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丛飞一家好人没好报(丛飞行善11年却被说好人没好报)
他曾是家喻户晓的歌手,行善11年,一心做好事不求回报。
他捐光300万家产,先后资助150名失学儿童和残疾孩子、认养37名孤儿,自己却省吃俭用,靠吃泡面过日子,被父母埋怨,前任妻子更是因此与他离婚。
他就是丛飞,一个感动中国,当之无愧的好人。
只可惜世事难测,人心复杂。
2005年3月,年仅36岁的丛飞患上胃癌,经济十分困难,连治疗的钱都拿不出来。
这时,许多曾经被丛飞帮助过的人,不但没有前去看望,反而理直气壮地向他要钱,更有甚者要求他否认帮助过自己,理由是“现在出息了,这种事太丢人”。
一年后,带着遗憾和不舍,丛飞离开了人世,他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典型的“好人没好报”。
2011年,丛飞的遗孀遭遇意外不幸身亡,留下两个年纪尚小的女儿,一时间,“善良不值得”的说法,更是随处可见。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丛飞的人生,以及他两个女儿的现状,一起去寻找答案。
丛飞最初并不叫丛飞,他那令人惊叹的善良也不是天生的,很多事物都是经历了苦难后,才会逐渐生长出来。
1969年10月29日,辽宁省盘锦田台庄镇一户姓张的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婴,父亲给他取名“张崇”,希望他日后能做个品德崇高的人。
多年后,张崇说自己是草丛里的小鸟,想要飞向广阔的天空,于是给自己取了个艺名——丛飞。
儿时的丛飞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他最关心的是下一顿能不能吃得饱,毕竟出生在一个经济条件极为窘迫的家庭,吃饭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丛飞的家里很穷,上有年迈的爷爷奶奶,下有他们三兄弟,一家八口人全靠父亲每月36块钱的工资维持生活。看不见油水的青菜和数得清米粒的白粥,构成了他童年深刻的回忆。
父母是孩子的人生底色,丛飞的人生绕不开父亲这个角色。
丛飞的父亲张万军没什么文化,但十分喜欢听东北二人转,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也会自己随意唱几句。
在他的影响下,年纪尚小的丛飞也迷上“唱歌”,只不过相比于父亲唱的东北二人转,他更喜欢现代歌曲。
上天没让丛飞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却给了他一副好嗓子。那时候,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把扫帚当麦克风,模仿电视剧里的歌星,给父母和邻居演唱自己新学的歌曲。
《上海滩》、《万里长城永不倒》,这些名噪一时的经典歌曲,丛飞都能信手捏来,唱得有声有色。
邻居都说他有天赋,长大后肯定能当歌星,父母听到后也没当回事,毕竟穷人家哪有那么多心思去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在丛飞的父母看来,只要儿子不淘气、不惹祸,干啥都行。
而比起唱歌,父亲的为人处世,对丛飞的影响更加深远。
虽然家里的生活很艰难,但张万军仍然保留着一副好心肠,遇到有困难的人,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
丛飞7岁那年,父亲去医院看病,同病房有一个病危的男人,对方说自己时日无多,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幼的女儿。
张万军于心不忍,就把男人的女儿收养到自己家里,最后这个女孩成了丛飞的姐姐。
这件事让年幼的丛飞很不解,他问父亲为什么要这么做?父亲说:“你在不经意间拉别人一把,可能对他们来说就是全部的希望。”
丛飞把父亲的这句话记载心里,后来,每逢有乞丐上门乞讨,他都会在父亲旁边帮帮忙,拿一些口粮给对方。
张万军夫妇对丛飞善良的举动并不生气,在他们看来:有一副好心肠,顶得过万般本领,丛飞也不曾嫌弃乞丐,经常会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他们。
纯洁的心灵种下善良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勾勒出“好人”最初的模样。
但丛飞真正理解到“帮助”的含义,是他踏上社会后所遭遇的酸甜苦辣。
曾经,人们始终很难理解,是什么原因让丛飞不顾一切去帮助他人,除了父亲的教导外,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这个问题,最后还是丛飞自己给出了答案,他说:“在我人生最困难的时候,有人帮了我,所以我也应该去帮助别人。”
