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

一、联想事件起因

近期,由于坐拥900万粉丝的自由媒体人司马南先生的七段视频,联想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司马南先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对联想提出了6个质疑:1、联想在改制中是否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2、联想27名高管中14位外籍高管,联想电脑是否涉及到国家安全?3、联想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不到3%,是否配得上高科技企业?4、联想2021年资产负债率高达90.5%,是否面临资不抵债?5、联想集团高管上亿的天价年薪,退休后仍领着近亿元的退休费是不是合适?6、同样配置的联想电脑为什么在国外卖低价而国内卖高价?随着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和事件的发酵,越来越多的联想新闻被扒出,包括5G标准投票高通而不投华为、为美军捐赠电脑等等。一时间,网上对于联想骂声如潮、一片喊打,以至于后来流出来柳传志先生的秘书约请司马南先生见面的信息。显然,联想对于这此事情的发酵程度未有充分的估计,全网发酵后也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公关,导致”联想被怼“事件越发不可收拾。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2)

其实在2018年,由于5G标准制定投票问题,据传联想投了高通而未投华为,就引起了国内不少的反对声音,联想的一些高管也被冠以“汉奸”的头衔。柳传志先生曾一度出来回应,涉及马云先生、李彦宏先生、刘强东先生、贾跃亭先生等十几位行业大佬们都发声表达对于联想和柳传志先生的支持,包括任正非先生本人也进行了回应。而引发本次事件的核心,应该是联想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版提交上市申请数天后又撤回的操作,关键的材料是那份联想集团的上市招股书。上市招股书详细描述了联想集团的财务及经营情况,很多人通过解读数据推定出联想集团的一些问题所在,加上联想集团这几年本身就存在成长缓慢和业绩差强人意,尤其是在美国联合全球盟友围剿华为时,联想一些高管的表态。比如杨元庆先生不敢承认联想是一家中国公司,首席财务官黄伟民表达了可能会把生产搬到美国等等。这些事件的持续发酵与联想的冷处理做法,没有及时通过媒体澄清并进行有效的公关,激怒了网民,导致了司马南先生的视频一经发布就被瞬间大量点赞、疯狂转发与评论,联想也就一下子就被架到了火上,再想下来就很难了。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3)

其实,联想针对司马南先生的质疑大可不必置之不理,或者到了网络上已经大面积发酵时却又私下约见和解。换个角度,如果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函质询司马南先生所提出的这六个问题,联想要不要回答?如何回答?按照企业的上市流程,一旦提交上市申请后,中间都会收到证监会的质询函,就上市招股书中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质询,公司要给予公开的答复。如果证监会对答复不满意会继续质询,直到所有问题都消除了,才会通过审核,批准上市,否则就会驳回上市申请。另外,上市公司中都有一栏“问董秘”,这一栏是股民或者投资人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向上市公司提出的,对于提问的内容并没有设限,董秘必须予以答复。联想集团本身就是港股上市公司,针对司马南先生的质疑给予合理的必要的公开答复就是了。如果司马南先生对于答复不满意,继续完善答复或者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公开的方式回答。冷处理的态度反倒是把事情引向了复杂化,变得难以处理了。如果事件继续发酵,而且涉及到股权改制又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极有可能像《突围》那样,纪委最后介入,进而演化成刑事案件。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4)

二、联想的创业故事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联想集团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的。时任计算机所所长曾茂朝担任董事长,计算机所业务处处长王树和担任总经理,六室的助理研究员柳传志担任副总经理。说到了这家公司就不得不提到一人,那就是倪光南院士。根据百度资料查询,倪光南先生生于1939年,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84年11月,倪光南先生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总工程师,其研发的联想汉卡成为公司的主销产品。1991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改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其中“联想”二字即取义“联想汉卡”中的联想,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程师,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1994年倪光南先生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5年,由于联想集团走“技工贸”还是“贸工技”的发展路线和反对借钱给香港联想股东香港导远公司增资与柳传志先生产生歧异,被中科院解除了联想总工和董事的职务,1999年被联想集团解聘。1995年开始,倪光南就不遗余力地呼吁中国发展IT核心技术,特别是自主操作系统和国产CPU,认为这是关系到信息安全,也关系到产业持续发展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倪光南院士在当时是极具战略眼光,如果联想集团在26年前就着手核心芯片技术研发投入,今天的”中国芯“可能就不会陷入这么被动的局面。从联想创业的事实情况看,倪光南先生是联想的核心创始人之一,也可以说,没有倪光南就基本上没有联想,因为联想集团的名字本身就是来源于倪光南院士研发的联想汉卡。在联想集团的创业故事中不提任何倪光南的贡献与事迹,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合,不管是为了突出柳传志先生的重要贡献还是弱化中科院的影响。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5)

