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号潜艇为什么不逃生(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之谜)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最先进的核潜艇库尔斯克号正在摩尔曼斯克北部的巴伦支海,参加俄罗斯北方舰队的训练。训练计划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向水面上的彼得.维利基号巡洋舰发射演习专用空弹鱼雷。然而,演习预定发射的鱼雷却迟迟没有出现。就在11:28分时,水面舰艇突然探测到水下传来相当于200磅TNT的爆炸感,水面舰艇来不及弄清楚水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及时将探测到的爆炸信息汇报给了训练总指挥官波波夫上将。当时,该条爆炸信息并未被波波夫上将重视,反而被当时正在65英里之外,监视俄海军演习的美国孟菲斯号潜艇注意到了。
随后仅仅间隔两分钟,水下又传来了一个威力是之前四十倍大的爆炸感,其威力之大以至于整个北欧的地震台都检测到了震动。该爆炸消息随即扩散,外界开始推测,认为爆炸应该来自于参加训练的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并初步猜测和分析,可能是由舱内鱼雷爆炸引起。根据训练规则,潜艇发射鱼雷后,无论发射成败与否都必须在一个小时内浮出水面报告攻击结果。但是,直到14:40分海面上也没能见到库尔斯克号潜艇的踪迹,当时的指挥官并没有及时将情况上报,而是偿试寻找和联系失踪的潜艇,并派出飞机进行搜索,但没有任何发现。直到晚上23:30分,指挥官波波夫上将,才宣布紧急状况。此时,距离爆炸已经过去了12个小时。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库尔斯克号潜艇于1994年下水,服役时间不到6年,长度有一个半足球场那么长、宽度也有18米,艇内设有桑拿房和游泳池、两个核反应堆、两套动力系统、潜航速度能达30节、两侧可装载24枚巡航导弹,主要攻击目标就是水面航空母舰。据说,库尔斯克号是不会沉的,甚至可以承受鱼雷的直接攻击。就在第二次爆炸后潜艇失去了控制并沉入海底,当时艇上官兵共有118人。由于库尔斯克号核潜艇设计采用了磁性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的材料建造,水面探测器很难发现它的踪迹,这也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困难。每个潜艇都设计拥有自已独特声音,专业述语叫声纹,为了便于声纳采集和辨认库尔斯号潜艇机器运转的声音,并以此搜寻其方位。波波夫上将命令水面上所有舰艇都关闭引擎,很遗憾声纳并没能采集到库尔斯克号的任何信息。直到第二天上午9点,在深度为105米的海床上,他们找到了失事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沉入海底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当时艇首的部分已扎入海底,尾部悬浮在水中。尾部能悬浮说明潜艇尾部内仍有空气,或许还有幸存者。此时,外界关于库尔克斯号发生事故的消息已经开始发酵,艇上官兵的家属们也开始聚集打听自已亲人的情况。8月14日,关于库尔斯号核潜艇爆炸事件俄罗斯官方首次给出说法,说是潜艇遇到一点技术故障沉到了海底,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而且,已经和艇员取得了联系,并正在给潜艇输送空气和电力。
俄派出的搜救潜艇
三天后,俄海军调来了一艘搜救潜艇开始营救。根据推测,潜艇是遭遇了鱼雷爆炸,而鱼雷舱就在艇首的位置。鉴于艇尾第9舱室还有空气,幸存者很有可能会聚集在这个舱室,且该舱室上面设有一个逃生舱门,搜救潜艇试图对接这个舱门。由于搜救潜艇的电池年代久远蓄电能力变弱,使得该潜艇无法长时间待在水下工作,不得不反复出水充电,从而导致多次对接失败。最要命的是库尔斯克号上的电气设备都已停止运行,致使最关键的制氧系统也停止了工作,幸存者只能依靠制氧剂,即超氧化钾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来释放氧气。但是,这种物质也很危险,一旦接触到水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引起爆炸和燃烧。专家分析,这些氧气最多可以让人支撑3-5天时间。
库尔斯克核潜艇内部结构图
俄罗斯虽然拥有先进的潜艇技术,也不缺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但由于苏联的解体和美苏冷战及美国的制裁,使得俄罗斯经济无力支撑强大军事装备的正常训练与运维,也直接导致救援行动力不从心。出于维护大国尊严和潜艇技术泄密的风险,俄罗斯在救援初期并没有向周边国家寻求帮助,甚至拒绝了美、英、法、德及,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挪威等国家提供的帮助。刚上任才几个月的普京总统此时正在黑海度假,幕僚们建议他继续度假,让军方去处理库尔斯克号的事情。但是,他们忽视了海内外媒体强大的舆论压力以及对此事件质疑的影响。
