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欢手下名将都有谁(一代枭雄高欢麾下的)
前一集说了高欢手下的“四大天王”以及“十三太保”中的前六位,下面接着讲。
第七位是“两次击败南朝战神陈庆之的男人”——尧雄。
尧雄本是北魏朝廷官员,年少时就勇猛刚毅,精于骑射,而且轻财重义,胸怀磊落,在当时知名度很高。
有一次他奉朝廷之命到并州出差,被大军阀尔朱荣看中,就把他留下,成了尔朱荣手下将领。
尔朱荣死后,尧雄转为尔朱兆部下。高欢反水尔朱家族,尔朱兆在广阿被高欢击败,尧雄钦佩高欢的为人,就率军投降了高欢。
高欢把他分配到“陆上猛虎”高敖曹手下当副将,随高敖曹南下,一举打败了割据荆州的贺拔胜、独孤信、杨忠等人,秋风扫落叶般地将他们统统赶去了南梁。
尧雄又和侯景联手,屡屡击败西魏对东魏的入侵,败在尧雄手下的西魏将领数不胜数。
高欢在沙苑之战惨败后,东魏境内很多州郡投降西魏,局势对东魏十分不利,高欢急命尧雄率军去收复失地。
尧雄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大破西魏大将怡峰、韦孝宽,又在一日之内攻取项城(今河南周口项城)、南顿(今河南周口商水)两城,生擒西魏两城守将,以一己之力遏制了西魏的东扩。
尧雄的高光时刻是在对南梁的作战中。公元535年,南梁名将陈庆之率军进攻东魏,尧雄率军迎战。
他先是在平乡(今河南项城西北)设伏,一举击败陈庆之的前锋部队,生擒南梁将领李洪芝、王当伯。
陈庆之听闻前锋全军覆没,十分惊诧,亲自率军来攻,尧雄出战。
他身先士卒,所向披靡,连受两处创伤,但士气更盛。最终,陈庆之不敌,抛弃辎重败走。
第二年,陈庆之又率军进攻东魏的南荆州(今湖北襄阳枣阳)。
高欢命尧雄前去增援,但尧雄认为∶“陈庆之善于用兵,我们去南荆州解围很容易中伏,不如去进攻白苟堆(今河南驻马店正阳),这是南梁的战略要地,但此时想必十分空虚,敌人知道我军进攻这里,一定会放弃南荆州!”高欢表示同意。
陈庆之听说东魏猛攻白苟城,果然被迫前来救援。陈庆之还没到,尧雄就已攻破城池,将守军全部俘虏,陈庆之只得再次铩羽而归。
此后,尧雄又击败南梁魏王元庆和的入侵,替高欢牢牢守住了东魏的西南边陲。
尧雄虽是武将,但性格忠厚,治理百姓注重诚信,为政宽仁,士兵和百姓都愿意为他效命。
他镇守边疆十年,功勋卓著,可惜四十四岁就英年早逝,河南一带的百姓一直很怀念他。
第八位是“啖猪肠小儿”——韩轨。
韩轨虽然被侯景蔑称为“啖猪肠小儿”,但其实还是一员很不错的将领。
他有个妹妹叫韩智晖,是高欢年轻时的初恋女友,不过因为高欢家里太穷,韩家看不上他,拒绝了他的提亲,把韩家妹妹嫁给了别人。
后来高欢发达了,正好韩家妹妹死了老公,高欢就开着豪车,送上鲜花钻戒,把韩家妹妹娶回了家。
但韩轨并不是靠裙带关系上位,他自幼有志向,操守德行都很不错,性格沉稳,喜怒不形于色。
高欢在尔朱集团有限公司当部门经理时,韩轨就是高欢手下的业务骨干。
高欢在信都起兵,韩轨积极支持,在广阿之战、韩陵之战中都有上佳表现。
高欢北上攻灭尔朱兆,他跟随窦泰急行军奇袭秀荣川,逼得尔朱兆上吊自杀。
高欢见他处事沉稳,命他任泰州刺史。泰州即今天山西运城永济,东西魏之间的兵家必争之地——蒲坂就在泰州境内,可见高欢对韩轨的信任。
韩轨在泰州不仅军事上镇守有方,而且民政上也颇有建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抚慰百姓,把泰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高欢打算把韩轨调回朝廷,消息一出,泰州百姓都极为不舍,有个叫田昭的串联全城百姓,上书挽留韩轨。
