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学会身边的人或物突然的离开(人如何体面地离开)
人生两件大事,便是生与死。在自己的啼哭声中迎来新生,在他人的痛哭声中迎来死亡。大多数人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一生,虽不能像英雄一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但也不愿悄然无声毫无尊严地离世。为自己/亲人留有体面和尊严,为人生的最后一程画上圆满的句号,是很多人所期待的善终。遗憾的是,死神并不能如人所愿,当生命走向终点之时,疾病、疼痛、意识恍惚总会伴随左右。病人会形销骨立,意外则肢体破碎,曾经的青春和活力一去不返,只剩下一具残败的躯体。这是很多人所惧怕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因此很多老人在患重病的时候,都会强调不要插管、不要治疗。但是孝顺的儿女又怎会答应。为了尽力延续父母的生命,会竭尽所能用遍所有治疗手段。直到最后老人奄奄一息,体无完肤。儿女们无奈,懊悔,又不甘心。但即使再来一遍,他们还是会这样做,只是为了多留亲人一刻。
我们无法指责任何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立场。死亡就像残败的花朵,在寒冬里凋谢。当遇到残破的躯体时,我们会尽力复原;骇人的面容,也会化为慈祥的面孔;瘦弱的躯体,会用精美的服饰掩盖;腐败的气息,由香薰来驱散。在告别仪式上,我们所看到的逝者,安静如睡着一样被众人围绕。他们一如生前一样光彩照人,令人惋惜。
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死亡给逝者带来了什么。只有为逝者近身服务的礼仪人员才了解,这众生的苦楚。人皆如此,万物皆如此。消亡是残酷的,但也充满新生的希望。事物的轮回,带来了生机。物质的循环,是生命的本质。我们感叹死亡的残酷,可殊不知,死亡和新生,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
人如何才能体面地离开这个世界?这个问题其实不是站在逝者的角度提出,而是活着的人对死亡的惧怕,才产生的疑问。诚然,生命的消亡在生者的眼中并不体面,但是在将死之人眼里,体面不体面,并无大碍。生命消亡的瞬间,人体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大脑会分泌大量内啡肽,血清素,死亡让人不再感到恐惧,而是前所未有的安宁与平静。所以,我们无需惧怕死亡,也无需担心在将死之时不体面的状态。因为这是生命走向终结的常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人生从头到尾,贯穿始终的只是意识里最诚挚的初心。即,我来过,我体验过,我将死,又将重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