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

《黄帝内经》:上古人学

真人、至人、圣人、贤人、俗人

霞客:开启自在人生

《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

利他-帮人-工作-事业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

目录:

01什么是工作

02正确的金钱观,赚钱观念

03事业、产业、冤业的区别

04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05《三皇五帝》之舜帝的5则小故事

06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07《西游记》孙悟空彻底悟透菩提真妙理

我们每天都在工作,什么是工作?

帮人是工作,还是求人是工作?

帮人是工作,求人不是工作。

我们每天其实在赚钱,并没有工作,因为只有在帮人的时候才叫工作。每天实际上在赚钱,发财。发财可以不帮人,骗人也能发到。

所以我们并没有在工作,而是在发财。

今后转念想,把工作当做帮客户,帮助他人解决问题,提升生命能量。

02

货币-赚钱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2)

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只有流通才能产生价值。

思考,每当思索想要赚钱的时候,思考我该如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因为我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别人感谢我,所以给了我货币。货币因感恩,因真善美而存在。

只有不断帮助更多人,利他,给予。才能收获。先付出,而非总是想索取,不择手段,不劳而获。正所谓助人为乐,心美,人更美。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3)

03

事业、产业、冤业的区别

《德育古鉴》昔贤有云: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举而措之一家之人,谓之产业;

举而措之害天下之民以利一家之人,谓之冤业。

以事业作产业,人怨之;以产业作冤业,天殃之。

这一段话是接触《德育古鉴》早期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总感觉这段话把事业、产业、冤业分门别类,把我们日常所为说的非常精确。

每个人在世间不能不工作,不能不劳作,问题就在于我们的工作是事业、是产业、还是冤业呢?这一段话给我们说清楚了,到底谁讲的呢?

这里说“昔贤”,也就是过去的贤人,到底是谁没有标注,但是我们感觉中国的古圣先贤大概都有这个认识,所以这段话可以说是古圣先贤的共识。

这跟《大学》里说“财聚则人散,财散则人聚”,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4)

04

疏广先生教诲我们说“富者,怨之府也”,

为什么富裕之人反变成招怨之府呢?

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富裕、财富那是众人之所愿,那岂不就是冤业吗?我们一听到冤业,谁都不想造,我们应该造什么业呢?

有学生问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贪、嗔、痴,假如大家都不贪了,没有企图心了,社会岂不停滞不前了吗?

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不贪的人有几个?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假如这个假设成立大家都不贪,没有贪、嗔、痴,这个世界当下就是天国,就是极乐世界!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5)

所以什么叫事业?什么叫产业?什么叫冤业?

也就是贪、嗔、痴的厚薄多寡而已!

我们看文章里怎么说呢?

05

“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6)

我们现在人常常说做事业,看看你的胸怀,是为谁所做?

“举而措之”也就是你的所做所为,“天下之民”也就是天下苍生!

“天下”在中国古时候说就是全世界,仅仅说国家是一个民族。只不过我们现在人说国家,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大中国,放在古人来说就是整个世界的苍生百姓。

你的举措、你的作为,起心动念想的是天下苍生,“谓之事业”,以这种心、这种念头为出发点所做的一切事不管大小,都是事业!

我们从这里看事业是天下之民,想的是一切众生。

从这个地方看,孔老夫子所谋不是事业吗?孟老夫子所思、所念不是事业吗?释迦牟尼、默罕默德、耶稣,这些宗教当中的圣人哪一个不是心心念念天下之苍生呢?纵然退而求其次,历史上的贤达君子们想的是国家、百姓,不想自己,这些岂不就是事业吗?

我们常常会说事业,我要做事业,你的所作所为是为自己还是为天下苍生?为天下苍生才叫事业!

06

补充说明:

《弟子规》云: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论语·学而》云“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批注:本立道生,生生不绝,一本万殊,万殊一本,一以贯之。守一求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7)

《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墨曰:知止,则日进无疆,反者,道之动。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持盈保泰、 长生久视之道。

企者,人之止也,止于至善者也。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8)

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

因此明明德一定在于亲民,而亲民是明其明德的原因。

因此

亲我的父母,推己及人,亲别人家的父母,以至于亲天下人的父母,这样的话我的“仁”实际上和我的父母、朋友的父母、天下人的父母为一体了;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

亲我的兄妹,推己及人,亲我朋友的兄妹,以至于亲天下人的兄妹,这样的话我的“仁”实际上和我的兄妹,朋友的兄妹,天下人的兄妹为一体了;实与之为一体,而后“悌”之明德始明矣!