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联想的产品也逐步拓展到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等。之后联想集团的两大手笔跨国并购业务,让联想成为了真正的跨国企业。2005年,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完成了对IBM PC事业部的收购。2013年,联想电脑销售量升居世界第一,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厂商,并一直保持到现在。2014年,联想集团以29亿美元从Google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而当时Google收购Motorola时花费了125亿美元,尽管联想手机后来做的不怎么样,但当时的这一起并购还是给行业震动不小。如果要给这两次并购做个点评的话,并购IBM PC事业部让联想成功地成为了全球第一的PC生产商,而并购Motorola移动却并未如愿以偿让联想手机进入全球手机的前三名。在并购了Motorola移动之后,联想集团成立了四个新的、相对独立的业务集团:PC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企业级业务集团、云服务业务集团。在最新公布的《财富》202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单中,联想集团以607亿美元的营收排在第159位,比2020年的224位上升了63位。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6)

三、联想的股权变更

联想的股权更迭应该是从1988年之后。1998年,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更名为联想集团控股公司,注册资本金由100万元增加至1亿元,中国科学院为100%控股单位2001年,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再次更名为“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增加至6.6亿元,其中中科院持股65%,联想职工持股35%。2009年,中科院以27.55亿元将其所持股份的29%转让给泛海控股,至此,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变化为:中科院36%、联想职工35%、泛海控股29%。2010年,北京联持志远吸收合并联想职工持股的35%,经过爱企查查询,透过北京联持志远公司的复杂股权关系,最终受益人:柳传志8.45%、李勤5.37%、杨元庆4.03%、张祖祥2.21%、贾绪福1.89%、马晓青1.88%、曹之江1.88%、胡锡兰1.72%、李树贻1.7%,柳传志先生与杨元庆先生不用介绍,李勤先生是联想控股的常务副总裁兼神州数码的董事局主席,张祖祥是联想集团的副总裁兼深圳联想的董事长,曹之江是联想集团的副总工程师、副总裁,胡锡兰为当时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的妻子,李树贻为当时中科院计算所书记。2011年,泛海控股转让联想控股9.6%股权给五位自然人柳传志3.4%、朱立南2.4%、陈绍鹏1%、唐旭东1%、宁旻1.8%(陈绍鹏:联想控股高级副总裁;朱立南:联想集团董事、前总裁;唐旭东:联想控股副总裁;宁旻:联想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联持志远向泛海控股转让9.5%、黄少康1.5%的股权,至此,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为:中科院36%、北京联持志远24%、泛海控股28.9%、柳传志3.4%、朱立南2.4%、陈绍鹏1%、唐旭东1%、宁旻1.8%、黄少康1.5%。2012年,泛海控股再次将联想控股8.9%的股份转让给北京联恒永信,经过爱企查查询,透过北京联恒永信公司的复杂股权关系,最终受益人:赵文16.9%、杨元庆11.11%、蔡金芳6.87%、刘军4.47%、李蓬2.69%、陈国栋2.58%、乔松2.24%、乔健2.24%、王晓岩2.24%、曾茂朝2.24%。至此,联想控股的股权结构为:中科院36%、北京联持志远24%、泛海控股20%、北京联恒永信8.9%、柳传志3.4%、朱立南2.4%、陈绍鹏1%、唐旭东1%、宁旻1.8%、黄少康1.5%。

以上部分是联想控股(北京联想)成立以来的股权结构变化,如果把柳传志先生与杨元庆先生的股权单独拆分出来,柳传志在北京联持志远中的股权折算到联想控股中约为2%,杨元庆约为1%,杨元庆在北京联恒永信中股权折算到联想控股中约为1%。也就是说,柳传志实际持有联想控股的股权约为5.4%,而杨元庆约为2%。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7)

