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用什么方法激励孩子听课呢(上课要认真等同于废话)
执笔:彩蛋爸爸
周末回家的时候,听到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小俊上三年级,成绩一般般,周日的傍晚,爸爸妈妈要带着小俊从农村老家回市里。这时候,老人就开始嘱咐了:“小俊啊,要好好学习啊,上课要认真啊……”
老人一通嘱咐,换来的是小俊的不耐烦。对于小俊来说,这些话,爷爷奶奶包括爸爸妈妈,每天都在说,实在没什么新意。
就在这时,邻居家一个5岁的小女孩问小俊:“小俊哥哥,什么叫上课要认真?”
小俊愣了一下,便将这个问题甩给老人:“你问我爷爷,他们老这么说,他们应该懂。”
老人笑着回答:“这上课要认真,就是要认真……嗯,就是,认真,你懂吗?”
小女孩摇摇头,又问:“怎样才算认真的?”
一下子,大人孩子都蒙了。
“上课要认真”等同于废话,换个说法,孩子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效率
“上课要认真”这句话,说实话,我们都是从小听到大的,真的是耳朵听得都要起茧子了。如今,我们也是用同样的话,不断对孩子说。
只是,儿时的我们,会将这句话当成“耳旁风”,那我们的孩子呢?其实,大多数孩子,还是当成耳旁风的。不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听话”。
让作为家长的你,现在说一说,“上课要认真”具体该如何认真呢?
认真,大而宽泛,这只是一个人整体的状态。有的孩子,在课堂上一句话不说,就端正地坐着,看着老师,听老师讲课。这也叫认真,但是,孩子的课堂效率,能达到多少呢?
想要让孩子提高课堂效率,不仅仅是要“认真”,更要“有高效正确的方法”。两者相结合,在给到孩子“能够落实”的建议,才能真正让孩子提升课堂效率。
所以,别再对孩子说“上课要认真”,而是将这短短的5个字,换成4句实用的话术。
第一句:老师讲话的时候,要看着老师的眼睛,听清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不少孩子上课的时候,就喜欢看看窗外的风景,研究老师的新发型,发现同学的新衣服新文具等等。
这一看,孩子就容易走神了。
让孩子不走神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老师讲话的时候,盯着老师的眼睛看。
盯着老师的眼睛看,孩子便不容易走神。眼睛专注了,耳朵便更容易专注。然后,再认真听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老师在课堂上说的话,很少有废话,都是一堂课、一个知识点、考试学习的重点。会听课的孩子,会抓住这些重点,而走神没听的孩子,有些重点就拉掉了,成绩的差距,就这么被拉开了。
一堂课,但凡孩子能够听清老师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那么,这堂课的效率,就至少能够达到60%了。
第二句:老师板书的时候,要看清老师写的每一个字。
老师讲话的时候,看老师,老师让看课本的时候,看课本,老师在板书的时候,那就一定要看老师板书的内容。因为,板书的内容如果不重要,老师就不会花力气写上去了。
而且,板书的内容,随时可能会被擦掉,被老师新的板书内容所替代。如果孩子没有认真看,那么,可能就看不到了,知识点也就错失了。
因此,一定要让孩子,看清老师板书的每一个字,抓住课堂的重点内容。
第三句:老师不讲话、不板书的时候,要抓紧时间,记笔记。
记笔记,该怎么记?
有的孩子,根本就不记,一学期结束,课本也是新的。这一类孩子,要么是天才,要么成绩一塌糊涂。
有的孩子,来不及记,自己记完了,老师刚刚讲了什么,也不知道。
关于孩子记笔记,要让孩子知道,应该是“插缝”记。在老师不讲话、不板书的时候,将重点内容,赶紧记上。
这样,即记了笔记,又没有错失重点教学内容。
第四句:老师提问,要积极配合。
有一次,彩蛋回来很生气,他说:“我全天下来,上课举手有十几次,但是,没有一个老师喊我回答,我再也不举手了!”
彩蛋妈妈是这么对他说的:“老师提问,你举手,你做得很棒啊!其实,举手有时候并不是为了一定要回答,而是为了让老师知道,哪些同学、有多少同学对这个问题,是会了的。”
所以,老师提问,如果孩子会,那一定要举手。这是孩子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对老师的一种配合。
此外,在课堂上发言,也有利于锻炼孩子的胆量、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对于孩子来说,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成长手段。
写给家长们:
将这4句话和孩子说一说,那么孩子就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该如何实现“认真听讲”,对于孩子而言,在学习这一块,提升便会更迅速。
同样的,放学回来之后,家长也不能问孩子:“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讲啊?”
这样的提问,自然也是无效的,孩子只会回答:“认真听讲了。”
家长想要检验孩子是否认真听讲,其实,是需要去关注细节。比如,让孩子讲一讲当天内容的一些重点,看一看孩子的笔记等等。
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也顺便可以问一下孩子,老师关于这个问题,是怎么讲的。
基本上,这些细节问题问下来,便知道孩子是否真的认真听讲了。对于不满意的部分,家长继续为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就可以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