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际交往模型(2个要素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本文字数3773,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三种人际交往模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三种人际交往模型
本文字数3773,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阅读使人充实,分享使人愉悦。文章结尾附有思维导图,帮你梳理文中脉络精华。欢迎阅读,你离知识又近一步。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怪诞关系学》。
这本书的作者有两位:一位叫亚当·加林斯基,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研究谈判和权力的教授,也是一位心理学博士;另一位叫马利斯·施韦泽,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教授,也是一位运营与信息管理专业的博士。他们两人总共发表了两百多篇论文,涉及管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研究成果被许多刊物和媒体引用。
这本书主要围绕竞争与合作展开讨论,涵盖的关系范围比较广,像职场、两性、朋友等关系都有涉及。我们一般认为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的,要么合作,要么竞争,但是作者认为,竞争和合作往往是同时进行的,不分彼此。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选择单一的行动方式,而是想办法理解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要素,在各个要素中保持平衡,巧妙地在这两者之间进行转换,这样才能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01、社会比较作者认为,和他人比较是我们天生就具备的能力,不比较是不可能的。比较是动物的原始本能。
比如,有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关于卷尾猴的实验,实验员训练猴子把石头当作货币,来和实验员交换食物,猴子把一块石头放在实验员手中,猴子就能得到一片黄瓜,一个石头换一片黄瓜,这个公不公平,听起来好像挺公平的,但是在猴子们发现自己换到的是黄瓜,而旁边的猴子换到的是葡萄的时候,矛盾就发生了。
在猴子的世界,葡萄比黄瓜好太多了。面对这种不公平的现象,得到黄瓜的猴子的表现是气疯了,它们不但停止交易,还把黄瓜扔到实验员的身上,可见,连猴子也不是孤立的评价事情的好坏,而是通过对比来评价的,何况是人?如果不和他人比较,我们甚至不能判断自己的胖瘦,工资的高低,房屋装修的好坏,所以社会比较是我们本能,是人性的一部分。
社会比较是如何影响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呢?作者认为,这关系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恰当的社会比较能带来合作,提高竞争力,比如球队之间实力相当的成员之间常常暗自较劲,这样一来它们的平均水平往往提升的很快。这种互相鼓励,互相竞争的关系就属于恰当的社会比较。但是不恰当的比较就会破坏合作,反而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伤害。 比如也有很多队友之间由于嫉妒,会使用不恰当的手段非法竞争。像通过注射违禁药物来提高自己的实力,或是找人殴打对方等,这就属于不恰当的社会比较。
那要如何取得平衡,让社会比较为我们所用呢?这就需要先分清楚比较的种类和它们各自起到的作用。具体来说,社会比较分为三种,上行比较,下行比较和平行比较。上行比较就是和比自己厉害的人比,下行比较就是和不如自己的人比,平行比较就是和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比,比较的对象会极大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心态。
比如有研究人员分析了 2004 年雅典夏季奥运会柔道选手的面部表情,发现 93%的金牌得主在领奖时都露出了笑容,70%的铜牌得主也露出了笑容,但没有一位银牌得主露出笑容。研究人员就把这次研究结果起了个名字叫“银牌脸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运动员会把自己的成绩跟最相近的人做对比。对于银牌得主来说,他的比较对象就是拿了金牌的那个人,他会想:我那个时候要是再努力一点点,或者我没有出现失误,也许金牌就是我的了。这种上行比较会让他产生自卑和懊悔的情绪,当然就开心不起来了。
但对于铜牌得主,情况就不一样了,拿了铜牌的人大部分都会和第四名做比较,也就是下行比较。奥运会上只有前三名才有奖牌,第四名可是什么都没有的。这么一比较,虽然没拿到金牌,但总比什么奖牌也没拿到好吧。他当然很开心。研究发现,上行比较并不会帮你提高竞争力,它只会让你沮丧,而能帮你提高竞争力的是平行比较,就是和与你水平差不多的人比。
作者分析了一家赛跑俱乐部的数据后发现,当一名选手参加比赛时,如果她遇到有一名年龄相当、势均力敌,还较量过多次的对手时,那这名选手的比赛数据会更好。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态其实和他所选择的比较对象有很大的关系。上行比较会让人沮丧,平行比较会激发潜力,下行比较会让人愉悦。
那我们到底如何运用比较的力量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学会合理的预期,预期自己的行为会引发哪种比较。一个人太容易成功,往往会招来其他人的嫉妒,虽然别人不会轻易表现出来,但是这种嫉妒会存在,这时候就要注意保持谦虚和低调。
