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为啥没有弹幕了 开着弹幕看觉醒年代才知道
文 | 月半悦读
《觉醒年代》后劲太足了,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
看第一遍时,都不想开弹幕,细节和重点太多了,让人不舍得分心去看弹幕内容。
二刷、三刷时,才会有余力去偶尔在极度精彩的地方,忍不住发几条弹幕,绝对有满满的参与感。
不同于其他偶像爱情剧、综艺娱乐节目之类的,《觉醒年代》刷屏的弹幕,应该是最和谐积极,又最充满正能量的!
可是,在满屏飘过的“致敬先烈!”“这盛世,如您所愿!”里,总有那么几条让人哭笑不得弹幕。
其中,不乏张冠李戴的人,有认错人的,有唱错歌的,有记错事儿的。
看了这些笑话,也让人深感这部“高钙”电视剧来得及时,很多人确实改补补历史的“钙”了!
01、弄错国歌,闹得不只是笑话在第二集里面,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当夜和夫人高君曼在小院里谈心。
高君曼谈及延年、乔年兄弟俩,心疼他们在外做苦工赚生活费也不愿回家,请求陈独秀去把他俩接回家,却被陈独秀否决了。
陈独秀一面欣慰两个儿子有骨气,一面受了《国际歌》的影响,很认可两兄弟的靠自己争取自己命运的做法。
“世上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上帝,要创造大家的幸福,只能靠我们自己!”
当时,《国际歌》还没有翻译成中文,这几句话却给了陈独秀很深的印象。
不出意外,看到这里,刷屏而来的就是《国际歌》的歌词,“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然后,一句夹杂其间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就显得比较突兀了。
一些眼尖的网友看不过去,立马出来科普了,“《国际歌》不是《义勇军进行曲》”,这是“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
看到里面还有人说明天要中考的,为他捏一把汗,不知道考没考这个考点?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弄混?
当时是1915年,《国际歌》还没有中文版。
1871年,“普法战争”中巴黎公社失败。
不久,巴黎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诗歌《英特纳雄耐尔》,并于1888年,由法国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谱写曲子,《国际歌》由此诞生。
20世纪初,《国际歌》其中三节被译为俄文版,20年代初,苏联就以此为国歌。
1920年,瞿秋白首次把《国际歌》翻译成中版。
后来,萧三由俄文版转译并由陈乔年配唱的《国际歌》,在中国大地上传唱开来。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发行于1935年,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本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
这首进行曲自诞生以来,在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重要关头,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前赴后继,新中国成立前就被拟定为国歌。
弄错了国歌和国际歌,闹得不只是笑话,所以,不要再弄混了!
02、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记错事儿的人,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知道五四青年节,却只把它当做一场青年游行运动,给后代青年人带来了半天假期。
对于这场运动,很多人也只知道书本上那一段话,根本不了解它背后的惊心动魄和跌宕起伏的外交史。
相信有很多人,都是看了这部剧,才知道五四运动的由来,才知道它深刻的历史意义。
不同于大家期待的轰轰烈烈,这四十三集的电视剧里,花了有五集的时间,把五四运动的来龙去脉讲了个一清二楚。
从巴黎和会前夕开始,外交使团的悠闲自在就被一张正式通知给打破了,从此就陷入了国家大义的考验里。
北洋政府、南方政府、各方军阀,在等着分割战胜国红利时,纷纷扰扰的争抢,可在使团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却没人出面撑腰。
一时间,整个使团成了没娘的孩子,再加上亲日派在其中作乱,北洋政府要求他们签字,社会各界却致电他们,要求坚决抵制,真是内忧外患。
“弱国无外交”,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外交官们脸都不要了,求爷爷告奶奶的去堵门求见各国领导人,却一次次吃了闭门羹,那种耻辱和心酸,看得人泪流满面。
他们没有辜负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不再顾全个人得失,在和会上不卑不亢,履行了“主权至上,寸土必争”的宗旨。
只是国家积贫积弱已久,不能给他们撑腰,终究一败涂地!
哪怕百年后,我们的外交天团已经可以和世界强国分庭抗礼,曾经的那种屈辱和卑微,才是百年后的我们应该警醒的: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所以,五四运动绝对不只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更是中国民众觉醒的标志,背后还有着一段不容忘却的屈辱史。
03、铭记先烈,也是给自己补钙至于记错人的,那就更多了。
五四运动前后,北大校园里出现个女生,就有人说是冰心;
记得何叔衡出场时,竟然有人说是弘一法师,就因为李叔同名字里也有一个叔字;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一直有人在刷陈毅元帅;
沈雁冰的名字一打出来,有人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茅盾,竟然是沈从文……
当然,其中不乏抖机灵的人,可也让人为今人的浅薄和无知心寒。
陈望道粽子蘸着墨汁,翻译出了《共产党宣言》,因为陈毅老总也有过类似的故事,又都姓陈,认错了让人也说不了什么。
可何叔衡和沈雁冰,作为党最初的发起人,竟然被认成李叔同和沈从文,却只因后两者的文艺作品传唱程度更高而已。
这就未免有点可悲了!
可真要问那些人李叔同和沈从文做过的贡献,估计除了《送别》和《边城》,他们所知也不多。
就像鲁迅先生出场时,都在刷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却少有人知道他写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这时候,只能用先生《狂人日记》里最后一句话表达心情:救救孩子!
我们确实应该补补钙了,有些往事刚刚越百年,很多人就已经开始记不清了。
这样下去,还谈什么永远铭记?这怎能对得起那些为了国家的未来牺牲的先辈们?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