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量产交付方案(威马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落地绵阳)

自动驾驶量产交付方案(威马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落地绵阳)(1)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沈晖

汽车新四化势在必行,自动驾驶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它不仅是吸引消费者的一项重要卖点,更是众多造车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3月27日,威马汽车也宣布在四川省绵阳市打造威马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计划投资10亿人民币。该中心建成后,将打通威马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完整闭环,加快威马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研发成果的量产速度。

截至2019年3月,威马汽车科技集团的团队规模已经超过3000人,并依据造车的几个重要环节在全球六个地方建立了职能不同的基地。

这其中包括:位于上海的集团总部,主要负责设计、采购和智能网联的研发工作;位于北京的区域总部及政策法规协同中心;位于成都的全球研发总部;位于温州的新能源汽车智能产业园,主要负责生产智造与产业化研发中心;位于美国硅谷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位于德国萨尔州的整车技术研发中心。

按照威马汽车的规划,如今的自动驾驶技术中心落户绵阳市安州区,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国西部地区技术最先进、设施最完善且唯一具备完整测试、体验功能的自动驾驶示范园,它将与美国硅谷人工智能研究院及四川成都全球研发总部形成联动,以此构建集自动驾驶研发和测试一体的产业布局。

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也表示:“我们一直强调在行业里面电气化,自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其中谈到自动化其实指的就是自动驾驶,它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一个战略。”

在威马汽车的产品理念当中,被创始人沈晖不断被提及的一条就是——要使“贵族价格的配置向平民化、大众化普及”。

通过将自动驾驶等最新科技普惠于民,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助推产业更迭。

据沈晖介绍,威马团队09年的时候就在欧洲就参与了很多自动驾驶的项目,到目前从全球来看绝大部分都处于小批量,或者展示阶段,并没有真正的量产,真正的自动驾驶时代尚未到来。

所以说在当前的阶段,在人还是作为开车主体的前提下,必须先是高级辅助驾驶,帮助用户减轻负担,以提高便利性、舒适度和安全性为主。

早前威马汽车创立之初,曾制定过一个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进入2019年,威马汽车正加速向“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迈进,全面布局L2-L4(SAE J3016标准)辅助/自动驾驶,此次首次对外展示的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便是其首套量产的L2级别自动驾驶。

这套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整合了三大巨头:威马、博世、百度,三方分别发挥各自的优势。比如百度在软件方面经验非常多、博世硬件方面是在供应链企业里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普及方面威马已经是头部企业之一。

以百度为例,今年1月,威马汽车就与其成立了“智能汽车全球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双方将投入大量资源致力于自动驾驶量产研发工作。

百度将批量采用威马汽车产品作为测试车辆,用于自动驾驶研发线控改装,并在2019年内展开Valet Parking自主泊车、高速自动驾驶等量产功能的联合研发与测试运营,如今的Living Pilot智行辅助系统也算是一个阶段性成果。

博世也将与威马汽车在这里共同开发L2、L3 的自动驾驶技术和量产车辆,在中国率先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产业化。

“我认为我们三家在一起合作可以真正突破自动驾驶的量产魔咒”,沈晖对于这种强强联手的合作预期非常有信心。

威马作为一家产品性的企业,在技术和商业化之间的平衡它有自己的一杆秤。

“自动驾驶技术不单只是展示型的,不能仅限于小范围的,或者一两辆车以融资为目的,也不想只有在一个超级豪华的车上面运用。我们希望放在一辆20万上下,用户真正能买到的威马汽车当中”,沈晖坦言。

2019两会针对新能源汽车强调,一是“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促进新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二是“稳定汽车消费,继续执行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威马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也是遵循这个方式。

谈到最近推出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沈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发展多年,某种程度上很多产品还是靠补贴,用户买这个产品,并不一定是对这个产品的服务满意,而是考虑到可以拿到补贴才去做,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在很多人预期之内,对行业来说是好事。(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玉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