成顺口溜,是从杏苏散中提取出来的,比较平稳,既可用于风寒咳嗽,也适应伤风咳嗽。

2、风热型或寒包火

近几年我在临床观察,单纯风寒咳嗽病例较少,风热型感冒或寒包火比较多见。

寒包火可用三拗汤酌加石膏或黄芩,或辛凉复辛温法,表解里热自化。

风热型从桑菊饮加减,辛凉疏风清热肃肺,常用桑叶、连翘、薄荷、牛子、杏仁、前胡、大贝母、甘草、桔梗、枇杷叶,热重加山栀、黄芩;咽痛加射干、赤芍;热伤津液加沙参、花粉;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此型有二点要注意:

如伴有鼻渊,需在方中加辛温通窍药一二味,如辛夷、麻黄辈,意不在散寒,而在辛温药可以达到窍络;

又此型初起咳痰色白,不可误认色白为寒,因风热壅逼,咳吐频出,痰停留不久,故未至黄稠,待痰黄稠往往风热渐化,病势向愈,此点何西池有精辟论述可参。

3、燥咳

温燥

干咳少痰,即便有痰,粘连成丝,或如疙瘩状,所谓“燥胜则干”也,治以辛凉甘润为法,从证选用桑杏汤、清燥救肺汤,俗话“药不够,二陈凑”,在此型最足偾事。

清燥救肺汤中有人参、麦冬、甘草养胃,道理是胃土乃肺金之母气。

如燥气化火,清窍不利,耳胀目赤、咽痛,桑杏汤中可加鲜荷叶、连翘、苦丁茶辛散清泄。一般燥气不从火化,苦寒药也要慎用。

凉燥

另有凉燥证型,干咳无痰,稍畏风寒、苔薄、舌质不红,宜温润止咳,药用杏仁、苏梗、紫菀、冬花、甘草、百部、大枣、冰糖等。凉燥又有称作“次寒”者,意思是燥证与风寒并见,有别于温燥乃燥气与风热并见。

我在临床常遇到燥咳苔少,舌质偏淡,提示血虚之侯,在治疗凉燥方中去苏梗,加当归、阿胶,咳久加五味子,效果很好。

喻嘉言提出秋伤于燥,立清燥救肺汤,对祖国医学是有贡献的,但我们对燥咳的认识和处理,不能局限于此。早在唐时《千金要方》治上气咳嗽用苏子煎(苏子、生姜汁、生地汁、白蜜,制法略),《外治秘要》治气嗽用杏仁煎(杏仁、饴糖、酥、生姜汁、蜜、贝母、苏子,制法略),都取辛甘润药,实开燥咳治法之先河。

叶氏《临证指南·咳嗽门》治周案:“秋燥从天而降,肾液无以上承,咳嗽,吸不肯通,大便三、四日一更衣,脉沉细小,议治在脏阴”,处方用牛乳、紫衣胡桃、生白蜜、姜汁,此法实禀胎于唐人。

4、暑咳

关于暑咳在温病著作中略有记述,一般方书很少提及,我回忆在夏季咳嗽的病例,用药仍不出风热、痰热、湿热诸型的范围,习惯上从暑为热邪、暑多挟湿的论点,分别伍以石膏、六一散、杏、朴、通草、荷叶等品。

咳嗽和湿邪的关系也较密切,从发病的机理来看,内因是主要的,没有内湿的病理环节,所谓风寒挟湿、风热挟湿以及痰湿、湿浊诸证型咳嗽也就失去了病理基础。

5、“六气皆从火化”有临证意义

又先哲认为“六气皆从火化”,实践证明具有普遍意义。我于1979年12月24日至1980年4月24日,在门诊对咳嗽病例进行治疗观察,总结91例病例,根据临床证侯特点,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热、风燥、痰热、痰湿(包括湿浊)及虚实挟杂五型,初步观察病机转化,总的倾向多从热化,这和先哲的论点相一致。

此组病例从现代医学诊断统计,其中慢性支气管炎77例(伴有肺气肿者36例),支气管扩张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例,肺心病2例,肺炎2例,由于观察时间不长,此组病种有其局限性,但从咳嗽的角度看,也反映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临床意义,可供临床参考。

6、肺炎如何辨证

受风感寒导致咳嗽是否就是风邪咳嗽、寒邪咳嗽?

这还要根据病人的素质、内部兼挟条件来决定。程郊倩在《伤寒论后条辨》曾有一种论点:“风寒固不择而施脏腑则随材各得”。这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理一致,我倾向这种看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根据肺炎发病急,发热、咳嗽、烦渴、气急、胸痛或咯血痰等症侯,一般多属温病中风温范畴,运用卫气营血的辨证方法,作为指导治疗的理论依据,但也有例外情况,肺炎并非尽属风温,从伤寒六经辨证,有属少阳、阳明、并病合病之机。轻型病例也有属于时感者。

卫气营血辨证和六经辨证不是互相排斥的,有时可以互相渗透,这符合临床实际。过去温病学派认为柴胡劫肝阴,此语有流弊,在特定情况下应予“平反”。目前,有些教科书在辨证论治肺炎时株守卫气营血数方是很不全面的,以此课徒,束缚后学的理路和视野,应予修正。

肺炎一类呼吸系发热咳嗽病例,卫分症状短暂或开始就出现气分症状,处理时也不必局限于银翘桑菊或麻杏甘膏汤,有时可用栀豉、陷胸(法),甚则三黄石膏汤等,病变过程中如柴陷汤、柴白汤、大柴胡汤都有运用机会。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请关注公众号 药之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