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金屋藏娇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要留恋金屋藏娇

是金屋藏娇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要留恋金屋藏娇(1)

文:木木(读史专栏作家)

现在流行傻白甜配霸道总裁,多少美女幻想着被霸道总裁金屋藏娇,可是所谓的金屋藏娇,从一开始,不过是被编排、被导演的一出戏而已,如何能当得了真,被金屋藏娇的阿娇,下场何其凄惨。

金屋藏娇的典故来源于一个故事:

有一天,馆陶公主带着女儿陈阿娇,去王美人宫中做客。

馆陶公主逗弄小娃娃、侄儿刘彻说:“你想不想娶个好媳妇呀?”

刘彻不懂什么事娶媳妇,但是既然姑母问话,那是一定要回答的,所以很干脆地点头:“想!”

馆陶公主就指着身旁的侍女们,挨个地问刘彻:“娶这个好不好?娶那个好不好?”

刘彻一直连连摇头:“这些都不好,我一个都不想要。”

最后,馆陶公主将陈阿娇推到了刘彻的面前,笑着说:“那姑妈家的阿娇表姐给你做媳妇好吗?”

刘彻喜笑颜开,乐不可支:“好啊,好啊,阿娇表姐最好看了,如果能娶了阿娇表姐做媳妇,我就盖一座黄金的漂亮宫殿给她住!”

——“若得阿娇为妇,当筑黄金屋贮之!”

你们相信五六岁的小娃娃能有这样的“宏大志向”吗?

反正我是不信的,但是没关系,馆陶公主和阿娇相信就行了。

是金屋藏娇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要留恋金屋藏娇(2)

当时的大背景是:

刘启最宠爱的栗姬第一个为刘启生下了儿子刘荣,因为皇后小薄氏一直没有生育,刘启没有嫡子,就将庶长子刘荣立为太子。

在栗姬的继续“努力”下,皇后小薄氏被废,皇后之位空悬,栗姬志在必得,其他有子的后宫嫔妃大都认命,但是有了刘彻的王美人不会,她一向是与命运抗争的。

刘启长姐、窦太后的亲生女儿、能当弟弟汉景帝后宫一半的家的馆陶公主为了巩固自身荣宠,主动向栗姬提亲:想把阿娇嫁给太子刘荣。

结果碰了一鼻子灰,栗姬拒绝了,馆陶公主气愤之时向王美人吐槽,善解人意、贤良淑德的王美人劝馆陶公主不要生气,这一劝,达到了两个效果:

1.馆陶公主不只是生气,简直是痛恨栗姬了,说什么都要阻止她当皇后;

2.馆陶公主愿意把阿娇交给刘彻,王美人欣然接受;

3.馆陶公主和王美人达成共识:为了阿娇的幸福和尊荣,刘彻不能只是个亲王。

接下来,馆陶公主和王美人联手,一个天天在刘启跟前说栗姬坏话,一个暗示朝中大臣“帮”栗姬催刘启立后,双管齐下,加上栗姬自己扬言以后绝不会善待刘启的嫔妃和庶子们,刘启终于废掉了太子刘荣,改立刘彻为太子,并在此之前,立了王美人为皇后,栗姬活活气死,不久刘荣也被诬陷下狱,自尽了。

可以说,刘彻能够在刘启众多皇子之中脱颖而出,全靠有王皇后这么一个聪明、会做人的娘。

而王皇后就算她再怎么聪明会做人,如果不是遇上急于把女儿嫁给太子的馆陶公主,遇到愚蠢、没有政治头脑的、拒绝了馆陶公主的栗姬,她也难以达成心愿。

所以,是馆陶公主和陈阿娇成全了刘彻!

订婚时,刘彻才六岁,陈阿娇应该是年纪与刘荣相仿,就算小,也小不了几岁,所以她应该是比刘彻大八岁左右。

倘若不是编排出了金屋藏娇这么一出精彩的戏码,单单是刘启那里,就过不了关。

当时刘启不同意给这么年幼的刘彻订婚,更不同意订婚对象是外甥女阿娇,因为阿娇大刘彻太多了,这部合适,未来的天子怎么能有一个比他大那么多的姐姐皇后。

金屋藏娇一演,刘启也相信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也就同意了婚事。

这样玄虚的年龄差距,是有些委屈了刘彻,但是王皇后太清楚馆陶公主的能量,所以婚约是一定、必须得履行的。

但是古代男子二十行冠礼、女子十五则及笄,就算是到了最佳的适婚年龄了,如今的局面是陈阿娇早已及笄,而刘彻行冠礼却还很早,如何成婚?

天子之家就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我们无从查到陈阿娇是哪一年嫁给了刘晨成为太子妃的,但是小小年纪的刘彻娶了表姐陈阿娇却是事实,而且刘彻对这位大姐姐还挺好、挺听话的,至少小弟弟对大姐姐的依赖是有的。

是金屋藏娇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要留恋金屋藏娇(3)

不到十六岁的刘彻提前举行了冠礼,并且在冠礼后几天,刘启就病逝了,刘彻继位为汉武帝,阿娇做了皇后。

刘彻履行了当初的誓言,为阿娇盖起了黄金的宫殿,金屋藏娇的事实让新鲜出炉的皇后娘娘阿娇心里很是舒畅,本来就奢侈惯了的阿娇在后宫为所欲为、骄纵无度,除了外祖母窦太皇太后,后宫中人人都不敢惹她,都有些怕她,包括她的婆婆王太后。

但是,阿娇也有烦恼,她的烦恼就是一直没有怀孕,本来就不喜欢刘彻的窦老太太抓住这个把柄,说刘彻不能生育,要他立淮南王刘安为皇太叔。

这个居心太明显了。

刘彻才十八岁,怎么就断定人家不能生育了,他明明是被陈阿娇管制住了,除了阿娇不敢亲近别的女人;

退一万步讲,就算刘彻真的不能生育,那也可以从宗室之中过继一个小孩子养着,再立为太子啊,怎么就给找了做豆腐的大叔刘安呢?