命运对丛飞是残酷的,15岁那年,没来得及读完初二的他,就因为家里交不起学费而被匆匆赶到社会。
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学历不高的丛飞只能在外打零工,他把大部分工资都用来维持两个弟弟读书,留下一小部分支撑自己的生活。
后来,家里的经济情况好了一些,父亲给丛飞找了一份在银行当出纳的工作,然而,做了一段时间后,丛飞总感觉这不是自己人生正确的选择,他始终无法忘记儿时唱歌的梦想。
是安于现状,还是奋力一搏?丛飞陷入两难的抉择,生活的压力告诉他安稳就好,年轻的心又在不断躁动。
最终,他选择追逐自己的梦想。
下定决心后,丛飞拿着攒了大半年的钱进入沈阳音乐学院,一直到1992年,他觉得自己已经学有所成,打算离开东北,到广州闯荡。
然而,追逐梦想的道路,远比他想象的要更加艰难。
在人生地不熟的广州,初到的丛飞找不着工作,加之身上的钱不多,只能无奈过上居无定所的生活。
他吃着5块钱的盒饭,一顿顶一天,天气好的时候就在马路边过夜,碰上刮风下雨,桥洞便是“温暖”的家。
艰苦的生活没有让丛飞放弃梦想,他像蛰伏在草丛里的小鸟,在暴风雨中等待飞上天空的机会。
为了维持生活,丛飞做过洗碗工、搬运工、打杂……他说:“只能赚钱,再苦再累我也愿意做”。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给自己取了个艺名——丛飞。
当一个人努力到让命运为之惊叹的时候,任何绝境都能够被打破。
1993年冬天,广东举办了一场业余歌手大赛,丛飞听说后赶紧报了名,可等到现场他才发现:参赛不但要交80块钱报名费,而且还得购买合适的服装。
“自己身上的钱连报名费都不够,哪来的钱买衣服?”丛飞犯难了,他甚至萌生了就此放弃的念头。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丛飞苦恼不已的时候,报名处的负责人朝他走了过来,原来,对方看丛飞一无所有,又那么热爱唱歌,内心十分感动,于是将自己刚发的600元工资借给了他。
靠着这笔钱,他顺利参加了比赛,而且还拿到了优秀奖。
领奖那天,丛飞忍不住泪流满面,他突然意识到父亲那句话里更深层的含义:“有时候,一个人小小的举动,真的可以改变他人的命运。”
丛飞接受了别人的善意,走出困境,现在,他也想帮助更多人改变命运。
业余歌手大赛上获得的小小名气,似乎让丛飞时来运转,梦想进行得格外顺利。
他开始出入各种舞厅驻唱表演,逐渐有人找上门希望能与其合作,酬劳也从最初的几十块钱变成几百、上千元。
丛飞事业最巅峰的时候,和他同台演出的大腕数不胜数,蒋大为、宋祖英、戴玉强……而丛飞除了唱歌,还十分擅长模仿,赵本山开玩笑地对他说:“丛飞,我都不敢和你一起演出了,别人看了你的模仿,都不看我的了。”
听着前辈的夸赞,丛飞腼腆地摸了摸头,但谁都知道,凭着这些本事,他足以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过上常人难以想象的富裕生活。
然而,一场意外的经历,却改变了丛飞的人生。
那是1994年9月,丛飞到四川参加一场名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的慈善义演活动。期间,主办方举行了募捐环节,按照习惯,他将自己身上仅有的2000多块钱全部捐了出去。
尽管丛飞觉得这只是件小事,可现场的观众却不这样想,这笔钱对他们来说,是孩子未来的希望。
活动结束后,一位母亲走到丛飞面前,准备跪下来感谢他,幸好旁边的人反应及时,将其扶了起来。
这件事让丛飞感到很震惊,让他感到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2000块钱足以帮助20多个孩子完成三年的学业。
看着周围数百名孩子,他们眼睛里对学习的渴望,丛飞沉默了,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早已不是那个需要被帮助的人,恰恰相反,现在的他其实有能力帮助更多人。
自己经历了在暴雨中赤脚奔跑的痛苦,经历了别人给自己撑伞和穿鞋的希望,所以想成为更多人的避风港。
回到广州后,丛飞开始不断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他把每一场演唱赚来的钱都捐了出去,有时还主动掏腰包。
他为失学儿童们成立了丛飞助学基金会,给贫困县的孩子买吃的穿的,还认领了许多孤儿。
不知道具体情况的人还以为丛飞赚了很多钱,但实际上他赚到的钱基本都捐了出去,别说赚钱,不亏钱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张万军到广州看望丛飞,结果发现儿子的生活过得很清贫,还以为他染上什么不良嗜好,把赚来的钱都挥霍一空了。
一时间,老人对着儿子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怒骂。
无奈之下,丛飞只好和父亲坦白真相,张万军知道儿子是在做善事后,立马转怒为笑,他说:“你只要保证自己能过上正常的生活,剩下的我不管,这是好事。”
