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

【开篇语】关于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兴趣,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个专题。之于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历史和地理的过程,通过对地名的认识抑或是重新认识,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其中有故事、有情怀,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们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玉汝于成的奋斗历程。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1)

▲郸城地图

老子是谁?

虽然我也时常来一句老子如何如何,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子就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今天说的地名传说与其有关。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2)

▲老子

据说老子年轻之时为炼丹四处寻找天下灵气最足之地,然而走遍大江南北,依旧没有找到满意的地方。于是年纪老迈,思乡心切 踏上归乡之路……

在离家百里之处发现灵气四溢,仙雾渺渺。仰天长叹,恍然大悟。道家鼻祖出生之地 不正是那灵气最足之地么?豁然开朗,于是开炉炼丹……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一声巨响——丹成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3)

而这丹成之地,慢慢就被叫做“丹成”了,后历经数百年,慢慢被叫做“郸城”,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河南郸城了。

地名由来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不能作为信史,此地以“郸”字为名始自隋朝。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4)

▲隋朝郸县及周边地图

隋开皇年(586年),置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可惜诞生不久即随短命王朝隋朝一起湮灭。唐代,郸县废,地归鹿邑县、真源县、宛丘县、项城县等县。

由此一千多年,“郸”字不再是县,直到1951年还是郸城集。

1952年8月11日,设立郸城县。因政府驻郸县古城——郸城集,故名郸城县。

所以“郸县”是个古老的名字,有1400多年的历史,但是“郸城县”却是个年轻的名字,至今不到不稀之年。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5)

▲郸城地名变迁

郸城辖区在历史上归属过很多地方,最值得一说的当属厉国和苦县了,这两个地名不仅小众,而且读音特别,很容易读错,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6)

▲厉国即是春秋初期的赖国

厉国

“厉”字读[lài],同“赖”音。厉国是商朝至周朝春秋时期诸侯国,在今河南省鹿邑县东。为炎帝之后所建立,君姜姓。

《逸周书》:“禽御三十两,告以馘俘百韦,命伐厉,告以馘俘。”

楚国进攻徐国时,东夷诸侯联盟为了救援徐国,率兵攻打了楚国的附属国厉国。厉国在昭公四年被楚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7)

▲西汉时苦县的位置

苦县

“苦”字读[hǔ],同“虎”音。

苦县,春秋楚地,《史记老子传》老子楚苦县厉乡曲仁人也。

《水经注》——“苦县,本属陈,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汉置县,晋更名谷阳,故城在今河南鹿邑县东十里。

河南省郸城县堌堆庙来历(老子丹成之地)(8)

郸城县是周口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东部,豫皖两省交界处,其地貌为豫东平原。郸城县面积1490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1月,现有人口137.23万,辖8镇11乡3个街道,478个行政村、46个社区。

郸城境内有著名的王子升仙亭、公主陵等遗址,郸城县是“中国书法之乡”之一。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