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雄激素过低什么原因(男性雄激素不足怎么办)

部分摘录于:

男性“荷尔蒙”不足应该怎么补充? ---AUA指南解读睾酮水平缺失的评估和管理

1.睾酮缺失的诊断

AUA(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建议将总体睾酮水平低于300ng/dl 作为支持低睾酮症(TD)诊断的截断点(cut-off值)。(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TD的临床表现包括:青春期发育延迟、性欲降低、晨勃消失/减少、勃起功能障碍、男性乳腺发育、体毛/性毛脱落、睾丸萎缩、精子数量减少、骨密度降低、潮热等;相关症状还有:精力下降、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贫血、体型变化(肌肉力量和体积的下降、体脂增加/肥胖)。TD的诊断,应当以分别测定的、不同清晨时刻两次总睾酮水平的结果均值为标准,(强烈推荐;证据水平:B级)而且仅在患者检测出低睾酮水平且合并症状和(或)体征时确诊。目前不再推荐使用问卷调查确认的方式来界定哪些患者需要进行睾酮补充治疗(TST),也不再用以监测患者对于睾酮补充疗法的反应性。(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C级)

男性雄激素过低什么原因(男性雄激素不足怎么办)(1)

2.辅助检查

当患者检测出低睾酮水平,应当进一步检测血清促黄体激素水平;(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当患者检测出低睾酮水平,合并低或(低/正常)的血清促黄体激素水平时,应当进一步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患者伴随不明原因的持续高水平的血清催乳素,应当进行全面的内分泌评估。(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睾酮缺失患者,伴随乳房症状或在睾酮补充治疗前即出现男性乳腺发育时,应当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专家建议) 睾酮缺失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疗前应当进行生殖健康的评估。(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在提供睾酮补充治疗前,应当检测患者的血清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并告知其可能在治疗后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

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开始睾酮补充治疗前,应当常规置检测PSA水平以排除前列腺癌。(临床原则)

3.睾酮缺失的治疗咨询

应当告知睾酮缺失患者,低睾酮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强烈推荐;证据水平:B级)应当告知患者,睾酮补充治疗可能改善勃起功能、性欲、贫血、骨密度、较瘦的体质和(或)抑郁等症状。(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 也应当告知患者,睾酮补充治疗能否确凿的改善认知功能,降低糖尿病程度,提升精力,缓解疲乏,降低血脂及改善总体生活水平,这些尚缺乏临床证据。(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 应当和睾酮缺失并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充分沟通,长期外源性的睾酮补充对于精子生成的影响。(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

男性雄激素过低什么原因(男性雄激素不足怎么办)(2)

应当告知患者,目前并无睾酮补充治疗可能导致前列腺癌的临床证据。(强烈推荐;证据水平:B级) 应当告知,既往患有前列腺癌的睾酮缺失患者,具体量化睾酮补充治疗后的风险收益比,尚缺乏充分的临床证据。(专家建议) 应当告知患者,目前并无睾酮补充治疗可能导致静脉血栓更高发生率的临床证据。(标准推荐;证据水平:C级) 在初始治疗前,应当劝告患者,在此刻睾酮补充治疗不能明确肯定是否会增加或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比如,心梗,中风,心血管相关的猝死,所有可能原因的死亡)。(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 作为一个治疗的策略,所有睾酮缺失的患者都应当被告诫关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B级)

4.睾酮缺失的治疗

专科医师应当调整睾酮素治疗剂量,以达到患者睾酮水平恢复到正常参考范围的中位数值为宜。(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C级)对于目前尝试准备生育的患者,不推荐事先进行外源性的睾酮补充治疗。(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在患者患有一项心血管相关事件后的3-6个月内,不推荐睾酮补充治疗即开始。(专家建议) 不推荐烷基化来源的口服睾酮药物。(标准推荐;证据水平:B级) 应当探讨患者使用睾酮素凝胶乳膏的潜在转移风险。(强烈推荐;证据水平:A级)对于睾酮缺失并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使用芳香酶抑制剂,人促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或以上的组合用药。(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C级)有条件时,商业制造的睾酮素产品治疗时优先于混合型的睾酮素制剂。(有条件的推荐;证据水平:C级)

5.患者睾酮补充治疗后的随访

专科医师应该估量一段合适的间隔期后,患者首次随诊检测的总体睾酮水平,以确保能达到目标睾酮水平。(专家建议)应当每6-12个月检测一次睾酮水平。(专家建议)睾酮补充治疗开始3-6个月后,患者虽然恢复了正常睾酮水平,但是临床症状或体征却没有得到改善,此刻专科医师应当探讨是否停药。(临床原则)

男性雄激素过低什么原因(男性雄激素不足怎么办)(3)

总之,综合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TST可以提高性欲、改善勃起功能;但对于情绪、精力和认知未见显著改善;虽然TST不增加泌尿系统下尿路症状,但增加患红细胞增多症的风险。对于心血管风险/获益比,仍有争议,需要更多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此外,在基础研究方面,以冠脉病变为例,阐明不同睾酮水平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对血管内皮、炎症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差异,及其在斑块形成中的分子机制;研究睾酮受体(突变或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膜信号通路和核受体信号通路)是否存在个体差异及其对心血管风险的影响等,为个体化精准治疗(TST的阈值、剂量、最佳目标值、不良反应等)提供分子基础和理论依据。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和基础研究并重,只有这样才能让广大的TD患者接受更安全合理的睾酮补充治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