8月17日,也就是事故发生5天后,普京总统接受了英国和挪威政府的援助提议,俄罗斯派遣安-124运输机,将英国一艘LR5型救生艇空运到挪威的特隆赫姆港,在那里和诺曼德先驱者号保障船会合。英国的这艘LR5救援潜艇,一次可以装下16名幸存者,可以下潜到400米的深度,而且可以从任何角度,与逃生舱对接。该救援潜艇拥有一项技术叫饱和潜水,它可以让潜水员在上百米深的海底连续长期的工作,而不需要频繁上浮减压,这大大的增加了潜水员的工作时间和效率。另一艘叫海鹰的深潜保障船也从挪威出发,两艘船迅速的抵达失事的海域开展救援。面对越来越多的指责和压力,俄军方开始对外发布事故原因,说是由于库尔斯克号和美国的潜艇发生了碰撞导致的沉没。而另一位官员的说法是,潜艇撞上了二战时期的水雷。
8月18日,两艘救援船前后到达了失事海域,直到8月20日,俄罗斯才批准深海救援人员下潜。潜水员到达海底库尔斯克号潜艇后,开始敲击艇壁希望可以听到幸存者的回应,遺憾的是库尔斯克号內并沒有回应,毕竟已经过去了8天時间。鉴于之前第9舱室还有空气,考虑到还有幸存者的可能,因而,救援人员没有直接打开潜艇舱门,而是查看检测艇内外有无压力差和管道内是否有水被吸入。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采用牛奶来查看水流情况,结果牛奶并没有被艇内吸入的迹象,这说明舱室内已经被水淹没了,没有生存的希望。于是潜水员才依次打开内外舱门,舱内有大量的气泡湧出。经分析,这些气泡成分多为二氧化碳,不适合人类生存。当进入第9舱室后发现,舱内已经灌满了水,而且有被烧过的迹象,船员的遗体上也有烧伤的痕迹。8月21日,俄政府向公众正式宣布,失事的库尔斯克号全体艇员全部遇难,沒有生还者。8月22日普京总统到达現场安抚家属,并向人们保证会打捞遇难者遗体和潜艇残骸。
专家分析,艇员都受过专业逃生训练,且艇内设有能满足100米深的海底逃生装备,当时潜艇逃生门的深度不到100米,按理艇员是有机会实施逃生自救的,可为什么艇员没有实施自救呢?分析认为,可能他们觉得潜艇离码头并不远,军方会安排救援,也考虑逃生面临寒冷海水会迅速让人失温和减压病的风险,使得幸存的艇员放弃逃生,选择在原地等待救援。
根据官方事后公布的艇员笔记显示,十三点十五分,所有六、七、八号舱室的船员都聚集到了第九舱室,总共有二十三人,事故之后我们一致做了一个决定,没有人能从这里出去。其中有艇员笔记也提到:“我们无法坚持超过24小时,我们要出去,大家都感觉不舒服,如果他们要出去的话,可能无法克服压力”。从之后的笔记内容变得难以辨认的情况来看,显然当时舱内的应急灯电池也快耗尽了。十三点四十五分艇内光线变得很黑,最后只剩下手表上的荧光了,艇员依然在盲写,并列出第九舱室的二十三名艇员名单,希望有人能读到这些。
泊靠中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
关于库尔斯克号潜艇上的鱼雷为什么会爆炸,官方的说法是因为一枚训练鱼雷里面的过氧化氢内胆泄漏,与鱼雷内部某些催化剂,比如铜或者铁发生接触后迅速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热量和气体,巨大的压力挤破了鱼雷管内的煤油燃料,导致了鱼雷爆炸,爆炸后的鱼雷舱一片火海,舱内温度迅速飙升至3000度的高温,从而引爆了带弹头的实战鱼雷。随即有人质疑官方的这一说法,认为,当时该鱼雷管内已经装进了等待发射的空弹头鱼雷,管内与海水已经相通了,如果过氧化物燃料在这种环境中爆炸,其威力不足以炸开鱼雷管道,毕竟不是实弹鱼雷爆炸,就算炸爆了鱼雷管道,湧入的海水也不可能导致鱼雷舱燃烧,那其它的实战鱼雷就不会被引爆。但残骸显示,爆炸确实是在鱼雷管道内发生的。
人们质疑,为何库尔斯克号潜艇没有发出任何求救信号?分析认为,由于爆炸产生的强烈冲击波,使2号指挥舱的控制人员瞬间失去控制能力,导致潜艇失去了控制而无法释放求救信号或采取自救措施。湧进头部舱室的海水使潜艇头朝下沉入海底,在两次爆炸幸免于难的其它舱室的艇员躲进了第9舱室。那么,躲进第9舱室的23名艇员到底存活了多久呢?猜测一,是氧气再生剂不慎与水接触引燃了水面上的油,使舱内氧气迅速耗尽,23名艇员因吸入大火产生的一氧化碳而迅速失去知觉。但官方展示的艇员笔记显示,有人至少在里面存活了6小时17分钟,也就是在指挥官波波夫上将宣传紧急状态之前,他们就已经死了。
俄罗斯北方舰队新闻秘书长米哈尔.蒙斯克之前声称,声纳捕捉到的库尔斯克号幸存艇员的SOS敲击声,后来被证实为是错将锚链的撞击声当成了幸存者的SOS敲击声。作为俄罗斯最先进和保密级别高的失事核潜艇,俄政府面临是打捞?还是炸毁?的两难选择。2001年5月,时任普京总统决定,拨款5亿卢布与荷兰的马姆特公司合作联合打捞库尔斯克号潜艇。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打捞方案图
双方讨论打捞方案是将库尔斯克号锯成两段,荷兰打捞后一段主体部分,也就是相对完整的那部分。俄罗斯打捞前面那段已经完全破损的部分。荷兰公司为此,还改装了巨型装备巨人4号,并在海底建造了一个巨型的链条切割机,将库尔斯克号船头部分分离,于事发5个月后,成功将库尔斯克号潜艇从海底捞起来,并运到摩尔曼斯克的船坞里。负责打捞的救援人员在失事海底,为悼念遇难的118名官兵,在失事海底为遇难者立起了一座大理石碑。
遇难者纪念碑
2001年10月23日,这艘巨型潜艇和遇难官兵终于重见天日,但仍有3名船员的遗体不知所踪。
打捞起来的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残骸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纪念碑
库尔斯克号的灾难提示我们,武器和战争是人类天敌,发动战争和研制致命武器的人都是人类的敌人,只要战争的欲望还在,类似库尔斯克号潜艇的灾难,甚至更为严重的人类灭绝终究会发生!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观看该故事视频版。
文章(含图片)中如有争议或转载请及时与我们协调沟通51314764@qq.com
作者: 环球解密北京岛主
2021年2月15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