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必看的好莱坞电影(半个好莱坞都集齐了)
说起今年大牌云集、最受期待的电影,韦斯·安德森的新片值得一个提名。
早在去年年初,片方就早早出放了预告片。
主演阵容包括本尼西奥(非常嫌疑犯)、艾德里安·布洛迪(钢琴家)、蒂尔达·斯文顿(本杰明·巴顿奇事)、“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三块广告牌)、“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蕾雅·赛杜(阿黛尔的生活)、爱德华·诺顿(搏击俱乐部)、西尔莎·罗南(伯德小姐)等等。
四十多位强大卡司的加持,堪称星光熠熠。
因为疫情原因反复跳票的它,终于来到了观众面前,
首映当天的媒体专场,几乎是开票的一瞬间,所有的座位就被一扫而空。
是的,阔别六年,这部年度最期待的大片终于来了——
法兰西特派导演: 韦斯·安德森
编剧: 韦斯·安德森 / 罗曼·科波拉 / 雨果·吉尼斯 / 詹森·舒瓦兹曼
主演: 本尼西奥·德尔·托罗 / 艾德里安·布洛迪 / 蒂尔达·斯文顿/ 蕾雅·赛杜 /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上映日期: 2021-07-12(戛纳电影节) / 2021-12-14(美国网络)
片长:108分钟
《法兰西特派》是韦斯·安德森执导的第10部影片,
“10”——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集大成的数字,它或许饱含着韦斯·安德森对自己以往作品总结性的表达。
就像他在采访中表示的那样,他将自己的灵魂注入到了里面。
这部影片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他作为一个美国人却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法国,深受法国电影及文化影响。
他把这部分经历带进这部影片,所以这是一个在法国生活的美国人的故事,
一封给20世纪一家美国报纸驻巴黎前哨战的记者们的情书。
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布达佩斯大饭店》的故事设定颇为相似,它依靠着一个具有时代烙印的行业,去怀念那个逝去的美好时代。
《布达佩斯大饭店》
《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安德森对小说家茨威格笔下的“昨日的世界”的致敬,
《法兰西特派》则是他对最喜爱的杂志——《纽约客》的一次致敬。
The New Yorker 1925年第一期封面
片名The French Dispatch是这个虚构的美国驻巴黎前哨战的报社的名字,它的原型就是《纽约客》杂志。
影片中的主编原型也是杂志的创办者——哈罗德·罗斯。
他领导《纽约客》成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的杂志之一,上面的报道准确、写作凝练,杂志风格高级且幽默。
海报上,杂志下面的英文Liberty暗示了本片的主题—— 新闻自由。
这份虚构杂志其总部设立在虚构的法国小镇Ennui-Sur-Blasé,聚焦文化、政治、美食等等领域,旨在为知识分子提供生活方式指导。
因出版人的离世该家出版社也将面临停运与关闭,而影片开始于这份杂志的最后一期——
由一篇简短的旅游指南、三份长篇故事、一份讣告组成,并通过不同的载体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
1、当地特色专栏
这份骑行的当地旅游报告,如同一则流动的城市素描。
影像中充斥着描述性旁白,随着作者的骑行vlog感受小镇的现状。
通过定格镜头的并置表现出小镇历史与当下的变迁,其中黑白与彩色的同框对比,也为后续颜色在影片中呈现的作用做好了铺垫。
记者在介绍中时常遇到各种慌乱的事件,开启了整个影片略显荒诞的叙事基调。
2、艺术与艺术家专栏
故事一的形式是记者的一场演讲,讲述的是当代艺术家Moses。
他出身于一个富裕的犹太裔墨西哥农场主家庭,但是为了感受艺术与生命的真谛抛弃了优越的生活。
她选择了肮脏、暴力、贫穷、血腥的环境,度过了漂泊动荡的一生。
以故意杀人罪被关进监狱的十一年里,他停止了一切创作。
直到他爱上了女狱卒Simone,在求婚被拒绝后获得灵感,再次拿起画笔。
这幅以女狱卒名字命名的画作,被一个碰巧在监狱服刑的画商看到。
画商十分欣赏Moses才华,不仅以高价购入了这幅画,并且在出狱后通过巧妙的运作将Moses捧上了现代艺术的神坛。
片段里充斥着人性的贪婪和虚伪,仿佛是对投机的商人与当代艺术的一次小小的嘲讽。
3、政治/诗歌专栏
故事二则是记者深入情境,以日志的形式进行的表达。
亲临动乱现场的行为颇具奉献精神,也赋予了本片段浓艳的现实主义色彩。
一位一直主张新闻中立的中年单身政治评论员,因为一次时政报道,卷入了一场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学生起义运动。
