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经典心理学效应(学点心理学之锚定效应)

15种经典心理学效应(学点心理学之锚定效应)(1)

又是一个愉快的周末,百无聊赖的你打开购物网站。本来没想买什么,但一想到昨天同事小王又血拼了好几千,不由得看起羽绒服网店来,毕竟天越来越冷啦。打开品牌羽绒服店的网站,主页的款式都需要好几千,好在后面页面几款只要一千多,先选一款吧,毕竟还是挺实惠的。看着旁边写作业的儿子心情就很沮丧,昨天家长会别的同学考试都是九十几分,而自己的孩子才八十多点。当初为了让孩子到现在这个学校读书花了不少精力,想想还是值得的,毕竟去年这个学校出了几个清北毕业生。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做的每个决定似乎都是那么自然合理,其实这里面都反映着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现象——锚定效应。即我们在对一些我们不是很确定的事情做决策时很容易受一些特定的意识或情景影响,就像船把锚固定住一样,因为特定的参照物会影响我们的思绪进而左右我们的判断。比如同事的消费行为和金额会激发自己的消费欲望,哪怕消费行为不那么必要;同学的成绩表现会影响自己对小孩的期望值,而忽略小孩自身的一些特质;同样的因为出了清北生无形会加大我们对学校的好感,进而联想或暗示对自己小孩的好处。我们也可以将这种心理现象理解成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生活中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状况,我们大脑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筛选、甄别进而做出判断,好的参照物可以让我们迅速了解情形、规避风险、做出最合理的选择。因此锚定效应本身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它是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情况下的一种思维习惯。

现实中如果我们可以对碰到的情景做深入的分析,全面的判断会让我们找出更合理的参照,做出更正确的选择。比如静下心来分析自己的购物需求,而不是只看到同事的消费行为;多看看小孩的进步和长处,而不是只盯着别人小孩的分数。生活中很多商家都很善于利用客户的信息闭塞、营造不恰当的“锚定参照”来误导消费行为。比如高档商场的高标价让你无形提高购物预算、4S店先推荐高配置汽车抬升你的心理预期,乃至于传销组织的封闭洗脑,都是希望通过片面的灌输不合理锚定进而影响个人行为。对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多了解各类信息,综合分析自身情况,合理定位,最终做出最优选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