高欢就赐给泰州城百姓每人绢帛两匹,作为调离韩轨的交换,结果城中七千户百姓都推辞不受,还是乞求将韩轨留下。
高欢不禁赞叹连连,说:“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得人心的地方官!”于是就让韩轨继续留任泰州。
韩轨一生,立功无数,但从来不仗着自己是高欢大舅哥的身份作威作福,始终谦恭自守,后官拜北齐大司马,在追随高洋北击柔然的路上因病去世。
第九位是“神箭无双”——贺拔仁。
贺拔仁很早就追随在高欢左右,是高欢手下将领中箭法最好的。
高
欢在沙苑大战中惨败,大军溃退至蒲津浮桥,想退回河东。
此时西魏大将王罴已率军包抄到了蒲津,他派了一个全身重甲,手持巨棍的大力士守在桥头,东魏士兵冲上桥不是被他砸成肉泥,就是被他击落河中。
东魏军用箭射他,却无法射穿他的重甲,被他堵在桥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时身后西魏追兵越来越近,形势千钧一发之际,贺拔仁飞马赶到,一箭从大力士眼中射入,将他射死,这才使东魏大军渡过了浮桥。
西魏力人持大棒守河桥,衣甲厚,射之不入。贺拔仁候其面,射,一发毙之。——《北史·卷五十四·列传第四十二》
贺拔仁因为骁勇善战,北齐建立后官至右丞相、安定王,此后积极参与废黜高殷,拥立高演的“云龙门之变”,出了大力。
高演继位后,将贺拔仁封为太师,算是官至极品,死后谥号为“武”,也是武将中的最高等级。
第十位是“奇谋无功”——斛律羌举。
斛律羌举原为尔朱荣部将,后来追随尔朱兆。韩陵一战中,尔朱兆被高欢击败,斛律羌举便归降了高欢。
斛律羌举作战非常讲究谋略。公元537年,高欢率大军征讨关中,宇文泰率西魏全部主力在沙苑(今陕西渭南大荔西南,渭河以北、洛河以南)集结,跟高欢决一死战。
由于高欢兵力远在宇文泰之上,斛律羌举就对高欢建言:“宇文黑獭兵少粮绝,就像一条疯狗,十分急迫想与我军决战。而此处土地泥泞,不利于我军骑兵冲锋。我建议我们大军在这里与他相持,另派一支精锐直取咸阳。咸阳是西魏的根本,如今又是一座空城,定可不攻自破,宇文黑獭必然不战自败!”
从神武战于沙苑,羌举曰:“黑獭若欲固守,无粮援可恃。欲一死决,有同狾犬。且渭曲土泞,无所用力。若不与战,径趣咸阳,可不战而克。拔其根本,则黑獭之首,可悬军门。”——《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应该说这个建议完全符合《孙子兵法》“以正合,以奇胜”的精髓,是当时形势下最完美的作战方案。
可惜这时的高欢骄傲自满,根本不予采纳,最后在沙苑被宇文泰打得大败。
如果高欢采纳斛律羌举的建议,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面目了。
第十一位是“张飞再世、喝断河桥”的——万俟受若干。
万俟受若干是匈奴部落首领万俟普拨之子。
万俟普拨与高欢是忘年交的好友,原本在河西一带游牧。宇文泰割据关中以后,万俟普拨率领全族千里迢迢投奔了高欢。
高欢对万俟普拨非常尊敬,上马下马都亲自搀扶。万俟受若干见高欢对父亲如此尊重,大受感动,免冠跪拜,发誓愿意为高欢效死力以报大恩。
河桥之战时,宇文泰的西魏军一开始攻势极为猛烈,东魏军十分被动,各军都争相向河桥溃退,只有万俟受若干的部队始终顽强阻击,绝不后退,死守河桥。
万俟受若干见西魏军攻势如潮,便冲上前立马持槊,大吼:“万俟受若干在此,不怕死的就过来吧!”
