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物的管理制度是什么(出版物历史类差错及防范对策)
编辑必须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对待书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我国出版物的管理制度是什么?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出版物的管理制度是什么
编辑必须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对待书稿
编辑要有充分的职业自豪感,以及为书稿把好质量关的使命感、责任感
当前,图书、期刊中的历史类知识性差错比较常见。究其原因,首先是作者写作时只凭自己的印象就写出来,之后也不查证核实;引用文献时,抄写原文不认真,或理解错文献的意思。其次,编辑在审读书稿时,对历史类知识性差错敏感度不够,很多情况下看不出来书稿有错,这可能是由于编辑的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又无查证的意识;或者是编辑盲从轻信作者,不去查证。这些都会导致作者的错误在编辑过程中得不到纠正。
下面,笔者将这些知识性差错分为几种,分类列举(括号内为正确内容):
表现:官职、人名易出错
官职名错误。步军(兵)校尉阮籍、西州都护(督)唐休璟、度支(支度)使薛克构、殿前都虞侯(候)范廷召、陕甘(山陕)总督莫洛、步兵(军)统领托合齐、殿前左一点检(检点)林凤祥、试用县主薄(簿)吴煜、安徽督军(都督)柏文蔚。
史实错误。一书中写道,陈友谅攻占了南昌。误,西吴军在朱文正、邓愈等人的指挥下坚守城池,陈友谅未能攻克。又写道,户部郎中刘九皋给朱元璋上了封奏折。误,奏折之名最早出现于清代顺治朝,明代无奏折这种称呼。又写道,努尔哈赤于1625年迁都沈阳,改名为盛京。误,努尔哈赤迁都不假,但盛京之名为1634年皇太极所改。又写道,吴三桂杀了从缅甸渡海而来的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误,缅甸与云南陆地接壤,从缅甸到云南是不需要渡海的。又写道,新登基的乾隆帝任命两广总督鄂尔泰重新调查某事。误,当时鄂尔泰在中央任职,并未担任两广总督,此人实为鄂弥达。一书中写道,明清松锦决战,辽东巡抚邱民仰被俘后得到清军的宽恕。误,实是邱民仰被俘后坚决不降,被清军杀害。
人名错误。颖(颍)考叔、曹父(交)、蠃(嬴)政、刘印(卬)、田纷(蚡)、儿(兒)宽、主父郾(偃)、陈藩(蕃)、崔实(寔)、荀或(彧)、夏侯敦(惇)、柯(轲)比能、温桥(峤)、符(苻)坚、姚弘(泓)、拓拔(跋)珪、王玄莫(谟)、杜(社)仑、徐园(圆)朗、张柬芝(之)、王之焕(涣)、李沁(泌)、浑碱(瑊)、任环(寰)、孟知详(祥)、 赵在理(礼)、李杭(沆)、郭茂清(倩)、陈谊(宜)中、李廷(庭)芝、谢访(枋)得、完颜承辉(晖)、杨维(惟)中、扩廓贴(帖)木儿、李景龙(隆)、方孝儒(孺)、杨琏(涟)。
书名错误。《三材(才)图会》《怡志棠(堂)诗文集》《南雪(雷)文约》《兵境(镜)类编》《魏郑公练(谏)录》《伯(柏)枧山房诗文集》《凤台祇(祗)谒笔记》《读史方兴(舆)纪要》《殿(段)氏说文注》。
地名错误(主要是清代地名)。直隶尉(蔚)州、直隶漆(滦)州、直隶嵩(藁)城县、直隶井径(陉)县、直隶清风(丰)县、山东济宁洲(州)、山东吕(莒)州、山东荷(菏)泽县、山西沂(忻)州、山西洚(绛)州、山西苛(岢)岚州、陕(山)西平陆县、陕西盛(咸)宁县、甘肃西河(和)县、甘肃泰(秦)安县、河南雎(睢)州、河南沁(泌)阳县等。
图像错误。有相当多的书内插图甚至封面的图像出现过错误。就笔者所见,有将荀子当成孟子的,有将曾国藩当成李鸿章的,有将梁启超当成康有为的,有将马歇尔当成史迪威的,有将傅雷与梁漱溟搞颠倒的,有将北洋水师的经远舰当成致远舰的。
此外,年号的公元纪年及人物生卒年月也容易出错。
防范:勤于动手查证
以上列举的事例,分别出自已经出版的图书、期刊论文与编校的书稿等。为了减少此类差错,编辑必须以“怀疑一切”的态度对待书稿,不能放过任何知识点。编辑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扩充知识面,这样才能敏锐地发现书中的错误;如果编辑暂时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必须勤于动手查证。
查证知识点,编辑可以利用各类工具书(如《辞海》《中国历史大辞典》《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外历史年表》等)与学术专著。为了节省编辑的时间成本,笔者建议首先利用互联网查找。当今是互联网时代,编辑要有熟练掌握在网上检索信息的能力,相较于查找纸书,这样可以做得更好更快。网上的检索工具以读秀的功能最强,将需要查找的知识点输入到知识搜索,即可查到该知识点的大量相关文献。编辑还可通过超星图书馆、新浪爱问共享资料、新浪微盘、百度网盘等下载专业书籍;下载电子书的搜索引擎主要有呆木瓜、西林街等网站。论文类绝大部分可以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万方等网站下载进行查证;此外,也可利用豆丁网、道客巴巴等网站查询论文。
有些知识性差错隐藏得很深,多见于作者为论述某种观点而引用的一些小人物事迹、小事件等,笔者暂且将其称为“隐性知识性差错”。这类差错表面上看合乎逻辑,但编辑一定不要麻痹与偷懒,如果对文中所提到的人或事没有十足的把握,应顺藤摸瓜,核查引文,一旦接触到作者所引用的原始文献,错误就无所遁形了。这个过程就像破案一样。关于引文的核查,手段也不外乎上面提到的那些。笔者于此略举几例查引文发现的谬误:
一书稿,书中某处写了清代9起发生于苏州的刑事案件。笔者查找其引用的《刑案汇览三编》,这才发现作者理解错误——其将有“苏抚咨、苏抚题”字样的案件全部当成发生在苏州的;另一处,作者叙述了“清代”的一起刑事案件。经查证其史料来源《资治新书初集》发现,该案系文翔凤所判,文翔凤当地方官系晚明之事,这个案例其实是明代的;在另一处刑事案件的描写中,作者将其定性为发生在农村的,但经过查证相关档案发现案件发生地是在县城东街。还有两起刑事案件,作者将其定性为发生在留守妇女家的,但经过查证相关档案发现受害者家庭的男性家长均未长期在外。又一处,作者阐述清代养老问题,作者用了一个丁贞女的事例。笔者查证《池北偶谈》,根据丁贞女晚年所嫁之人(黄图安)的生活年代,可确定其赡养母亲的事迹发生在明末。又一处,作者引用了两条“清代”的家训,但查证陈宏谋编纂的《五种遗规》,这两条家训的作者吕得胜、吕坤均为明代人。又一处,作者写了多个“清代”的孝子事迹,但查证作者所引的地方志,发现其中有三人并非清代人。又一处,作者描述了清代江西某地矿山工人的生活状况,但经核查所引史料,该史料实为20世纪30年代黄伯逵的调查报告,而且该金属矿藏虽系清末发现,但大规模开采已是民国时期的事情了。
总之,编辑既要博览群书,又要勤于动手,心中要有“不懂就查”的观念,并且要敢于质疑、勤于质疑。更重要的是,编辑要有充分的职业自豪感,以及为书稿把好质量关的使命感、责任感,认真处理书稿,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书中的历史类知识性差错,为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胡宝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