02、信任关系比如,可以通过引发社会比较来保护自己,比如很多人在感觉绝望的时候,会去墓地或是医院转一圈,这样往往能让自己平静一些,这其实就是利用了下行比较的心理。如果发现自己缺乏斗志,也可以选一个和自己实力旗鼓相当的对手一起做事,这样的平行比较可以帮助你激发出战斗欲。只要留心,社会比较引发的后果其实是可以清楚地预期到的。
互相信任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从各个方面说,信任都是社交的润滑剂。一般我们认为建立信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是作者认为,信任的建立其实也是可以瞬间完成的,只要一个人能展示出三个关键点,也就是能力、温情和缺点。
1、能力
首先,当一个人展现出很强的能力时,他比较容易获得对方的信任,更容易达成合作。展现能力需要借助一些道具,比如体面的衣着,高档的轿车,名牌的手表,这些都可以从侧面展现出一个人的能力,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过于浮夸,但是有研究显示,不管是真是假,相比于衣着简单,不修边幅的人,更加注重自己外表的人就是会给人能力更强的感觉。
2、温情
那什么是温情呢?温情就是对他人表示关心,能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情故事。有研究显示,在向陌生人求助的时候,如果先表示出在关心对方的感受,比如表示出抱歉的态度,说一句对不起打扰了,就能大幅增加获得帮助的几率。
3、缺点
很多心理医生就很懂得运用这个技巧,他们会在和病人谈话之前故意弄洒一杯咖啡,或是故意弄掉铅笔,或是干脆讲一个冷笑话,显示自己很笨拙,用这个小技巧,一般病人会放松警惕,觉得医生也是和自己一样是有缺陷的,这样就很容易破除防御。但是要注意,这个方式只适用于已经在对方心目中建立了信任关系的,已经充分展示过自己能力的情况下才有用。不然对方可能会觉得你真的是很笨拙。
当然,信任过头了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有研究显示,一个团体中最具合作精神的成员往往对其他团队抱有更加强烈的敌意,个人与团体之间越紧密,就越容易把其他团体当作威胁。
比如英国国家安全局就对很多恐怖分子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人都是来自教育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而且性格也不孤僻,朋友还很多,那为什么他们要去做恐怖袭击呢?有一位学者认为,这是利他主义的一种极端化表现,他们盲目地过度信任极端群体,因此就会对其他群体成员表示出敌意。这是过度信任从而丧失判断能力的后果。所以对于信任,我们也要警惕它的负面作用。
那要如何取得平衡呢?作者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信息的来源要做核查,如果发现某一种观念自己是坚信不疑的,那就需要反思一下原因,看看是不是有足够的依据,自己的信任会不会被别人利用。当然信任有时候也会遇到危机,比如在犯了错误之后,这时候要怎么样修复破损的关系呢?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道歉。犯了错误之后,真诚的道歉几乎是唯一的补救方式。
有研究者做过一个实验,实验者联系了 632 位eBay用户,让他们删除对商家的负面评价,在提出要求的时候用了三种不同方式,第一种是给 2.5 欧元作为回报,第二种是给 5 欧元作为回报,最后一种什么也不给,就是单纯的道歉,结果显示,最后一种方式用户最配合。这说明相对于物质回报,人们更加容易被语言道歉所打动。
道歉也是有技巧的,不同的错误要用不同的方式去道歉。作者把错误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核心错误,另一种是非核心错误。核心错误就是与自己树立信誉的专业领域相关的错误,比如一个律师为了保护辩护人,鼓励他做伪证,那他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犯了错,这种错误一旦被发现,就很难再获得信任。这样的错误要怎么道歉呢?没别的办法,按照坦诚的原则,承认自己的错误,做出补救措施,关心受害人,进行真诚的忏悔,这就是一套标准流程,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真诚,不过这种错误即使被原谅,信任也是很难重建。
非核心错误就是在其他领域犯了违背信任关系的错误,比如美国的一个知名主持人被发现了有婚外情,他就没有做正式的道歉,而是拿这个事当作笑料,说自己的事情暴露后,他的女司机很生气,很多天都没和他说话。结果是他的节目收视率不降反升,因为大家喜欢这个主持人是出于他的幽默感,而不是他对婚姻的忠诚,这就没有伤害核心的信任关系,所以用非正式的道歉方式反而容易被原谅。
再比如美国医院经常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医疗事故,通常他们会陷入法律诉讼,但是有一家医院就专门建立了一套制度,专门代替医护人员给病人家属道歉,这个制度运行之后,诉讼案件大幅度的下降,可见病人家属之所以提出诉讼,很大一部分原因只是因为医院的不合理态度,态度只要改变了,很多病人还是会选择理解和原谅医疗事故的。在这个案例中,道歉被当作是保护组织的一种手段。
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道歉都对修复关系至关重要,作者建议,当我们产生防备心理的时候,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开脱时,不妨先停下来反思一下,设想一下道歉会产生什么样的益处,有时候即使人们可以为自己的错误找到正当的理由,道歉也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和损失,因为真诚道歉的威力是巨大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