刘彻和王太后慌了神,又得求助丈母娘馆陶公主,又是馆陶公主出面把窦老太太给劝住了。

不过,窦老太太这一招倒是帮了刘彻,他开始有借口接近别的女人了,为了子嗣,陈阿娇也无话可说。

这时,刘彻的大姐、王太后长女平阳公主及时为刘彻送来了歌伎卫子夫,刘彻在平阳公主府对卫子夫一见钟情,根本分不开,就把她带进了宫。

这下子醋坛子打翻了,陈阿娇大发雷霆:你背着我找女人也就算了,你还敢把一个低贱的歌伎带进宫来。

卫子夫被弃作宫役,馆陶公主兴师问罪,王太后一个劲道歉赔不是。

刘彻被王太后提点:对女人,尤其是馆陶公主和阿娇这样的女人,要哄,捡好听的说,有些事做在暗地里,不要拿到明面上来,还有,最最重要的是:刘家那些王爷们、窦家都不好惹,皇位就是个火药桶,谁坐上去了都不踏实,千万要稳住了,馆陶公主和阿娇就是帮咱们稳固皇位的,怎么能得罪?

刘彻彻底学乖了,把馆陶公主和阿娇甜言蜜语哄住,背地里将卫子夫藏在宫外庭苑中,然后卫子夫怀孕了。

这下子刘彻不能生育的说法不攻自破,但是另一方面,陈娇再次爆发了,馆陶公主气得想要杀了卫子夫,被刘彻藏在自己寝宫里下不了手,馆陶公主转而去杀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结果卫青跑了,后来还因祸得福升了官。

说到底,还是阿娇自己肚子不整齐,不能生孩子,馆陶公主和阿娇没办法,生生忍下这口气,到处撒钱求医问药,可是那么多的钱财撒了,阿娇还是没怀孕。

窦老太太死了,王太后和她的王氏外戚掌控了朝政,馆陶公主和阿娇彻底失去了利用价值:

曾经能在后宫当半个家、能够说服窦太后偏向谁不偏向谁,控制景帝刘启宠爱谁不宠爱谁的馆陶公主,成了昨日黄花,刘彻和王太后不会再对她言听计从、毕恭毕敬了;

而曾经在刘彻的后宫作威作福、谁都不敢惹的皇后陈阿娇自然也跟着掉价了。

以前是陈阿娇对刘彻大吼大叫,刘彻不敢吱声,如今是刘彻当面骂陈阿娇:你这么多年,连个孩子都生不出来,还嚷嚷什么?

陈阿娇连寻死的招数都用上了,没有用,刘彻已经长大了,不再依赖大姐姐了,甚至觉得大姐姐讨嫌了。

是金屋藏娇还是家丑不可外扬呢 不要留恋金屋藏娇(4)

伴随着馆陶公主和陈阿娇地位的急速下跌,卫子夫的娘家卫家地位节节升高,此消彼长,陈阿娇的心情越来越郁闷了,求医问药不行,她转而乞灵于巫术。

陈阿娇其实是个被宠坏了的、没什么心眼的娇气小姐,她想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借助神灵的力量挽回刘彻对她的爱情。

可是,这毕竟是宫中大忌,陈阿娇行事张狂惯了,压根不懂得掩饰,刘彻很快就知道了,他将这案子交给著名的酷吏张汤办理,而且下令要穷究到底:皇后宫中知情不知情的宦官宫女三百余人,一起被当街斩首,陈阿娇被废。

馆陶公主连忙进宫向自己一手扶立起来的皇帝侄儿下跪求饶,刘彻心软了:不追究姑妈一家,阿娇虽然不再是皇后,仍然享有和从前一样奢侈的物质待遇。

陈阿娇被废后,卫子夫在生了三个女儿之后,终于为刘彻生下了长子刘据,刘彻立了卫子夫为新皇后。

废居长门宫的陈阿娇还在痴心地盼望刘彻能够回心转意,当她听说刘彻欣赏蜀郡司马相如的文采,就拿出黄金百斤送给司马相如,请他为自己写下了凄恻动人的名作《长门赋》。

可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难诉!

《长门赋》也不起作用了,长门寂寞,陈阿娇度日如年,当她得知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后,绝望了,这时,又加上了母亲馆陶公主的死讯,她的心更是寒透了,死了。

金屋藏娇有什么可让人羡慕的,最后陈阿娇在冷清中死于长门宫,出于表姐弟的一点子情分,刘彻将废后陈阿娇以妃礼安葬于长安霸陵郎官亭东。

如果当初,娇娇年华时,陈阿娇不是跟刘彻订婚,而是嫁给刘家其他任何一个正当年的王爷,她的一生,一定会过得更加美满、幸福吧?

可惜,陈阿娇美女,只是给我们留下了金屋藏娇的千古名典和莫名其妙的《长门赋》,她自己,却是与幸福无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