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

2021年4月5日,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红旗渠景区游人如织,这一天是红旗渠总干渠通水56周年纪念日,游客们利用假期游览红旗渠的美景,更为红旗渠的壮举惊叹不已。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2)

上世纪60年代,林州市被称为林县,林县人仅凭简单又原始的工具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削平1250个山头、打通211个隧道,把浊漳河水从山西引入林州,红旗渠总干渠长达70.6公里,拥有“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水长城”之称。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3)

打洞

4月5日这一天,73岁的张买江出现在红旗渠纪念馆,引来了游客的关注,13岁开始修渠的张买江是当年修建红旗渠时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修渠特等劳动模范。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4)

张买江张买江更喜欢把自己称为“渠二代”,他的父亲在修渠中牺牲,他13岁开始修渠,如今,张买江的儿子也成为一名护渠人,一家三代,守护在红旗渠边。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5)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6)

缺水的苦难

2021年4月5日,红旗渠纪念馆,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和修渠工具,磨成齿状的斧子、开裂变形的钢钎、砸成花卷的铁锤,站在纪念馆里,时光仿佛可以倒流,回到红旗渠修建的场面。

一张红旗渠通水的巨幅照片格外醒目,1966年4月17日,红旗渠三条干渠全面竣工,照片中,林县人拥挤在水闸两边,等着通水的那一刻。

站在照片前,张买江有些激动,他从衣兜里拿出一个黑色的小夹子,里面夹着一张泛旧的照片,通水当天,张买江担着两桶水回家的景象被定格在照片中,林州缺水的困难、修渠的艰辛一幕幕呈现在老人的记忆中。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7)

张买江

河南省林州市(以前称为林县)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历史上严重干旱缺水,据史料记载,从1436年到1949年的514年间,曾发生旱灾100多年次,绝收30年次,林县550个行政村中,有307个村要跑5公里以外取水吃。

张买江住在林州市桂林镇南山村,全村赖以生存的水源有两个地方:向北方向的康街村有一眼水井,去那里挑一担水来回要走10华里;向东方向有个万泉湖,如去那里取水来回有近40华里的路程。到旱年,北边水源枯竭,只得向东到万泉湖取水,村民们用牲口驮着两个大木桶,早晨天不亮出发,回到家里已是吃午饭的时候了,若遇到天阴下雨,甚至要耽误一整天的功夫。

因为缺水,村里人很少洗脸和洗衣服,一盆水往往是老人洗了孩子洗,男人洗了女人洗,洗来洗去还是舍不得倒掉,放到一边澄清,留着下次再用,张买江说,有些老辈人一辈子只洗过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断气。

张买江有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大,最小的妹妹3岁时因生病夭折,张买江10岁的时候就开始为家里挑水,他用扁担担着两只木桶,木桶装上半桶水也有几十斤重,肩膀压肿了,半路上歇几次,张买江咬着牙也要把水挑回来。

缺水的苦难,深深地刻印在张买江幼小的心灵里,村里发生的一件事让他至今印象深刻——一年春节,同村的苏大爷去挑水,回到村口时儿媳妇来接,儿媳妇担着水不小心被绊倒,桶里的水全部洒到地上,正是春节,家里包好了饺子却没水来煮,婆婆借了点水煮上饺子。

父亲牺牲在修渠工地

1960年,当年的县委书记杨贵经过考察,代表林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出“引漳入林”的号召,要将浊漳河的水引入林县,这个工程被命名为红旗渠。

按照修建计划,红旗渠的工程起点定在林县西北、山西境内的平顺县,之后将河水穿过太行山,向南引入林县境内的分水岭,这一段被称为“总干渠”;之后,从分水岭再修三条干渠,把水送入林县境内。

当年,林县人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设备,当时县里只有300万元,这些钱只够买钢钎、水泥和部分炸药,这样一穷二白的情况下,修建红旗渠的困难可想而知,但是,不修渠无法改变林县缺水的现状,政府下定决心,林县人也孤注一掷。

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建设,当时林县人口50多万,其中30多万人参与了红旗渠的修建,林县人用镐头钢钎和人造炸药在山崖间一点点开山造渠。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8)

女石匠

落石和塌方,是红旗渠工地上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张买江的父亲在一次险情中不幸遇难。

张买江的父亲张运仁是全县第一批进入工地的民工,1960年5月13日放炮炸山,有一炮迟迟未响,张运仁招呼大家躲炮,工友们刚刚疏散躲避开,炮响了,一块飞石击中了张运仁的头部,他不幸当场牺牲。张运仁1960年2月12日到工地修渠,5月13日牺牲,前后仅3个月,牺牲时年仅38岁。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9)

劈山凿石

母亲送儿去修渠

张运仁遇难的噩耗传来,张买江的母亲悲痛欲绝,父亲牺牲后,张买江家里只剩下孤儿寡母。

父亲不在了,母亲拉扯着4个孩子艰难度日,一次,张买江的母亲去5公里外的水井挑水,回程的路上,水桶被路人碰落在地,母亲担着空桶回到家里,一进家就泪流不止。“孩子,你爹没把渠修到底,你就去替他完成吧,不把水引回来就别回家。”这是母亲对张买江说过的最坚决的“狠话”。虽然年仅13岁,但年幼的张买江下定决心,作为长子,要替父亲完成使命。

