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荔枝病可致命吃荔枝不上火又补血)
早在数百年前,著名诗人苏轼就曾发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叹。古往今来, 荔枝作为岭南水果的上品,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提及夏天便离不开饱满多汁的荔枝。而今正值一年荔枝时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荔枝。
01
南国四大果品之一
荔枝春季开花,夏季产果,新鲜果肉为半透明凝脂状,果肉饱满,口感软糯,味鲜甜美,盛产于南方,其独特的口味深受大众喜爱,营养价值也极为丰富,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为“南国四大果品”
02
荔枝的种类
荔枝种类繁多,常见的品种有桂味、糯米糍、挂绿、白糖罂、妃子笑、三月红、圆枝、黑叶、淮枝、元红、兰竹、陈紫、水晶球等十三种。广州本地盛产荔枝,“萝岗桂味”、“毕村糯米糍”和“增城挂绿”有“荔枝三杰”的封号,此外还有妃子笑、白糖罂都是岭南常见的几个荔枝品种。
桂味因含有桂花香味而得名;糯米糍口感糯而嫩滑,口味香甜;挂绿果皮有一绿线直贯到底故有“挂绿”之名,挂绿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过夜纱布仍干爽如故,是荔枝中珍贵的品种;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而驰名古今的荔枝妃子笑是精选的荔枝品种,果肉色如白蜡,肉质爽脆,清甜多汁。
03
吃荔枝:补益气血、延缓衰老
新鲜荔枝果肉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具有止呃逆、止腹泻的功效,是顽固性呃逆(打嗝)及五更泻(清晨腹泻)人群的食疗佳品。此外,本品还具有开胃益脾、生津理气的作用,可以促进食欲,适合夏天食用。
现代研究也发现,荔枝有营养脑细胞的作用,可以改善失眠、健忘、多梦等症,并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延缓衰老。
✔ 荔枝果肉晒干后是一味补益气血的中药,常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虚性崩漏等症;荔枝干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零嘴,亦是广东靓汤的汤料之一,需要调理气血的女性朋友不妨备上这味汤料。
✔ 荔枝核也可入药,其味甘微苦,性温,归肝、肾经,具有行气散结、祛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体寒引起的心痛、胃痛、腹痛、睾丸肿痛等多种痛症。荔枝核磨粉用酒调服行气散结止痛之功更佳。
04
“荔枝病”:一颗荔枝三把火
荔枝味美,很多朋友吃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但自古便有“一颗荔枝三把火”的说法,古籍也有记载荔枝“多食则发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或衄血”。
中医认为荔枝属于性燥热的水果,吃多了会导致热邪结于体内,脾胃不和、胃肠湿热,引起上火、燥热、长口疮、口腔溃疡,甚至腹痛、腹泻等症状,俗称的“拉湿热”,即腹内急迫、腹痛、大便重滞欲下不下、肛门灼热这几个典型表现,这些也被称为"荔枝病"。
“荔枝病”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空腹一次性食用大量荔枝,可能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眩晕、心慌心悸、面色发白等症,严重者四肢冰凉、颤抖抽搐、血压下降甚至死亡。
每年新闻媒体都有“荔枝病”案例的报道,故吃荔枝的时候不要迷失在美味中无法自拔,成年人每天最好不要超过200克,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个,有上火症状的人群不适合食用荔枝。
此外,最好不要空腹食用荔枝,糖尿病人需慎用,大量的果糖进入体内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低血糖,随后又会引发高血糖。
05
这样吃荔枝,帮助灭“荔枝火”
- 伴盐水
“吃荔枝多过内热,当以咸物下之”,盐水可把荔枝的阳热补到肾中去。吃完荔枝可喝几口淡盐水,或者提前用盐水连枝带壳浸泡荔枝再食用。
- 荔枝壳解荔枝毒
很多食物都是阴阳一体的,不同部位的阴和阳组成了一个平衡的整体。
比如榴莲肉是热性的,吃了容易上火,可以用榴莲壳煎水下榴莲的火,因为壳是凉性的,这样整个榴莲都利用了,我们吃下去才会阴阳平衡,既不上火也美味。
而荔枝肉是热性的,荔枝壳是凉性的,吃荔枝后可以用一些荔枝壳洗干净来煮茶喝,可解荔枝热。
- 配搭西瓜或山竹
西瓜性寒,可以清热除烦、解暑生津、利尿;山竹性寒,可以润燥降火、清凉解热;与荔枝、榴莲等寒热搭配,可以平衡寒热。但是要注意水果糖分高,食用需适量。
- 配搭菊花茶、金银花茶
菊花性微寒,可以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金银花性寒,可以清热解毒;与荔枝一起吃,也是一个寒热平衡的搭配,可以缓解荔枝热毒引起的口疮、上火、湿热腹泻等等。
06
荔枝不耐储藏
荔枝别名也叫做“离枝”,古人云其:“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也就是说,从树上摘下来的荔枝经过一天时间其颜色就会有所变化,若离枝三天吃起来就变味了,超过四、五天时间荔枝便会褪去色香味。
荔枝味美,但不耐储藏,这才有了“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必然是杨贵妃吃到了色香味俱全的荔枝了。所以新鲜的荔枝要尽快吃完,吃不完的荔枝及时冰箱保鲜,不过也不能冷藏太久。
挑选荔枝小贴士
1、看颜色,以果皮颜色为红绿相间的最好,多为自然成熟。
2、看形状,荔枝顶部呈圆弧状的大多比较甜口。
3、看果蒂,果蒂凹下去的果肉通常比较甜,果蒂凸起来的相对没那么甜。
4、摸外壳,外壳扎手且果肉紧实的荔枝一般质地较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