他吼声如雷,分贝值爆表,黄河之水为之倒流。西魏军被他吼声震慑,一时大为恐惧,竟纷纷撤退。
东魏军这才转危为安,为后来转败为胜奠定了基础。
战后高欢听闻此事,十分赞叹,在此地筑城,取名为“回洛”,用以纪念万俟受若干的功绩。
河阴之战,诸军北渡桥,洛一军不动,谓西人曰:“万俟受洛干在此,能来可来也!”西人畏而去,神武名其所营为回洛。——《北史卷五十三·列传第四十一》
这应该就是后世罗贯中老先生写《三国演义》时,张飞喝断当阳桥的创作灵感来源吧。
第十二位是“战略高手”——潘乐。
潘乐原本和高欢都在河北叛军葛荣的部下,关系很好。
高欢鄙视葛荣只知道烧杀抢掠,政治上没有前途,就投奔了尔朱荣,并追随尔朱荣征讨葛荣叛军。
滏口之战前,高欢秘密找到潘乐,劝他投降,潘乐被高欢说动,果然在决战时临阵倒戈,对剿灭葛荣叛军起到了关键作用。
后来,高欢在信都起兵,潘乐积极响应,在广阿、韩陵之战中立有大功。
潘乐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将领,高欢曾经想撤掉东雍州(今山西运城新绛),潘乐极力反对,说:“东雍州东连太行,西控黄河,北接塞上,南抚龙门,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不能撤销。”
高欢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听从了。
邙山之战后,东魏险胜西魏,宇文泰亡命逃回关中。
高欢在追击和回师之间犹豫不决,就搞民主投票,赞成追击的将领站西边,赞成回师的站东边。
由于这一战太过惨烈,东魏将领兀自心有余悸,绝大部分人都站在了东边,希望回师,只有潘乐和刘丰两人站在西边,支持继续追击。
高欢理智上也觉得应该追击,但毕竟自己都刚刚从鬼门关里转回来,感情上还是下不了决心,就对潘乐和刘丰赞扬了一番,还是率军撤退了。
后来高欢每每想起此事,都捶胸顿足,后悔没有听从潘、刘二人的建议,导致西魏坐大,无法收拾。
高欢临终前,对潘乐的评语是:“潘乐是个有德行的人,性格和善、心地厚道,你们兄弟(指高澄、高洋等)应该会得到他的帮助。”
潘相乐今本作道人,心和厚,汝兄弟当得其力。——《北史·卷六·齐本纪上第六》
高欢死后,潘乐为高澄、高洋兄弟征战沙场,屡立大功,果然没有辜负高欢对他的期望。
第十三位是“精通韬略却时运不济”——刘丰。
刘丰是高欢好友灵州刺史曹泥的女婿,精通兵法,极有韬略,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名将。
宇文泰在关中崛起后,一心一意要拔掉高欢钉在关中的这根钉子,就率军全力攻打灵州。
刘丰协助岳父曹泥死守灵州,宇文泰久攻不克,又许诺加封刘丰为卫大将军,被刘丰严词拒绝。
宇文泰一时不能攻下灵州,只得退军。刘丰考虑到孤城终究难守,便和岳父率灵州数万户居民远道投奔了高欢。
邙山之战时,刘丰立功最多,战后,高欢握住刘丰的手一再表示感谢,赏赐也是最多的。
公元549年,西魏大将王思政进占颍川,高澄命高岳、慕容绍宗、刘丰率军夺回颍川。
王思政是当时一等一的战略高手,把高欢碰得头破血流甚至含恨而终的玉璧城就是他主持兴建的,守城绝对是一把好手。
当时东魏军起土山、挖地道、用火攻,百计攻城,都被王思政轻易化解。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刘丰提出建议,筑坝拦截洧(wěi)水,使洧水倒灌入颍川城,高岳、慕容绍宗都表示赞成。
东魏军立即开始实施水攻,果然奏效,颍川成了一片泽国,攻破只在旦夕之间。
当时慕容绍宗、刘丰乘船督战,不料水上突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刘丰的战船竟被狂风吹得飘向颍川城头。
王思政大喜,急命弓箭手放箭,一时箭如飞蝗,慕容绍宗当场被乱箭射死。
刘丰是在黄河边长大,水性颇佳,当即弃船想游回大营,不幸又被西魏军的长钩钩住,于是壮烈牺牲。
刘丰在高欢众将中威望很高,是公认的良将,可惜天妒英才,以这样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式死去,东魏朝野上下都深感惋惜。
以上,就是高欢手下的“四大天王”和“十三太保”的简略介绍。
当然,高欢手下还有很多不错的将领,尤其是高欢死后,东魏和北齐还涌现了段韶、斛律光、高长恭这样的天才名将,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赤勒悲歌》和《关陇长风》。
里面会有关于人物心路历程、人生命运的深刻描写,带您走进那段风起云涌、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壮阔历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