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

戴了近20年的近视眼镜,今天去配眼镜,恍然大悟,后悔晚知道。过程的曲折叙述下,希望给各位戴眼镜,特别是近视朋友有所借鉴,毕竟眼睛是我们看世界的窗户,一定要重视,不然真是要后悔。

目前戴的这副眼镜已经估计有5、6年时间(一副眼镜该戴多久?),左眼475度,右眼425度。

因为近一年,在和家里小朋友扮演角色游戏中总是不断被击中,左边框架已经断裂好几次,502发挥了作用,勉强撑到现在。不幸的是,在今天上午的战斗中,右侧框架再次被击中,经过包扎处理,效果甚差(断裂位置很窄),基本宣布了这副眼镜寿终正寝。所以有了下面配眼镜的经历,过程收获很多,觉得有用,所以写出来分享,不对的地方,多包涵。

上午11:00点,去了小区外面二楼一个眼镜店,居然店面正在搬迁,打听搬到对面附近,于是赶到那里,果然门面还在整理,货架也空空。进店后老板热情接待介绍,其实这个店之前已经来过两次,这次来是决心要换了。然后开始了系列检测和选择之中,几轮下来,也受制于目前眼镜现状,就先定了,选了副国产镜片,钛合金半框架的架子,价格750元,中午12:40,家里催吃饭,给老板付了款,说下午去取,然后回家了。

到家之后心里一直不踏实,给左眼加25度到底合适不?右眼的散光是否要加?是否店家把该注意的地方都给我专业的解释到位了,有无漏项?防蓝光到底有必要没?到底选择国产的还是进口的好些?等等,我感觉可能又犯了急于的草率的决定,但是我这人有个好处,就是知道有问题了,肯定会及时确认、挽救------,但劳民伤财啊,大费周折!!!

于是赶紧吃完饭,在点评网上搜索其他眼镜店,我必须要再次确认下之前的决定是否是最正确的。人到中年,不像小伙子,还是注意下吧,毕竟身体用的东西。看了网友评价,选定一家,半小时后出发了。

挺顺利,驱车约10分钟就到了,然后进店,老板情绪稳定,听说我要验光,说不要钱,免费给我检测,然后就开始了如下流程:

第一步:基本检测

1、首先老板用电脑验光仪测了视力,约在右眼425度,左眼475度,基本和目前一致;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1)

电脑验光仪

2、然后测了下目前眼镜度数也基本与这个度数吻合;

3、然后开始做雾视 3-5分钟,为下一步散光测试做准备;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2)

综合验光仪

4、接着开始做散光轴位和度数初步检测,就是看一个时钟一样的散光盘;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3)

散光盘

5、然后做红绿平衡测试 ,以确认视力处于最佳矫正视力状态;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4)

红绿平衡测试

6、然后做交叉圆柱镜测试;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5)

7、然后做第二次红绿平衡 测试,同5;

8、确认度数后,然后利用插片眼镜架试戴调整度数到合适为准;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6)

插片镜

9、测量瞳距,为镜片打磨安装做准备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7)

第二步:镜片和镜架选择

1、镜片选择

这次认真听了并咨询了老板关于国产和进口镜片介绍,最终选择不防蓝光的进口蔡司镜片。双方讨论后,主要的观点如下:

不选择防蓝光镜片:理由,本人不是编程人员,虽长期坐办公室,但不是一直盯电脑,虽说也有中度手机使用习惯,但核实了手机本身可以打开护眼,即防蓝光模式;加之防蓝光眼镜本身看东西有种淡色的黄底,视觉影像不好,综上不考虑蓝光镜片;

但如果是长期盯电脑的,比如编程人员还是建议用蓝光眼镜。不过最好用进口的防蓝光,国产毕竟还是有较大差距,稍微质量不过过关的防蓝光是傻瓜式的,就是把不管好、坏蓝光一起反射回去了(蓝光也有好坏之分哦,自查下),好一点的比如进口的镜片这方面做的不错,能把有益蓝光通过,有害的反射回去。

不选择国产镜片:理由,主要还是相似参数的性价比对比。关键参数:折射率、阿贝系数、以及材料及工艺水准。

(1)折射率:折射率越高,镜片的边缘厚度越薄,这个问题不用想,谁都愿意用薄的。

(2)阿贝系数:阿贝数越高,色散越小,视觉效果就越清晰明亮,这个也不用想,高点就好。

(3)材料及工艺:毫无疑问,提到镜片品牌,行业内基本都认德国、日本,在这个单项上他们依然是世界顶级水准。特别是在镜片抗沾水,抗污能力,抗耐划,防反光能力等方面,国内的品牌很难做到这个程度。

