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

贤,《说文解字》解释说:“贤,多财也。”段玉裁注:“贤本多财之称,引伸之凡多皆曰‘贤’。人称贤能,引习其引伸之义,而费其本义矣。”按照段玉裁的说法,贤人便是指德行高、能力大的人。与贤人相关的语句在《大学》中仅出现过两次。其一,“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即说君子要尊重贤人;其二,“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一般的君子对贤人不能举荐,举荐了不能重用,这是对贤人的轻慢,看到恶人而不能罢免他,罢免了而不能疏远他,这是过错。朱熹对其解释说:“若此者,知所爱恶矣,而未能尽爱恶之道,盖君子而未仁者也。”这里是对“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君子不及仁人“能尽爱恶之道”。并且君子要举荐贤人。即所谓“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可见,贤人比君子在修为上更胜一筹。那何为贤人呢?“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如此,则可谓贤人矣。”(《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可见贤人有德而能推及他人,做到了“亲民”,能够实现“国治”。

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1)

贤人是重视高尚品德的,在任何环境下都坚守道德与精神。在孔子眼里,颜回是贤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作为德行第一的颜回虽然穷困,但是在这种环境下依然坚守自己的志向,身体力行,实践仁德,“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因而被孔子称赞为贤人。贤人有德而能够济世,但是往往选择环境,面对有污自己德行的事物,往往避开,所以孔子说:“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论语·宪问》)孔子也认为伯夷、叔齐是贤人。“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论语·述而》)孔子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是“求仁而得仁”,伯夷、叔齐矢志向仁,放弃荣华富贵乃至牺牲生命来追求仁,和颜回的精神一样,以仁为重,不仅志向求仁,而且身体实践,实现了仁,以品德为重,因而也是贤人。此外,孔子说:“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不在事先猜测别人欺诈自己,也不臆想别人不讲信用,哪怕就是出现这种情况,却能够及时发现,这就是贤人。“不逆诈”本质上是一种“仁”,正所谓“仁者爱人”,能够以一颗美好的心灵去对待他人(诚其意),但是同时又能察觉他人的不善之意念,这就是贤人的高超之处。“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大戴礼记·曾子立事》)君子能够做到“不逆诈,不亿不信”,而无法做到“抑亦先觉”。

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2)

贤人是德行高尚,具备“治国”的才能,不论在任何环境下都坚守仁德,并身体力行去实践仁德的人。按照《大学》“三纲”“八目”的设定,贤人做到了“明明德”、“亲民”,达到了能够“治国”的地步。相比于君子,贤人更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坚守仁德,且加以实践,这是贤人强于君子之处。

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3)

仁人在《大学》所设定的修为境界中介于贤人、圣人和之间。在《大学》原文中,仁人仅出现了一处:“‘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有这样一类人,他们看到别人有本领,就嫉妒厌恶别人,看到别人德才兼备,就打压别人。这样的人不仅不能保护天下的子孙和黎民,而且是很危险的。面对这类小人,只有仁人会流放他,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荒夷之地,不让这类人和自己同在中原居住。为什么仁人会这样做呢?朱熹解释说:“媢疾之人,妨贤而病国,则仁人必深恶而痛绝之。以其至公无私,故能得好恶之正如此也。”这也是孔子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的缘故。仁人能够“至公无私”,保养国人,在“八纲目”中,已经达到了“治国”的程度。

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4)

那为什么仁人要比君子、贤人的修为境界更高呢?在《大学》中,似乎看不出来。在《论语》中却可以作出区分。孔子曾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杨伯峻先生认为这里的君子小人是就社会地位而言的,其实不然,这里君子、小人的含义是就道德层面而言的。修德、修身对于人而言,是一生都必须精进不休的事业,而这一生中,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正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并且在《论语》中,孔子从来不轻易以仁称许人,“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哪怕被孔子称许为“贤”的颜回,也只能做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传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颜回也算不上仁人。可见,仁人的标准要比君子、贤人高得多。

位于《大学》人格道德修为最高层的是圣人。何为圣人?《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之人便是圣人,即将仁落到实处,能做出一番功业。

大学里的28条圣贤智慧(大学中的贤人)(5)

圣人是《大学》所设定的理想人格目标,是能够实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大人物,能够做到“平天下”。《大学》中并没有直接提及圣人语句,而是提到了被后世尊为圣人的文王、尧、舜。“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章句集注》注曰:“引夫子之言,而言圣人能使无实之人不敢尽其虚诞之辞。盖我之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故讼不待听而自无也。”“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可见圣人能够“明明德”、“新民”。“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朱熹解释说,“引此而言圣人之止,无非至善。”可见,圣人是能够达到“止于至善”的境地的。就“八目”而言,圣人能够全部做到,并能够取得“平天下”的伟大功业,这是圣人和仁人的区别所在。

“圣人,人伦之至。”(《孟子·离娄上》)“圣人,百世之师也。”(《孟子·尽心下》)其实,仁人、圣人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孔子曾说自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侮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认为说自己仁、圣都是不敢当的,并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圣人,孔子并不得见,他觉得能见到君子就是不错了。《礼记·礼运》中甚至将圣人与天地、鬼神相并列:“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可见圣人是儒家所设立的一种最理想的人格形态,是智慧、道德并能教化万民的近乎神人的人物,他是一个引导人们不断完善自我,达到“止于至善”这一终极目标的精神指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