再来分析香港联想公司的情况。1988年联想(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金90万港币,由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北京联想)、香港导远电脑系统公司(1980年成立,2002年解散)和中国技术转让(香港)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1993年更名为中国技术投资贸易(香港)有限公司)三方出资各出资30万港币成立,每方的股权为33.33%。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技术转让公司董事长为柳传志先生的父亲柳谷书,香港导远系统公司股东为吕谭平等4位港商。1992年,联想(香港)有限公司增资到1.1亿港元,中技转公司拒绝增资,增资后的股权结构变为:联想控股53.3%,香港导远43.3%,中技转3.3%。此次增资事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原因在于联想控股出资9,890万港元(约1270万美元,此款项为中国银行批准给联想控股的专项贷款3000万美元的一部分),而吕谭平等4位港商仅出资10万港元(其余552.58万美元(4300万港元)由联想控股借入进行增资扩股),据说这也是倪光南先生极力反对时任董事长曾茂朝、总经理柳传志的做法而后去职的原因。1993年,联想(香港)有限公司变更为香港联想集团有限公司1994年联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其中:联想控股2.618亿股,占38.785%,香港导远公司吕谭平等4位港商2.08亿股,占30.819%,公众股1.092亿股,占28.178%,中技转0.15亿股几乎可以忽略不记。至此,中科院在联想集团的股权实际上为:联想控股65%×联想集团38.785%=25.21%,香港导远公司吕谭平等四位港商30.819%,成为真正的大股东。联想集团上市共发行了6.75亿股,发行价1.33港元(成本价0.23港元,认购价2.2港元),2000年股价更是突破70港元。

联想集团上市后,在1995年4月到1997年3月的两个财年亏损达2.45亿港元,柳传志先生决定于1997年将联想控股的良性资产和无形资产注入联想集团,股权结构变更为:联想控股3.954亿股,占60.8%,香港导远公司吕谭平等四位港商0.744亿股,占11.022%,公众股1.092亿股,占28.178%。通过新的资产注入,使已经亏损累累的香港联想变为高盈利的上市公司。至此,中科院在联想集团中的实际股权为:联想控股65%×联想集团60.8%=39.52%,重返第一大股东位置。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8)

2001年,联想集团一分为二:联想电脑(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联想控股分别持有联想电脑(联想集团)57%的股权和神州数码51%的股权,柳传志先生担任联想控股的总裁兼联想电脑的董事长,李勤先生担任联想控股的副总裁兼神州数码的董事长,杨元庆担任联想电脑(联想集团)的总裁,郭为担任神州数码的总裁。分拆后的神州数码于当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至此,中科院持有联想集团的实际股权为:联想控股65%×联想集团57%=37.05%持有神州数码的实际股权为:联想控股65%×联想集团51%=33.15%。如果联想控股的股权改制到此为止,不失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从联想集团与神州数码两家上市企业股权结构来看,联想控股有着绝对的控股地位,从中科院的实际股权来看,依然是有着大股东的一票否决权。至于联想控股在之后几年的其他领域投资,如3500万美元成立的联想投资(现君联资本),进入私募股权投资(PE)领域成立的弘毅投资,由君联资本与中科院北京星恒电源公司和深圳百利宏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星恒电源等等,都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了获取高速增长进行的其他领域的多元化投资及风险投资,无可非议。

不过,2009年-2012年期间,联想控股的几次股权变迁是最引起非议的地方,尽管那个时代正好赶上“国退民进”及鼓励MBO收购的政策。到2012年,中科院在联想控股中的股权仅为36%,折算到联想集团中的实际股权为:联想控股36%×联想集团57%=20.52%折算到神州数码的实际股权为:联想控股36%×联想集团51%=18.36%,中科院尽管依旧是第一大股东,但是彻底失去了一票否决权。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9)

2011年,柳传志先生辞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先生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联想控股向杨元庆先生出售8%联想集团的股权,合计7.97亿股股票,价值高达33.2亿港元(折合当时人民币27.55亿元),据柳传志先生公开演讲资料,是杨元庆先生贷款完成的股权购买,这是有巨大争议的地方。股权变更后,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为:联想控股33.58%,杨元庆8.36%成为第二大股。中科院所持联想集团的股权实际为:联想控股36%×联想集团33.58%=12.089%,股权数与杨元庆先生的个人持股已经非常接近。截止2021年3月31日止,联想集团的股权结构为:联想控股37.38%,杨元庆6.089%,其他董事0.099%,公众股56.432%。中科院所持联想集团股权实际为:联想控股36%×联想集团37.38%=13.457%,这也应该是联想集团最近最新的数据。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0)

