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忘录里可以写什么(备忘录里写了9个)
陕西平利县,17岁的高三女生小妮(化名)在午间离校后失踪。
平利县公安局出具的接处警登记表显示,离校当日,小妮独自前往镇里的老房子,打开天然气自杀,现已排除他杀可能,家属对死亡原因无异议。
小妮的母亲胡女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但女儿离校长达10小时,班主任和校方并未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导致小妮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
胡女士曾多次申诉举报。平利县纪委牵头县政府办、教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调查,并出具了一份“调查处置及反馈意见”,指出学校存在管理有关制度不到位等情况。
11月5日,平利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此前已对涉事学校和教师做出过处理。“如家属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建议走司法途径解决”。
新京报记者进一步询问具体的处理结果,上述负责人并未在电话中给予回复。
平利县中学。
高三女生午间离校后自杀身亡
胡女士一家居住在陕西省平利县,女儿小妮今年17岁,是平利县中学高三学生。
“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学生白天上课都不回家。平时女儿都是早上6点多出门,下晚自习后我再去接她回家。”胡女士回忆,4月21日晚10点半左右,她和往常一样去学校,在门口等了许久也没有发现小妮。
胡女士称,当晚她骑着电动车在县城里找人,同时也在联系小妮的班主任,但对方一直没有接电话或回复微信消息。直到次日凌晨,女儿的同学在微信群里告诉她,小妮下午并没有上课。
22日5时许,胡女士再次前往学校要求调取监控,发现小妮在21日午间已离开学校。胡女士提到,当时她拨打了110报警,警察调取监控进行搜寻,得知小妮当日午间乘坐公交车,前往平利县长安镇。
长安镇是胡女士的老家。她赶到家中老宅发现,屋里充斥着煤气味道,小妮已经死亡。“22日上午11点左右,医生赶来现场,说从脸上尸斑来判断她已经走了三四个小时,后来法医来判断说走了五个小时。”胡女士说。
平利县公安局出具的接处警登记表显示,小妮当时独自前往长安镇老房子,打开天然气自杀,县公安局技术人员对现场及尸体鉴定,排除他杀可能,家属对死亡原因无异议。
平利县公安局出具的接处警登记表。受访者供图
备忘录里写了9个“对不起”
对于女儿自杀的原因,胡女士至今没想明白。
小妮和父母自2009年搬到县城居住,爷爷奶奶在几年前去世,老房子里已经不住人,只是因小妮父亲喜欢农村生活,会偶尔回到这里,因此屋里安装了天然气。
胡女士查看小妮自杀的房间时,发现她曾将爸爸的衣物叠放整齐,还翻看了一本老相册。
警方接警记录提到:小妮自杀系因“对模拟考试成绩不理想产生厌生情绪”。胡女士回忆,4月19日,模拟考试成绩排名出来后,小妮的班级排名出现退步,她还曾带着女儿出门春游,给她放松心情。
“我当时告诉她,不要纠结,这次没考好不要紧,下次考好一点就行了,我们一起努力”。胡女士说,小妮从小内向不爱说话,“性格有点好强,追求完美”,也很在乎别人的评价。
小妮的梦想是考上西北大学,读法律系。高二的时候,她在墙上刻了字,写着:“西北大学”。胡女士表示,虽然女儿目前的成绩和西北大学往年分数线有一点差距,但她学习很用功,总是晚上写作业到凌晨一两点。
事发当天,女儿上学时,胡女士也没有发现明显异常。“那天早上下雨,她跟我说晚上要是下雨,让我不用接她,自己打个车就能回来了”。
之后有同学告诉胡女士,当日小妮离开学校前,在课桌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4个“对不起”,旁边画了一个人拉着一个小孩。小妮的手机备忘录里,写了9个“对不起”,时间显示为4月21日12时24分。
“实名检举控告反馈情况记录单”。受访者供图
县教体局:已对相关教师和学校作出处理
事发至今已有5个多月,胡女士曾多次去相关部门申诉举报。
胡女士表示,女儿午间从学校小门离开,期间并无工作人员阻拦;女儿当日离开学校长达10小时,但班主任和校方并未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导致小妮错过了最佳的救援时机。因此学校和班主任存在过错。“如果我及时找到了孩子,她也不可能自杀”。
她认为学校存在管理责任,应该公开道歉。
接到举报后,平利县纪委牵头县政府办、教科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在9月15日向胡女士反馈了调查情况,并向她出示了一份“实名检举控告反馈情况记录单”。
上述材料显示,此事的“调查处置和反馈结果”为:平利县中学执行校园管理有关制度不到位,对学校制定的“严守一个校门,其他出入口均实行全封闭管理”“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制度”“缺勤学生登记追踪制度”“班级学生巡查制度”没有严格落实,高三班主任发现小妮缺课,却没有按规定向学生家长反馈和向学校报告,造成不良影响。
6日下午,平利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上述事件发生后,县委、县政府、县纪委对涉事学校和班主任均做出了处理决定,处理结果已向家属公布。此外,所在地镇政府对此事做了司法调解,当时学校从人道主义角度还对家属进行了补偿,“4月25号就已经调解结束了。”
新京报记者进一步询问具体的处理结果,上述负责人并未在电话中给予回复。他表示,家属如对处理结果有异议,建议走司法途径解决。
专家:父母和学校应密切关注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宗春山认为,14岁以上的青少年处于自杀的高危期,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面对压力和挫折应对经验不足,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
“部分青少若患有抑郁症,或者遭遇欺凌事件、不公平待遇等,可能会出现极端行为。”宗春山表示,有的学生对考试存在认知偏差,比如认为“高考失败就是人生失败”,也可能导致极端情绪。早期生活经历遭受创伤或者生活中情感支持不够也会诱发自杀。
宗春山认为,父母应密切关注青少年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及时采取措施,千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尤其需要注意那些在青春期时,性格比较封闭,缺少朋友,不善于沟通的孩子。
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异常行为,比如拒绝与他人交往、销毁自己的物品、离家出走或自伤自残等情况,应该及时拨打心理咨询热线,求助心理专家或医生,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帮助。“实际案例中,一些孩子的自伤和异常行为被忽视,容易导致自杀发生。”
宗春山还提到,学校方面,也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危机干预机制,并予以落实。比如配备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将同学间的危机发现、报告纳入危机干预的整体机制。“及时帮助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寻找到生存下去的希望和力量。”
新京报记者 张熙庭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薛京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