夫妇,朋友,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莫不实有以亲,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这就是明明德于天下,这就是身修家齐国治最后天下平,是之谓尽性。

07

“举而措之一家之人,谓之产业”,

这句话我们现代人要想了,我为这个家庭做事赚钱,就是为“一家之人”;

在古人说就是一个家族,为光宗耀祖,光耀门楣,为父母扬名于天下后世,那个叫产业!产业是有私心的,但也是为一个家族着想的,不是为自己。

我们现在人说到“一家之人”,是夫妻加一个孩子,是三口之家的小家庭。

古人说的“一家之人”是一个家族,这个姓氏当中最长的一辈到最晚的一辈,一般四代、五代同堂,甚至六七代,只要是这一个姓氏住在一起,这是“一家之人”。

为一个家族着想,现在人说所做是家族事业,现在人叫家族事业,是一个家族的事情,这个就叫产业。事业和产业,现在分清楚了!

08

“举而措之害天下之民以利一家之人,谓之冤业”,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9)

这句话我们一定要清楚。

什么叫“害天下之民以利一家之人”?

比方说大量砍伐森林,发展了自己的公司,虽然赚了很多钱,并没有为天下之民着想,只想着自己一家,想着小门小户!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夏季汛期来了,水土保不住水分,吸不住水分,悉数快速地倾流到江河当中,江河暴涨,溃坝冲击下游。因为砍伐森林的前因,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大大的降低,让江河暴涨,下游百姓倒霉了,这岂不是“害天下之民以利一家之人”吗?

更有甚者用不良的手段,比方说奶粉当中添加过多的化学成分,为了产品卖得相好,种种添加剂过量超标,推广转基因农作物,“害天下之民”,赚到的钱并不多,伤害的时间之久、程度之深,真的让人伤心欲绝!这既是赚老百姓的钱,又是要老百姓的命,这种事情就是“冤业”,跟老百姓结怨啊!

所以我们看世间有人受苦受难为什么?仅仅只看这一生,很多会找不到答案,为什么?曾经欠下的冤业,现在在世间要还债,要以最苦的方式来承受这些苦报!不知道前因,所以现在所受之苦没有来由,不知道为什么!

09

“以事业作产业,人怨之”,

这是大家看得见的,把为天下众生谋福利的事情,变成一个家族的事业,那就是“以事业作产业”,虽然合理、合法,表面符合法律的,你是有准证的,谁也找不出问题,但真正说起来老百姓,或者整个社会大众心里边高不高兴呢?不欢喜。

某一个地方,这一片山都是你家的,你把它开发的满目疮痍,让这里水土流失,天气变化,我们现在中国暴雨成灾,之后又高温炙烤。这些状况不是这些年来过度的发展,过度的开采所造成的天气的变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所造成的吗?干旱的地方没有水,水灾的地方泛滥成灾,水患过后高温又来!

改革开放有一些似乎很聪明,很快发达起来的人,是不是“以事业作产业”?老百姓埋怨都不知道埋怨谁,但是这种怨毒,怨声载道!、

10

“以产业作冤业,天殃之”,这是跟众生结怨。

本来的事业不会害人,但现在你做的事情是不惜以害老百姓来赚钱,既要钱更要命,而且要人命的方式非常隐蔽,谁都不知道。比方说用纸箱子的纸做成瘦肉,然后做成肉包子卖给大家吃,颜色、口感据说跟肉包子没有两样。

像这些岂不就是“以产业作冤业”吗?纵然司法机关没有侦办到,“天殃之”,老天爷都会给他灾殃!

11

我们扪心自问,在世间忙忙碌碌,事业、产业、冤业,我们做的是哪一类?

人不可能不做事,不可能不工作,扪心自问我们做的是事业、产业,还是冤业,这一定要检讨!

事业之路越走越宽,产业之路是家族的英雄,而冤业之路是把自己引导到地狱三途去了!纵然眼前似乎很多钱,以这种方式所赚的钱,会以更加痛苦的方式消耗掉!

12

先贤教诲我们,世间有事业、产业、冤业,而现在一般人只说事业,没有想到事业是有标准的,标准就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换句话说,你的这桩事,动机、做法、利益都能照顾到天下之民才叫事业。如果是害天下之民以利一家之人,那就叫冤业。

我们仔细观察,现代很多所谓的事业其实是冤业。纵然他身边的人都觉得他好,以冤业的方式和手段赚得利益,也必是速死之道,这桩事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0)

守一求真,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一之道,初心之道;

赤子之心,无愧于天地良心;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利己,利人,利家,利国!利天下,利自然、利天地。推己及人!

计利当计天下利 求名当求万世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大爱之人必有大福!

13

孔子云:“信而好古”

孔子学谁呢?文武周公!孔子学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学谁呢?学尧舜。追本溯源,不忘初心。

下面我们再一起回顾舜帝的胸怀,格局,气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无问西东 只问初心

引言:

舜长大后,铭记母亲的教导,在东夷都城刻苦学习,练就一身本领。在弼擘的窑场,因为一个徒弟失手打碎了刚出窑的陶器,弼擘发现了出自舜烧制的陶器质量上乘,原来是善动脑筋的舜改造了窑,这让师傅大吃一惊,把舜推荐至东夷大首领皋陶的窑场做工。

故事1:皋陶问虞舜的人生规划是什么?