1961年春节刚过,母亲给张买江带上一床被子、几件衣服和一把铁锹,把他送到修渠工地,张买江成了红旗渠工地年龄最小的建设者。

13岁的张买江瘦小体弱,开始时,他帮大人背钢钎,把用秃的铁钻收集起来到铁匠炉上磨尖钻头,再背到工地让大家使用,每天要走七八十里路,在各工地之间穿梭奔波。

后来,张买江暗中观察,竟然自学了点炮技术,他注意到,一般每人每次点两到三个炮,点炮时要等一个炮响了以后再点下一个,他想了个办法,把捻子做成不同长度的,“买江点炮法”一炮而红,最多的时候,他一个人可以在20分钟内放72炮。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0)

悬崖点炮

再后来,张买江学会了石匠、铁匠、木匠技术,成了民工中的技术骨干……红旗渠修建10年,张买江在工地干了9年,他说,父亲去世了,全家只有他一人修渠,他只能拼命干,他在红旗渠边一点点长大,也见证了红旗渠的一点点成长。

“崖当房,石当床,虎口崖下度时光。”张买江说,这几个字浓缩了修渠的艰难,没有住的,民工们在悬崖下铺上被子睡觉;粮食不够吃,就吃山上的野菜,甚至吃树皮充饥;火药不够,就用一半火药掺上牛粪、人粪自治火药;民工们每天天不亮开工,星星出来才在山崖边休息。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1)

住在山崖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2)

双手扶钳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3)

劈山凿石

第一担水送给母亲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终于完成通水,这一天被命名为红旗渠通水纪念日,1966年4月,红旗渠三条干渠全面竣工,干渠修到了张买江家的南山村,4月17日这一天,红旗渠建设劳模大会隆重举行,张买江被评为红旗渠建设特等劳动模范。

参加完劳模大会,张买江从村子里的池塘中挑了村中的第一担渠水,“很多村民围在池塘边,没有不哭的,修渠的过程太难了。”张买江挑着两担水往家走,这样的一幕被当年的记者拍摄下来,成为张买江最珍贵的记忆。

5年几乎没有见面,张买江的母亲苍老了很多,“我进门就喊‘娘,我把水带回来了!’我母亲的泪水夺眶而出。”张买江说,当天,母亲坐在池塘边看着渠水哗哗地流进池塘里,整整看了一夜。

第二天,张买江的母亲提着一小桶水去了丈夫的坟上,哭着念叨,“孩儿他爹,你放心吧,漳河水流过来了!”

1970年,红旗渠基础工程基本完工,据红旗渠志记载,十年工程期间,有81位林县村民牺牲,最大的60岁,最小的17岁,许多人连一张照片都没有留下。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县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县里陆续建起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基地,林县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生活好了以后,张买江搬到林县县城居住,他想把母亲接到身边一起生活,但都被母亲拒绝了,母亲直到去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家乡。

1976年,张买江到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工作,直到2009年退休,退休后,他成为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编外教师”,如今,73岁的张买江依然在干部学院“授课”,讲述红旗渠的故事,他住在学院,每周回家一次,但只要有讲课任务,他会推掉所有的事情,他说,只要有人想听,他会一直讲。

一家三代的坚守

父亲在修渠中牺牲,自己修渠9年,张买江又把护渠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儿子。

今年48岁的张学义是张买江唯一的儿子,1988年,张学义参加工作后被安排到红旗渠青年洞景区管理处,2008年,张学义被调到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合涧渠管所,至今依然是一名“护渠人”。

红旗渠修渠英雄故事简短(最小修渠人讲述红旗渠的故事)(14)

张学义

合涧渠管所位于林州市区东南20多公里,所内20多名“护渠人”管辖的渠线长50多公里,升旗、巡渠、清草、淤积、修闸、排险……“护渠人”住在渠管所里,和家人聚少离多,汛期时,守护红旗渠的任务更加艰巨,下雨天大家往室内跑,“护渠人”却要往渠边跑。

在张学义的记忆中,2016年的特大山洪是他工作中最惊险的一次。

2016年7月19日,林州已经下了三天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暴雨中,张学义带着所里同事们沿着50多公里长的渠道排查险情,当天19:00多,张学义接到险情通知,红英南分干渠因山体滑坡,渠道被堵住了。

“水渠下方住着1000多个村民,如果渠道不能及时疏通,洪水冲到山下,会给村民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张学义第一时间调动挖掘设备,和护渠员一起奔赴险情现场,山洪冲毁了道路,看不清前方究竟是路还是坑,张学义和同事一路艰难地到达被堵住的渠道现场时已经是深夜。

水渠被堵严重,险情危机,深夜施工又困难重重,护渠人和相关部门的工人打着手电,在暴雨中抢险了6个小时,凌晨6点,渠道终于疏通,山下村民的危险解除了。

作为一名“护渠人”,张学义知道身上的责任,“父亲常和我说,他们那一代把渠修好了,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看好渠,护好渠。”张学义说,他从小就听父亲讲述红旗渠的故事,守护红旗渠不仅是他的工作,更是父辈传承的责任。

来源:津云新闻记者劳韵霏 陈庆璞 发自林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