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替代技术是新兴技术吗(减量替代而不是)

夏青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21个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部门和单位,2022年8月16日上午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总结一年来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成效,提出“塑料污染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注意是“减量替代”而不是前两年强制推行的“降解替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很简单,靠终端降解替代无效果,定源头减量替代是根本,这是实践检验的真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清洁替代技术是新兴技术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清洁替代技术是新兴技术吗(减量替代而不是)

清洁替代技术是新兴技术吗

夏青

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21个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成员部门和单位,2022年8月16日上午召开2022年全国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总结一年来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进展成效,提出“塑料污染要科学稳妥推进源头‘减量替代’,大力推进规范回收、利用和处置,加大江河湖海水漂垃圾常态化清理力度”。注意是“减量替代”而不是前两年强制推行的“降解替代”。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很简单,靠终端降解替代无效果,定源头减量替代是根本,这是实践检验的真理。

一、生物降解塑料产品价高质低

生物降解是指在工业堆肥条件下,六个月可有90%以上成分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有两个限制条件:一个是工业堆肥条件,并非自然环境。二是时间条件,在堆肥设施中仍需六个月,在自然环境会更长。这两个照抄欧盟堆肥标准的降解条件,就成为替代目标的约束,最终担当不了替代重任。过去三年的实践,验证了五个否定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决策的结论:

1)自然环境没有生物降解条件

欧盟委员会的科学建议机构(SAM)针对“开放环境中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性”,特别指出:“只有当替代产品的组成适合被排放的环境,并且该产品或其碎片有可能逃逸到接收环境中时,才会实现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潜在利益”。

实践证明,对于遗弃在自然环境中小于3-5%的一次性塑料用品,不能证明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时间和终极形态,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品也不能产生“潜在利益”。假定堆肥处理厂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来替代自然环境降解数据,不代表替代产品“适合被排放的环境”。这个伪概念已被广大公众识破。

2)没有堆肥处理厂承担处置任务

中国没有堆肥塑料处理厂,所有的不降解和降解废弃物都将共同进入垃圾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理,这是从拉圾分类的前端即以限定的事实。正因明白这一事实,欧盟塑料协会(EUBP)要采取的措施是,在2023年底之前将有机废弃料从垃圾填埋场中清除出去,让工业可堆肥塑料进入准备建立的专业处理厂。欧盟的做法告诉我们,若不将生物降解塑料与普通塑料分开,只能混在干垃圾(其他垃圾)或者回收垃圾中共同处置,生物降解则只能让公众为多花钱添堵。如果中国也有分别处置的决策,生物可降解塑料或许还有一线希望,可惜没有。因为欧盟的救急办法是否奏效?还有待证实。

3)生物降解塑料无市场监管标准

生物降解塑料己颁标准主要规定降解试验方法,包括可堆肥条件、水性培养液条件、土壤条件、高固态厌氧堆肥和厌氧消化条件下的试验方法,人所共知,用试验方法不能进行市场监督。

目前市场上执行强制性替代监管的均为生物降解塑料试验方法为内容的自愿性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某些利益方,依靠禁塑令将自愿性标准赋予强制性标准属性,甚至强制性标识属性。这种违反标准法的行径,破坏了市场监管。

4)生物降解塑料价高质低不可接受

世界绿色产品问世的基本要求是不降低使用功能、不增加供应成本。这一点恰是生物降解塑料研究多年未解决的短板。生物降解塑料成本成倍高于被替代品,使用质量低于被替代品,这是公众不能接受的关键。

全链条治理塑料污染的目的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旨在根治白色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让人民享受生态福祉。强制推行价高质低的生物降解塑料替代各类一次性用品,不但不能实现生态惠民,还强加给人民额外负担。

5)推广生物降解塑料无决策论证

中国在禁塑限塑令中明确生物降解替代,把重担压在生物降解塑料肩上,应该有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应该有先行先试示范验证,应该有环境影响评价,特别是为解决生态问题的决策必须提交全生命周期生态安全、健康安全评估报告,这是应遵循的基本程序。