在为年轻英俊的运动领袖修改宣言时,两人擦出了火花。
学生们只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就毁灭了千年共和国的腐朽。
像所有的青年运动一样,年轻人们热情高涨,在咖啡馆里高谈阔论,筹划着自由民主的未来。
但随着意外的发生,学生运动内部发生分歧,“棋盘革命”的对弈的失败,进步青年想要创造的乌托邦世界中成泡影。
两派领导人追随着青春必经的痕迹,趁着月色骑摩托车私奔。
誓言宣告的戛然而止,少年生命的短暂摧残。
进步运动的轰轰烈烈,新闻中立的求之不得。
最终都成为了溺死于脏污河流里一闪而过的彗星。
4、食色鲜香专栏
故事三采用的是电视采访的形式,一位黑人记者在电视台讲述着他的故事。
记者受邀参加警局署长的一个私人晚餐,用餐中途,署长接到电话得知自己儿子被一帮劫匪绑架,由此展开一系列的救援工作。
这个片段是其中荒诞感娱乐感最强的部分,即使是在与劫匪团伙对峙之时,也不忘这场精致的法餐盛宴。
画面右部是对救援过程如火如荼的讨论,而左边,头盘、副菜、主菜等一步步平移推进,可谓“舌尖上的救援”。
最后英勇的厨师用毒萝卜毒翻了绑匪,计划详尽周密的救援计划却因为司机因为不爱吃萝卜而出现了差池。
以平面二维动画呈现的更加超现实的追逐戏,令人耳目一新。
最后记者去探望为取得黑帮信任而毒倒在床的亚裔厨师,两人间的对话流露着异乡人没有归属感的无力,同时也致敬了远在外地的巴黎前线的记者们。
5、讣告专栏
随着所有的报道全部结束,主编也在自己生日当天安然的离去。
众人联手写下讣告,既是主编的,也是杂志的。
面对这部人们期待已久的影片,它的反响却是饱受争议的。
就如杂志社坐落的小镇名字一样,(“Ennui-Sur-Blasé”在法语中表示“无聊、无趣”),影片信息量之大,对白之多,许多人看后的观感也是混乱、无序。
首先,善于使用章回体的韦斯·安德森,这一次并没有采用《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嵌套结构。
影片的各个环节为并列关系,像是没有串成串的珍珠,很难让人感觉到其中的奥秘。
其次,影片的呈现形式,画面不断在黑白和彩色之间转换,
旁白叙述和作者视角,定格动画,真人电影,以及二维动画的大杂烩,
似有隐喻却又浅白地表达,让人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
影片中的主编说:试着让读者认为你有意这么写。
如果想要搞清楚这一切,除了二刷,你还必须了解导演的创作意图,以及影片背后的故事。
一部以杂志为主题的影片,它的观感也被导演处理的近乎一本杂志,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就像在翻看一本最新期刊。
影片致敬的《纽约客》杂志自创立以来,就遵循着高雅与幽默并存的基调,阅读体验十分丰富。
而电影中,每个杂志的板块故事里也融入了不同风格的混搭。
黑白与彩色的相互转换,如同在阅读杂志时,文字与插图的排版。
读到精彩之处,或许还有彩蛋一般的漫画配以其中。
如此花哨的呈现,是韦斯·安德森对这部电影情感的注入。
有人说这是对纸媒时代终结的讣告,也有人说这是韦斯·安德森对所热爱的法国新浪潮的致敬,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他对法兰西的热爱。
充满幽默感的开篇即是雅克·塔蒂的致敬,舞台式布景质感,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他的《玩乐时间》;
雅克·塔蒂《玩乐时间》
影片的色彩也参考了法国导演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的奇幻短片《红气球》;
艾尔伯特·拉摩里斯《红气球》
把对称用到极致的构图手法,全篇唯一一个中心对称镜头致敬了《迷魂记》里的旋转楼梯;
希区柯克《迷魂记》
故事中流露出的无政府主的浪漫色彩,渗透着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戈达尔的影子;
让-吕克·戈达尔《精疲力尽》
在影片的最后列出来了所有致敬的人与影片,无不是法国导演及影响新浪潮创作的好莱坞先驱。
除了致敬,在故事的叙述中韦斯·安德森暗暗埋下的法国元素也一以贯之。
从“游记”开篇,对法国小镇景观的展现,到对法国当代艺术的反思,再到巴黎“五月风暴”的浪漫怀旧,最后在最诙谐的片段中穿插着最经典的法餐元素,
导演埋下的彩蛋远不止这些。
《法兰西特派》不仅是导演对法兰西着迷的表现,也是对那个文学和影像都充满创造力巅峰时代逝去的婉转哀歌。
首尾呼应的“no crying”奠定了略显悲情的基调,却又是对未来的期盼。
“无趣”镇、“别逗”咖啡馆的命名,像是呼唤那个“有趣”、“充满活力”的新浪潮再次到来。
这是一封致敬过去时代和精神的情书,也是属于新时代的革命宣言。
*本文作者:浅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