2、镜框选择

这个就没有明确说法,千人千面,根据个人喜好,结合自己职业需要,花花绿绿的、成熟稳重的、运动的等等都可以,毕竟一个人都可以拥有多副眼镜。

我的选择是,主要考虑轻便一点、商务稳重一些(因为自己经常出差见客户),但也不要那种金丝眼镜式的,太老气,七老八十再说吧,所以选定了钛合金、灰黑色全包细丝架镜框(如下图1),店老板说这个适合我,不老气,也不轻浮,挺稳的,镜框大小选择尺寸51,和脸型匹配就好,而且太大后会导致镜片也大,像500度左右的镜片边缘本身就厚,到时会包不住厚度更难看。

之前大学毕业后一直用那种黑色塑料厚重全包框架的(如下图2),不适合目前的年龄和职业需要,但第一家店家推荐的半框样式,后觉得因为镜片太厚下半部分包不住,影响美观,且如果摔地上,容易碰到下端无保护地方,所以折中了下,选择如下图1。有时候换一个眼镜带来的气场和形象还真不一样,大家需要结合自己目前情况好好选择下,俗话说人靠精装,呵呵。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8)

图1-新眼镜镜框

戴了30年眼镜(戴了20年眼镜愧对眼睛20年)(9)

图2-目前戴的镜框

综上因素,结合我目前的近视度数和工作性质,最终选择:尽量轻薄折射率选在1.6,透光清晰明亮阿贝系数选在40以上,不含防蓝光。对比第二家店的国产和进口蔡司镜片差别在300元左右,所以毫不犹豫选择进口蔡司。

最终价格:镜片 镜架,750RMB。这个价格怎么样?比起第一家的国产镜片,同样的750元,但质感和佩戴效果肯定上一个档次。同时也反应第一家价格高的离谱,也许是行业都这样,又或者遇到我这个小白吧,不过还好最终还是找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结果!

总结下:今天一共去了两家眼镜店。

第一家,检测项目少了上面说的3、6、7项,其中第3项的连仪器都没有,就只用哪个手动加减镜片的眼镜在哪里让我不断试(这个后来通过第二个眼镜店得知,是非常原始的方式,现在基本不用了,都有更好的仪器了),然后判断出让我左眼加25度,右眼散光50度未处理。

第二家,上面所有检测都有,而且还有国家专业的验光从业证书,他建议左眼不加度数,让我保持原来的475度,右眼度数也保持425度,只是根据目前情况加了右眼50度散光,因为散光不处理,更容易视疲劳,然后影响视力,恶性循环,这个划重点,有散光的朋友,务必注意!!!加上后其实对近视度数没什么影响,不用担心。

更意外的是,第二家店用的是进口蔡司1.6A镜片价格居然一样,我的天啊,一副1千不到的眼镜,利润该有多少? 至少几百吧。街边小店不仅缺乏专业,价格还奇高!

不专业的店子多可怕,其中第二家店在测量瞳距的时候还告诉我,结合目前测量我眼睛情况对比我目前戴的这个眼镜,基本确定之前镜片没加散光处理,只是简单通过单方面增加近视度数来达到生硬矫正散光的效果,这是欠缺专业评估后草率给我配的,也就是说在这5年多时间里,硬生生让我的眼睛去适应了这付不匹配的眼镜!你说这个多可怕?我也感觉我当时度数肯定没这么多,怎么都30多岁了,度数还在涨,不是说成年后一般变化很小么?都怪自己不思考,不重视,意识不到位!

当然,当时的医疗和专业环境估计没现在高,加之我随便找了一个街边店就配,所以意识多重要!专业多重要!特别对于自己身体用的东西更要万分注意和谨慎,那可不是随便买双鞋大了还可以凑合的。眼镜的度数大了可是会影响一辈子,特别到了上年纪,有老花了就会体现更明显,所以一定要重视这个配眼镜的小细节。

怎么选择眼镜店

一定去正规眼科医院,或者连锁口碑品牌店,去之前先在手机点评上查下,我就是这样找到的第二家;一定要有专业的资格从业证书,然后检测项目和流程基本要有上述我写的哪些( 中间可能顺序有调整)。

少去哪种大超市通道旁、流量高的店子,这种店基本是做流量,做一个坏一个都不怕,因为他有不断的流量;反而是哪种位置不怎么好的,完全要靠口碑和回头客的店子更好,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我找的第二家就是位置比较偏,在写字楼的10楼。

此外今天与第二个店家聊天也说道, 目前小孩几岁的也要定期去专业眼科医院做检测,不管是遗传,还是用眼不当等造成有眼轴发育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提早应对调整。通过现代医学检测评估,得近视的概率是可以提前发现的,然后合理调节可避免近视,或者减少度数,特别现在电子产品盛行,用眼不当,家长们更要注意!

好了内容有点多,有点凌乱,太久没写了,只是觉得这个很重要,很多人都会遇到,希望提醒大家一定重视自身用的东西。希望大家点赞支持,写下你的感受和经历,欢迎一起讨论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