至今为止,未见一个报告公诸于世。出现上述否定性的实践验证结论也在所难免,急需要有关方面做出表态,尽快降低人民损失。

二、生态塑料产品价低质高

正是在禁塑实践中,针对生物降解,出现了生态塑料新提法。因为解决白色污染出现了以材料当家的偏执。这就是生物降解塑料一家独大,忽略了禁塑需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实现中国创新。

生态塑料产品的新提法,是以生态安全、减污降碳为目标,強调传统塑料替代产品,必须符合全链条治污,在全生命周期控制的过程中培育。基本要求是使用功能不降低,价格可接受,减污降碳指标能验证,一定要用环境验证数据把关。

为实现上述要求,20余家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单位和企业,组成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生态塑料低碳循环与环境评价专业委员会,向社会推荐了两类四项生态塑料产品,一类一项是PE催化降解农膜产品,另一类是无机碳酸钙低碳替代类共三项产品: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产品、无机化聚烯烃购物袋产品、绿色胶带产品。基本覆盖8月16号会议要求的“着力解决农膜、外卖、电商、快递等重点领域问题,深度参与全球塑料污染治理”。两类替代产品,前者靠降低厚度减量,后者靠无机材料减量,两类产品均从源头实现材料减量降碳,自然环境降解减污。

生态塑料产品中国创新标志之一是英国标准学会2020年10月颁布《聚烯烃在露天陆地环境中的生物降解》标准(PAS 9017:2020)。该标准规定“符合Mn(数均分子量)<5000等指标要求的聚烯烃风化样品,可在2年内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农膜替代产品在2008年就开拓了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的高水平,购物袋替代产品则在该标准刚问世则检测通过。

以安徽宿州大规模验证的PE催化降解地膜为例,包括兵器工业非金属材料理化检测中心、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在内的诸多第三方验证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都证明:多种厚度的生态塑料制品对比力学性能数值与普通塑料制品相当。有关水汽阻隔性、机械力学性能、透明性、耐热性、加工性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全生物降解塑料。

特别在按需降解方面,生态塑料降解速度和降解周期均可控,优于全生物降解塑料。安徽宿州四年时间应用生态地膜100多万亩,覆盖的花生、大蒜、红薯、草莓、设施蔬菜、露天瓜菜等20多类作物普遍长势良好,既保证了产量和品质,又避免了塑料污染带来的危害,还可减轻老百姓劳动强度,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非常显著,这是生物降解塑料从未实现的验证示范规模和水平。

去年4月份,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和开发银行将“宿州30万亩残膜污染治理与生态塑料产业化项目”,列为国家首批环境导向的EOD模式试点项目。显示了这一产品的强大生命力。

生态塑料各类一次性用品除了全生命周期50%以上的减碳效果,且使用功能有保障,各项指标通过传统塑料标准检测。最令公众欢迎的是,每个生态塑料包装袋售价仅为同等规格全生物降解塑料袋的1/3~1/4,与传统塑料袋价格接近,可多次使用,弥补了生物降解塑料的致命短板。还可提供各类食品级包装产品,则是又一重大贡献。在废弃物处置方面,生态塑料一次性制品可在垃圾填埋厂两年降解,可在焚烧炉处置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类产品已在示范试点中获得公众称赞,绿色胶带等包装产品则已纳入邮政部门绿色名录庫。应该感谢真心为民的、有担当的领导为各类生态塑料产品承担减量替代任务给予的支持。

在禁塑令进入不得使用一次性非降解材料的新阶段,解除了非生物降解塑料不可的约束,代之以“减量替代”,实质上打开不限制材料和降解路线的创新大门,效果优劣以低碳循环、质高价低来评价,前景大好。

有指导意义的“减量替代”,将生产过程资源减量、降碳增效,与使用过程加大回收、重复使用相融合,促成废弃过程处置减量、按需降解,这是中国为世界塑料污染控制提供的有益借鉴。

本文作者为原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夏青,转自夏青说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