有了父母的支持,丛飞更加有动力做慈善了。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他的行为,抱着热心肠做善事的丛飞,也经历过许多绝望。
1998年,丛飞在演出时认识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两人情投意合,不久后就成了家,3年后,女儿出生了。
可惜,这段婚姻没能一直走到最后。
2002年,丛飞的妻子无法接受丈夫“疯狂”的慈善行为,选择了离婚,留下2岁的女儿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自己一心帮助别人,换来的却是家庭破碎,和女儿相依为命,丛飞感到很迷茫,那段时间,他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几乎每天都是吃方便面。
对于一个风光无限的明星来说,这样的遭遇是何等心酸,然而,更大的打击还在后面。
丛飞曾经资助过的一个女生打电话过来,希望能在深圳歌舞团找份工作,他找了熟人问,熟人说没可能。丛飞又去了一所中学,最后帮这个女生找了一份音乐教师的工作。
帮忙能帮到这个程度,换成其他人早就已经高兴得合不拢嘴了,但这名女大学生还是不满意,她打电话给丛飞,怨气冲冲地说:“我想当歌星,不想做音乐老师,你自己是歌星就让我去做其他工作?我不会抢你饭碗的。”
电话另一头的丛飞,听着这番话是既震惊又难过,都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倒好,不但没有回报,而且还把他的好心当成驴肝肺。
丛飞万念俱灰,他买了瓶安眠药,跑到深圳莲花山上,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许是上天都不忍心好人落得这么个悲凉的下场,于是,一束光照进了丛飞的人生。
此前,丛飞帮助过一个名叫邢丹的女孩,对方是深圳航空的空姐,就在他寻死的时候,恰巧邢丹打电话过来。
在电话里,邢丹感觉丛飞的语气不太对劲,察觉到了异样,便找借口问询他在哪,之后急匆匆地跑去找他。
莲花山上,丛飞一改往日的坚强模样,对邢丹诉说内心的痛苦,而邢丹也十分温柔地安慰着他,让他打消了寻死的念头。
经历了这件事情后,丛飞和邢丹的来往更多了。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邢丹的温柔和善解人意,让丛飞心动不已,而丛飞的善良也让邢丹十分敬佩,两人相互鼓励、互诉心肠,最终走到了一起。
丛飞没有存款,也没有房和车,还带着一个女儿,他们的这段感情,一开始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尤其是邢丹身边的朋友都无法理解,她为什么会嫁给这样一个一穷二白的人?
不管父母和朋友怎么劝,邢丹都没有改变嫁给丛飞的想法。
后来,丛飞的事迹被报道出来,不理解的声音才逐渐消失,只有品德高尚的灵魂,才配得上另一个崇高的灵魂。
丛飞用自己的善良说服了外界,他和邢丹的爱情得到了无数人的祝福。
在收获爱情的同时,丛飞依旧没有停下帮助别人的脚步,他先后帮助了183名贫困儿童,总共做义工超过6000个小时,几乎捐出了每一场演出的钱,累计金额300多万元。
2004年,邢丹陪丈夫到四川贫困山区做慈善,刚到目的地,一群孩子就围了过来,朝丛飞喊“爸爸”,一声声稚嫩而单纯的呼唤,让邢丹久久无法平静,她终于明白为什么丈夫那么热衷于慈善了。
将自己小小的善良,撒在贫穷的大山深处直至生根发芽照亮下一代,人生的意义,就是这样一点点实现的。
后来,邢丹辞去了空姐的工作,和丛飞一起投身于慈善事业,她给孩子们置办文具,教他们认字。
孩子们除了“丛飞爸爸”外,渐渐地也多了一个“邢丹妈妈”。
不曾见过贫穷的人,总以为世间没有贫穷,所以他们才会对丛飞夫妇的慈善行为有异议,而对于那些见过、经历过贫困的人来说,他们对丛飞和邢丹,只有衷心的敬佩。
“飞出草丛的小鸟,将善良的种子洒落大地,让希望照亮人间”,这就是丛飞。
但当时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善良的好人,会走得那么突然。
2005年,丛飞被检查出胃癌晚期,尽管深圳医院免除了他的一切治疗费用,并组织专家全力救治,但在第一次手术后,丛飞的癌细胞还是扩散了。
那时,邢丹已经怀孕4个月,而医生却说丛飞只剩下3个月的时间。
人生的大起大落,往往就是这么身不由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丛飞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留下了三道遗嘱:
“让朋友帮忙劝邢丹打掉孩子,避免影响到她以后的人生;
让父母带着大女儿回辽宁老家生活;
请人多照顾那些还在接受资助的孩子。”
邢丹在听完丈夫的遗嘱后,泪流满面地说:
“他已经一无所有了,就剩下这个孩子,我怎么可以把孩子打掉?”