四、联想的经营状况

联想控股成立37年,上市27年,风风雨雨,经历过高速发展,也遭遇过严重亏损,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华为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对于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两家公司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比较。我们暂且不提华为的发展路径与成功经营,只针对联想的发展做一些浅显的分析。对于联想集团的发展速度慢盈利能力差研发投入低高管年薪高的问题,通过2020/2021年度财报可以窥见一斑。联想集团在”港市“的年度财报有别于”上市“与”深市“的计算口径,2020/2021财报年度是指从2020年4月1日-2021年3月31日期间的数据,为了避免汇率的影响,我们依旧采用美元为单位。在这个财务年度,联想集团营业收入607.42亿美元、净利润14.45亿美元,净利率为2.379%。其中销售、行政与研发三项费用分别为:30.45亿美元、29.84亿美元、14.54亿美元,营收占比分别为:5.013%、4.913%、2.394%。对于一个高科技企业而言,研发费用的投入确实过低,这与联想集团的经营模式有关,通过大量采购外部零部件,完成电脑组装的业务。2020/2021年联想集团销售成本(也可以看作制造成本)为509.74亿美元,销售占比为83.919%,也就是说,联想集团实际的毛利率仅有16.081%,这也是联想集团大而不强的核心原因所在。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1)

再分析联想集团的资产负债情况。截止2021年3月31日,联想集团总资产379.906亿美元,其中:存货63.806亿美元、应收账款83.978亿美元、营收票据0.789亿美元、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49.775亿美元、可收回所得稅款2.544亿美元、存款0.594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30.684亿美元,七项合计为232.17亿美元。联想集团总负债为343.801亿美元,其中:非流动贷款32.996亿美元、应付账款102.208亿美元、应付票据8.856亿美元、其他应付款及费用131.785亿美元、应付税款3.954亿美元、流动贷款6.983亿美元,六项合计286.782亿美元。总资产中所列七项是指联想集团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可变现的资产,而总负债中列出的六项是指联想集团正常经营中需要按期偿付的债务。这两个数字相比,债务比资产多出了近55亿美元,这个数字是联想集团绝对需要关注的。至于资产中的厂房设备及无形资产,只要是联想集团还在正常经营,就无法变现。所以,联想集团资产负债率过高及债务过大确实是现实存在的,需要联想通过增加绩效来改善。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2)

从表面上看,联想集团目前是一家赚钱的公司,但通过经营报表及资产负债表的分析,不难看出这家企业实际上存在重大的隐患和风险,精益管理、减员增效与压缩支出已经很有必要。在这种经营背景下,高管的薪金收入也自然是股民及网民所关注的另一个问题。在2021财年,杨元庆个人薪金2616.6万美元(约1.67亿人民币),公司收入最高的5位主管中,除了杨元庆外的另外4位薪金合计为5697.6万美元(约3.64亿人民币),也就是说,联想集团5位收入最高的高管一年的薪金就达5.31亿元人民币,这对于一家毛利率只有16%、净盈利只有14.45亿美元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3)

再通过联想集团2011年-2020年这十年间财报所呈现的数据分析。销售收入从1887亿人民币增加到3875亿人民币,增长了205%;净利润从30亿人民币增加到92亿人民币,增长了306%;研发费用从29亿人民币增加到93亿人民币,增长了320%;但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也从85%增加到90%。如果不与华为比较,这个数字的变化是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联想集团已经是一个收入近4000亿人民币的企业集团了,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但如果比较华为的同期数字,那就是发展相当缓慢了。就拿净利润和研发费用两项比较,华为2011年净利润和研发费用分别为116亿人民币和237亿人民币,而2020年的数据为646亿人民币和1419亿人民币,净利润增长了557%,研发费用增长了599%,而与此同时,华为的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在62%-68%之间,2020年12月31日为64%。如果再比较华为与联想净利润与研发费用,2011年华为的净利润是联想的3.87倍,到了2020年已经达到7.02倍。2011年华为的研发费用是联想的8.17倍,到了2020年则达到了15.26倍。这可能就是华为面临美国政府联合全球的盟友进行围堵,依旧高速发展,而联想的CEO杨元庆先生不敢公开承认联想是一家中国公司、联想的首席财务官黄伟民先生公开表示联想可能会把生产搬到美国等等。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4)

