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智和皓影哪个性价比高(为什么说致在的)

在SUV需求刚被点燃的那几年里,车型繁杂到甚至出现品牌销售都认不全自家车型的情况,换标加长、改头换面一番变成全新细分市场车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市场细分概念的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看完都得直呼“专业”,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缤智和皓影哪个性价比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缤智和皓影哪个性价比高(为什么说致在的)

缤智和皓影哪个性价比高

在SUV需求刚被点燃的那几年里,车型繁杂到甚至出现品牌销售都认不全自家车型的情况,换标加长、改头换面一番变成全新细分市场车型的例子比比皆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提出市场细分概念的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看完都得直呼“专业”。

按照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理论,市场细分的基础是顾客需求的差异性,所以凡是使顾客需求产生差异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市场细分的标准。不过由于各类市场的特点不同,市场细分的条件也有所不同,而在条件复杂、越分越细的汽车市场里,最终的划分依据大多都集中到了价格上。

广汽本田也是在按照同样的逻辑开拓新的市场。

8月底,广汽本田全新车型致在(ZR-V)正式上市,新车定位紧凑型SUV,全系现推出三款车型,售价分别是15.99万元、17.89万元、19.59万元。

从现有的SUV车型级别看,广汽本田已经形成了由缤智、皓影、冠道组成的小型SUV、紧凑型SUV和中型SUV的产品矩阵,能够基本覆盖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消费群体,但是从整体价格区间看,广汽本田在缤智与皓影之间的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仍有空缺,而这也给致在(ZR-V)的出现提供了更合理的理由。

从产品力角度看,致在(ZR-V)与全新一代思域/型格同平台打造,长宽高分别为4568/1840/1621mm,轴距为2655mm,介于缤智和皓影之间。设计方面致在(ZR-V)采用与美版HR-V相同的风格,塑造出具有年轻化造型的同时也富有一定的运动感。

在配置部分,致在(ZR-V)也给到了同级少有的BOSE豪华音响系统(12扬声器)、卡片式钥匙、Honda CONNECT 3.0智导互联、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以及10个安全气囊等配置。

另外,致在(ZR-V)全系标配了1.5T直喷VTEC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34kW,最大扭矩240N·m,匹配CVT变速箱。

从上述的产品力角度看,这台致在(ZR-V)确实是承接缤智与皓影的不二之选。不过,15.99万-19.59万元的定价还是让很多关注致在(ZR-V)已久的消费者捂紧了自己的口袋,而主要原因或许是自家两位“兄弟”的价格“背刺”。

定位小型SUV的缤智包含1.5L自然吸气和1.5T涡轮增压两个动力版本车型,其中售价更低、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为缤智的主销车型,结合目前经销商优惠看,缤智主力车型的终端售价在10万-12万元左右。尺寸更大的皓影尽管优惠力度不如缤智,但皓影240TURBO部分车型的裸车价格也基本能够与致在(ZR-V)持平。

从广汽本田用新产品填补15万-20万元价格区间的角度看,致在(ZR-V)目前的定价合情合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用远高于缤智、接近于皓影甚至比皓影还高的价格买一台尺寸更紧凑的新车,所需要的心理建设确实要多不少。

“明知山有虎”的广汽本田,为什么要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推出这样一台暂时看起来无法被市场接受的新车呢?

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致在(ZR-V)的两位“兄弟”都要换代更新了。

首先是缤智,根据此前工信部的申报信息可以了解到,全新缤智在设计上将基本延续海外版的风格,与现款车型有了很大的不同。在尺寸上全新缤智长宽高为4380/1790/1590mm,轴距2610mm,相比现款车型轴距不变,车长与车宽进行了相应的增加。另外在动力系统部分,缤智仍将沿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CVT变速箱的动力组合。

全新皓影也在前不久完成了申报,根据申报信息,皓影有了新的外观设计,动力系统仍将提供1.5T燃油动力、2.0L混动和2.0L PHEV等不同选项。全新皓影最大的变化在于车身尺寸的全面提升,新车长宽高尺寸在4716/1866/1681(1691)mm,轴距达到2701mm,得益于尺寸的提升,新车还全新增加了7座的选项。

从申报信息中我们能够看到,缤智虽然会在设计、配置上进行大的改动,但核心的动力系统与车身尺寸没有太大变化,未来的定价也将基本维持当前水平。皓影则不同,三围及轴距的提升加上7座的选项,不知不觉把车型级别向上提升了半截,而未来的售价可能会比现款车型更高一些。

缤智价格不变,皓影价格向上,二者中间的价格差距也将拉大,而这个空档恰好也就变成了致在(ZR-V)的生存区间。因此,在缤智和皓影完成换代更新之后,致在(ZR-V)便顺理成章的成为广汽本田消费者在15万-20万元之内最好的选择。

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15万-19万元的SUV消费需求大涨,7月,该价位区间的SUV销量达到13.9万辆,同比增长64.3%,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增速排名第一。致在(ZR-V)作为一台全新车型,在多重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前期面临的销售压力可想而知。不过,随着同门兄弟陆续换新、价格体系重新调整以及所处价位区间车型销售趋势向好,致在(ZR-V)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