2006年4月20日,在坚持到女儿出生后,丛飞走了,带着遗憾和不舍,离开了人世间。
丈夫去世后,邢丹在肩负起家庭重担,独自照顾两个女儿的同时,还继承了丛飞的遗愿,继续从事慈善事业。
然而,命运依旧不愿放过这个善良且不幸的家庭。
2011年4月11日,邢丹在归家途中遭到三名不良青年扔郑石头,不幸身亡,留下两个女儿,一个11岁,一个5岁。
虽然三名凶手最后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针对丛飞夫妇的争议,却从未平息。
早在丛飞住院期间,就有许多人打电话过来,不客气地对他说:“你怎么说话不算话,说好的上个月把这学期的学费送来,怎么现在还没送来啊?”
还有一名李姓大学生,曾接受过丛飞的资助,但毕业后就失去了联系,后来他看见丛飞写的稿子里出现了自己的名字,打电话要求丛飞删除,还说“永远不要提及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往事。”
这些事情被某些媒体不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而丛飞也成为了人们心中“养白眼狼的笨蛋”,尤其是后来邢丹意外去世,更是让许多人断言“好人没好报,善良不值得”。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善意的付出,换来的难道真的只有恶意?
其实,在丛飞的人生和他两个女儿的现状里,答案早已揭晓。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心胸狭隘的人,但也有着许多善良的人,他们把丛飞的善举都一一看在眼里。
丛飞患病后,许多社会人生纷纷自发捐款,希望他能战胜病魔,山区的孩子知道丛飞生病后也都写信过来慰问。
一个高中女孩在信里写道:“我希望丛飞爸爸早点好起来,等我毕业了,我就带丛飞爸爸去看海,以后我也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丛飞资助的第一个孩子名叫高果,他对记者说:“丛飞老师对我恩重如山,没有他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除了这些孩子外,还有一个名叫胡诗词的残疾人,他在丛飞的资助下顺利读完大学,成为一名作家。
听到丛飞患病的消息后,一辈子离不开轮椅的胡诗词,硬是拖着不便的身体到深圳看望丛飞,并告诉他:“我现在资助了6名学生读书。”
丛飞逝世那天,深圳人民自发走上街头为他送行,人们始终没有忘记丛飞,他所做的一切,都被社会牢牢记在心里。
自从邢丹不幸去世后,当地成立了“丛飞孩子关爱计划”,确保丛飞的两个女儿能顺利完成学业。
这些年来,丛飞的大女儿睿睿一直跟随着爷爷奶奶生活,面对失去父母的痛苦,她不但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积极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2018年,睿睿成功考上了父亲的母校——沈阳音乐学院,她继承了父亲的音乐梦,立志成为一名歌唱艺术家,
而“中国好人”姜达傲老先生在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决定每年捐助一万元,用以解决她的学费问题。
明年睿睿就要毕业了,虽然学业繁忙,但她依旧保持着轻松愉快的状态。
丛飞的小女儿静静也不落后,自幼被外公外婆照顾的她,现在已经是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了。
而且丛飞和邢丹的好友们,这15年来都把她当成亲女儿对待。
在学业空闲之余,静静也去做义工,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被问到以后有什么理想时,小女儿说:“我想和爸爸妈妈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看到这两个女孩的现状,关于“好人有没有好报”的问题,答案已然水落石出。
人们常说的“好报”,往往仅限于寿命的长短、少遭磨难,但人生很多事情是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的,如疾病和灾祸。
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否决“好人有好报”。
丛飞或许在物质上对家人有所亏欠,但他却给两个女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教导她们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反过来说,丛飞和邢丹对社会所做的奉献,一直被人们所铭记,他的两个女儿也因此成为人们牵挂、帮助的对象。
我们常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丛飞种下的善良种子,最终在两个女儿身上结出美好的果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报”。
诚然,丛飞的故事不乏悲伤,但更多的还是温暖。
人间有恶,但也有善,我们不能只看见坏的一面,忽略了好的一面,丛飞不曾让世界失望,而世界也不曾让他失望。
尽管他遇到过一些品德败坏的人,但反过来说,正是这些人的存在,才映照了他善良品质的珍贵。
《深圳特区报》的记者徐华曾采访过丛飞,那时丛飞已经时日无多,徐华问他:“你后悔吗?”
丛飞说:“不后悔,如果我帮助别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回报,那我还做什么慈善?”
说完,他笑了,笑得开心、很响亮,像窗外的阳光一样温暖。
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只要人间有善良,丛飞就会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