五、联想的是非得失

联想集团从199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到2021年共27年的时间,股权的不断变化,既有迎合市场的原因,也有股东之间利益分配的原因,中科院的持股从最初的39.52%逐步减少到目前的13.457%。联想集团上市的三十年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三十年,国家宏观政策经历过数次大的调整,从“国退民进”到再次“国进民退”。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某个时期对的东西到另一个时期也许就错了,但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抓住机遇的企业欣欣向荣。当然,也有很多企业在抓机遇的同时投机取巧,越过了雷池,导致了犯错或者犯罪,最时髦的词叫做“职务犯罪”、“国有资产流失”和”资本原罪“。改革开放后,很多企业得益于国家的各种支持政策,快速发展壮大,在发展过程当中或多或少行走于灰色地带,以至于很多企业家最后锒铛入狱。尤其是涉及到国有企业经营和改制过程,红塔集团前董事长褚时健先生伊利集团前董事长郑俊怀先生、健力宝集团前董事长李经纬先生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不管什么样的大背景,都应该以不损害国家利益为前提,功是功过是过,不能功过相抵。健力宝集团就是改制失败的典型案例,健力宝与联想同创于1984年,在李经纬的带领下,1994年销售收入达到18亿元,成为中国饮料企业的领军企业。但随着企业的改制,与三水政府矛盾的不断加大,终于在2002年以涉嫌贪污罪立案,健力宝就此一路衰落。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5)

在联想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股权更迭,到底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和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我们不在当时场景,无法评价其对错,只能通过这些数据的堆砌,供读者自己去理性分析判断,既不打酱油,也不做愤青。如果联想确实涉及到巨大的国有资产流失,在股改过程中涉及到巨大的利益输送,自会有纪检部门及司法机关对其立案侦查,我们仅对其发展过程中的股权变更进行梳理,不持任何立场。联想成立至今已经37年的时间,从一家不知名的电脑小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PC生产商,不管其核心技术有什么,以柳传志为代表的联想第一代创业团队功不可没,联想集团在推动中国企业进步和实现跨国经营的成功案例不可或缺。就像台湾的富士康,凭借给苹果代工手机业务就能成为IT行业的领军企业,进入全球500强企业行列,而且关键时候都能拿捏华为的芯片供应,这种企业的模式也无疑也是一种成功。对于联想而言,无论是柳传志、倪光南、杨元庆这些开创者,还是数以万计的联想员工,都为联想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6)

另外,通过系列的数据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无论从联想的创业过程,还是从目前的股权结构,“联想”品牌无疑是根正苗红的中国品牌。对于联想集团的27位高管中有14位是外籍高管,这应该是联想在收购IBM PC业务和收购Motorola移动造成的,如果细分联想集团的员工国籍,外国员工也应该是有相当的占比。跨国企业大体如此,就像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先生的用人观”用全球的人才去管全球的企业,人才实现本地化“,因此,这一方面应该毋庸置疑。至于联想的首席技术官与首席财务官都是外籍人士,会不会对中国的信息安全造成威胁,这是个非常专业的问题,毕竟中国政府及大量央企为了支持联想的业务而采购了联想众多的电脑及IT系列产品。就像滴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向美方提供中国的道路交通数据会造成中国的国家安全,被国家网信办联合公安部、国家安全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委进驻调查一样,如果联想电脑及系列产品涉及到了中国国家安全,建议国家相关部委进行专门研究,如果实锤,采取与滴滴一样的处置方式,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企业的底线不能突破,一旦为了一己私利破坏公众利益及国家安全,就得法办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7)

六、尾声

联想是伴随很多国人成长的一个优秀的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台电脑都是联想品牌,联想对于大多数六零后、七零后甚至八零后都是神一样存在的企业。这次网上发酵的对于联想的质疑,其实扒开外表看其本质,更多的网民是对联想怒其不争的情感宣泄。在大多数人眼里,联想不应该是现在这样,至少应该如同华为,大是大非面前是绝不含糊,面对外部打压保持应有民族气概。司马南先生对于联想的六个质疑,没有一个是不应该问的,联想的高管们不应该避重就轻,学会直面问题,主动回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像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那个孩子会不犯错误?不管犯错大小,主动承认并改正错误,依旧是个好孩子!期望经过暴风雨洗礼后的联想依旧是大众喜爱的IT品牌,期望联想集团能健康快速发展,真正成为能够代表中国民族精神的企业。

lenovo官网维修中心(我眼里的lenovo)(18)

撰写本文时,为了确保客观公正,也为了每一个数据的出处,翻阅了联想集团的所有上市公开财报及上市招股书,阅读了众多行业专家撰写的关于联想的文章,查阅了天眼查、企查查、爱企查等专业查询网站,也全面浏览了联想控股的官方网站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同时从百度文库中下载了数篇有价值的有关联想的专题文章进行参阅。对于每一处数据的提供方表示感谢,对于讲述联想发展故事的每一位作者表示敬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