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高祖封侯(读史记七十四)
出身名门张良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韩相,共为五世韩王为相后来韩被秦所灭,张良当时因为年少,还没有在韩国做官,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史记高祖封侯?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史记高祖封侯
出身名门
张良的祖先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韩相,共为五世韩王为相。后来韩被秦所灭,张良当时因为年少,还没有在韩国做官。
韩国灭亡后,张良把全部家财都用来寻访刺客来刺杀秦王,想为韩国报仇。后来他寻访到一个大力士,并铸造了一个重达一百二十斤的铁锤,趁着秦始皇东游时,在博浪沙袭击秦始皇,但是误中了随从乘坐的车子,袭击失败。
得《太公兵法》
因袭击秦始皇事件,秦始皇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索刺客,张良隐姓埋名,在下邳居住。有一次他在桥上闲逛时,遇到一个其貌不扬的老翁。
老翁直接把鞋子脱了扔到桥下,并让张良去给他捡鞋,张良看老翁年纪比较大了,就强忍不满给老翁捡了鞋子上来。没想到老翁又进一步要求张良给他穿鞋,张良想着既然已经捡了鞋子了,就索性给他穿上吧。
老翁对张良的表现比较满意,夸他孺子可教,并邀他五天后相会。五天后,张良又来到这个地方,发现老翁已经在了,老翁怪他迟到,让他再等五天。五天后,张良早早来到桥下,发现老翁又已经在了,老翁又让他再等五天。五天后,张良索性夜半前来,这一次终于比老翁要早了,老翁这次很高兴,赐他一本书,也就是《太公兵法》。
在张良住在下邳的时候,他的朋友项伯因杀人犯事,依靠张良的帮助躲藏起来。
投奔汉王
陈涉起义后,天下豪杰并起,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人。他开始想去投奔楚假王景驹,路上遇到沛公刘邦,就归顺了沛公,沛公任命他为管理军马的官。在相处的过程中,张良因为与沛公情义相投,惺惺相惜,于是他就放弃了去投奔景驹的想法。
陈胜死后,项梁召集各路将领到薛地议事,沛公也赶到薛地,加入到了反秦组织中。因项氏世世为楚将,所以项梁在范增的提议下,立楚怀王之孙名心者为楚怀王。因张良是韩国人,也许复立韩国,所以借此机会提议立韩王,项梁同意了。于是张良拥立韩王,并任韩司徒之职,从此跟随韩王。
楚怀王让项羽刘邦兵分两路,并约定谁首先攻入并平定关中就分封为关中王,刘邦于是带兵西下,张良也率军跟随刘邦。在击破杨雄军后,沛公命韩王留守阳翟,自己带着张良西入武关,并一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等到项羽入关后,摆鸿门宴、屠城咸阳、杀秦王子婴、烧秦宫室后,开始分封。刘邦被封为汉王,张良这时也回到了韩王身边。但因为项羽对刘邦先入关之事还是心存芥蒂,而韩王曾派张良跟随刘邦,所以不让韩王返回封国,后来还把韩王贬为侯,最后在彭城杀害了韩王。张良只得逃走,又辗转回到了汉王身边,之后也一直跟随汉王。
出谋划策
- 刘邦入关受降后,进入秦宫,看到华丽的宫殿,就不想走了,樊哙劝谏他不听,张良说:正是因为秦国无道,你才有今天,而沛公如果也跟秦一样,那不是助桀为虐吗?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希望你能听从樊哙所言。刘邦这才离开秦宫。也正因此,在后来项羽因沛公先入关而发怒,为他摆下鸿门宴时,沛公才有理由辩解说: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项羽因刘邦先入关,发怒欲攻打沛公。因此时张良在刘邦军中,而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有交情——在张良住在下邳时,他因杀人犯事,依靠张良的帮助躲藏起来,所以项伯来给张良报信,想带走张良。张良不可能在危急时刻弃刘邦不顾,就与刘邦商量,邀请项伯入见沛公,极力说明自己并无称王之心,还拉拢项伯结为儿女亲家,使得项伯对刘邦毫无疑心,还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说好话,使得项羽怒气消极。
正因如此,鸿门宴上,范增屡次示意项羽动手,项羽却迟疑不决。范增只得请了项庄进来舞剑,而意在除掉沛公。张良见此情形,急忙出来找樊哙,然樊哙解了项庄之围,而沛公也得以借着去厕所逃离了项羽的掌心。
刘邦被封为汉王,统领巴蜀之地,汉王与张良分别,前往封地。张良建议汉王去后,将所行栈道烧毁,让项羽放下戒备之心。
- 等到韩王被杀,张良重回汉王帐下,跟随刘邦与项羽对抗。
楚汉之争前期,楚强汉弱,项羽先是在彭城击败汉军,又在荥阳围困汉王,两军对峙一年多。汉王跟谋臣郦食其商量如何瓦解楚军势力,郦食其建议汉王效仿商汤和周武王,复立六国后世,以拉拢人心。汉王正欲采纳意见、命人刻制印信时,张良来拜见汉王,听说他们的计划后,张良问了汉王几个问题:
第一,商汤伐桀后封其后于杞(但周本纪记录的是周武王封大禹之后于杞),是估计能置夏桀于死命,你现在有这个实力吗?
