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叫不叫胡瓜(原来黄瓜)

“黄瓜”明明是绿色的,为什么偏偏要叫“黄瓜”呢?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提出过。

黄瓜叫不叫胡瓜(原来黄瓜)(1)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黄瓜”其名的两个出处:“藏器曰: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至今因之。”陈藏器是唐代医学家,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属于“五胡”之一的羯族,因此避讳“胡”字,而按照李时珍的说法:“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因石勒避“胡”讳而改名“黄瓜”。李时珍又记载:“杜宝《拾遗录》云:‘隋大业四年避讳,改胡瓜为黄瓜。’与陈氏之说微异。”

唐人杜宝著有《大业杂记》一书,其中写道:“(隋炀帝大业四年)九月,自塞北还至东都,改胡床为交床,改胡瓜为白露黄瓜,改茄子为昆仑紫瓜。”

唐代史学家吴兢在《贞观政要·慎所好》篇中也有记载:“贞观四年,太宗曰:‘隋炀帝性好猜防,专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谓胡床为交床,胡瓜为黄瓜,筑长城以避胡。’”载明“胡瓜”改名为“黄瓜”乃是隋炀帝所为。

网络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现引录于下:“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作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

这个故事虽然生动,但却属于无稽之谈,因为根本没有出处,不知道是哪位的随意杜撰,竟然成了流行答案。

《晋书·石勒载记》中有一个故事:“勒以参军樊垣清贫,擢授章武内史。既而入辞,勒见垣衣冠弊坏,大惊曰:‘樊参军何贫之甚也!’垣性诚朴,率然而对曰:‘顷遭羯贼无道,资财荡尽。’勒笑曰:‘羯贼乃尔暴掠邪!今当相偿耳。’垣大惧,叩头泣谢。勒曰:‘孤律自防俗士,不关卿辈老书生也。’赐车马衣服装钱三百万,以励贪俗。”

上面的故事当是由此演义而来,但将“樊垣”误为“樊坦”,将“章武内史”误为“襄国郡守”,可见纯属杜撰。

相对于“北人避石勒讳,改呼黄瓜”的说法,杜宝和吴兢的记载更为可信。隋王室统一中国之后,隋炀帝将涉“胡”的字眼全部更换。不过“黄瓜”是绿色,隋炀帝为何改为黄色呢?这是因为在古代的五种正色即“五色”系统中,“黄”属于中央之色,隋炀帝正是为了宣示隋王室统治的正统性,才无视“黄瓜”之绿色而改为黄色。这才是“胡瓜”之所以改为“黄瓜”这一称谓的真正语源。

本文来自:天津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