第二,周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是估计能取得商纣的人头,你现在有这个信心吗?
第三,周武王入殷都朝歌,在商容住过的地方立表、释放箕子、为比干修坟,以示对贤者的敬重。你现在能做到吗?
第四,周武王开仓放粮、散财给穷人。你有这个资本吗?
第五,周武王伐纣桀后,废除兵车、倒置兵器、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你现在能做到吗?
第六,周武王下令放马华山之南,以示不再征战。你现在能做到吗?
第七,周武王把运输之牛放养到桃林,不再运输战争物资。你现在能做到吗?
对这些问题,汉王无一能做到。很显然,分封天下是需要实力的,如果汉王没有与项羽对抗的实力,所谓的分封只是一纸空文。既不能威震天下,也不能庇佑各国安宁,等到各国都附强背弱,那分封的意义何在?
所以张良又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天下英雄之所以跟随陛下,也是希望能得到一块封地。如果复立六国,天下游士各归其主,陛下与谁取天下呢?且楚强汉弱,分封之国如果又为楚所屈服,谁还能作陛下之臣?
- 楚汉之争后期,但是项羽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项羽如约东归,而刘邦在张良的建议下,决定趁此机会赶尽杀绝。刘邦率军追项羽,并与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相约共击楚军,可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汉军又被楚军打败,只得筑垒固守。
刘邦与张良商量诸侯不肯赴约击楚怎么办,张良提议说:韩信和彭越不来,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明确的封地,如果君王能与他们共分天下,他们肯定会来的。如果陛下能把从陈地往东一直到海边给韩信,把睢阳以北至谷城给彭越,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则攻破楚军也就容易了。
刘邦依计行事,果然韩信和彭越立即发兵,与刘邦会兵垓下,然后就有了著名的垓下之围。
- 高祖论功行赏时,给与了张良很高的评价,但是他拒绝了三万户的封赏,只要求封在留县,所以被封为留侯。而论功封赏是个很困难的事,所以高祖只封赏了一部分人,还有大部分人因争功不决还没有被封赏。而迟迟不封也会引起动乱,后来在张良的提议下,高祖先封了虽然军功很多、但多次背叛过高祖的雍齿,群臣看到雍齿被封,也就安心了。此后高祖加紧定功行封,终于天下安定了。
- 高祖后来有宠姬戚夫人,因此他想非太子(吕后之子),而立戚夫人之子如意。但废长立幼并利于政局稳定,此前有梳理过周诸侯国因废长立幼引发的悲剧。因此张良在阻止高祖废长立幼这件事上也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在吕后的请求下,给太子出谋划策,请来四位贤士辅佐,而这四位贤士是之前高祖都没请来的,这大大改观了高祖对太子的印象,废太子之危也就此渡过。
功成身退
张家世代为韩相,韩国灭亡后,张良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等到辅佐刘邦后,功成名就,位列爵侯,张良觉得富贵显达已到顶点,因此他选择脱离尘世,游历四方。
张良死后被谥为文成侯,儿子不疑袭封为留侯。不过不疑在孝文帝时因犯了不敬之罪被除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