皋陶:我在集市上听说你烧的陶器很好,又很喜欢学手艺,将来你想做什么?

虞舜:大首领,我学手艺,是想将来做个对天下有用的人。【批注:心济天下,大爱无疆】

全场震惊,佩服!

故事2:舜发愿--让全天下的人都喝上干净水

皋陶:虞舜,我想让你看一样东西。抬进来,虞舜,你来看看。

虞舜:大首领,这是什么东西。

皋陶: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井甃。

虞舜:井甃,这是做什么用的?

皋陶:就是把它放在井壁坍塌,这样大伙就能够喝上干净的水。

虞舜:井甃,这可真是一个好东西,我们部落的人一直都喝着河里的水,还有井里的泥水。如果在井里面放上这个井甃,既能不让井壁坍塌,又能够储存干净的水,那以后这全天下的人都可以喝上干净水了。

虞舜:大首领,做这个井甃需要多少天的时间?

皋陶:少则三五日,多则十数日。

虞舜:呀,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哇,要打造一口井需要那么多的井甃,这要是让全天下的人都喝上干净水的话,真是太困难了。

皋陶: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虞舜:大首领,我现在还没有想到,但是我想,应该会有办法的。【批注:方法总比困难多,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撸起袖子,加油干】

皋陶:虞舜,我现在任命你为窑总长作,从现在开始,所有的作坊,窑工都听你指挥。

虞舜:诺!

故事3:虞舜优化制作井甃方案。

舜琢磨出了烧制井甃用的模具,提高了烧制的质量和速度。

皋陶:这是我制作的井甃,费时费力;这是虞舜用模子制作出来的井甃,省时省力。能进口的让天下人都喝上干净的井水。

故事4:皋陶问舜同样是赚钱,你选择是做粗糙井甃还是做精美蛋壳杯

皋陶拿出精美的蛋壳杯给虞舜看,他让虞舜在蛋壳杯与井甃之间选择,虞舜选择了对民有利的井甃。

皋陶:虞舜,你为天下人做了一件大好事,说,想要什么奖励。

虞舜:大首领,这是我应该做的,我什么都不要。

皋陶:那可不行,如果你不要,天下人会耻笑我皋陶。

老场作:虞舜他想看看你的蛋壳杯。

皋陶:是你想看我的蛋壳杯吧!!!

虞舜:好,拿我的蛋壳杯。

老场作:我听说这一个杯子,要100个奴隶,50匹马来换的。

虞舜:这太贵重了,要是碎了就麻烦了,还是还给大首领吧。

皋陶:虞舜,我想问你个问题,如果我让你制作蛋壳杯或者是井甃,你选哪一个?

虞舜:井甃。

皋陶:为什么?

虞舜:因为这蛋壳杯虽然非常精美贵重,它也只是大首领手里的玩意儿。而这井甃虽然粗陋愚笨,可它却维系着天下苍生的性命,所以,我选井甃。【批注:大格局,大胸怀】

皋陶,一下子把蛋壳杯给摔碎了,全场震惊!!!

故事5:皋陶挽留舜,舜拒绝了。

皋陶:虞舜,你果然是个人才,留下来为东夷人做事,我会尽力满足你,你想要什么我都会给你。

虞舜:大首领,你的好意我领了,可是我想走遍天下,去学更多的手艺,为天下的人去做更多的事。

皋陶:好吧,我知道龙山留不住你,将来遇到什么难事,尽管来找我皋陶,我一定会尽力的帮你!

虞舜:诺!!!

14

尧舜禹禅让的故事。

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十六个汉字。 内容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是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出自古文《尚书·大禹谟》 这十六个字,开万世哲学之源,道统之传,为政为学不可不知。】

15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西游记》第二回讲到: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舞足蹈

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不觉踊跃,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元”者,讲命理既然已经知道了,性理不可以不知道,此“一”字,言无为之下手。盖皈诚则万法俱空,真实无妄;无生则形神俱妙,与道合真。先修命,后修性,性命俱了,这才是无上至真之妙道。

庄子所谓“摄精神而长生,忘精神而无生”者此也。若有知音者,闻到此处,能不眉花眼笑,手舞足蹈乎?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 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 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所以山人说: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沟通就顺利得以进行。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古同用,中庸即中用的意思。指人要拥有独一无二的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倡导人类仁爱、友善、宽容、和谐、平和的精神,恒定守一,生活和工作达到惟精惟一的境界,拥有独一无二的专业技能。愿世界和平进步,人类早日共同迈进具有丰富物质基础的科学社会。愿我们以一颗真诚的心来感受学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大道真理,步入健康、财富、成功的共同模式。

16

大道传自太古,问答始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言简意该。

广成子:“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黄帝一字一句牢记在心,只觉心明眼亮,豁然开朗,称颂说:“仙师真是天生的圣明之人!”再拜而退。就在这天,从轩辕之丘赶来接驾的群臣,已登上峡口山头,等候黄帝出来。那座山后来就叫“望驾山”。

黄帝回国后,居于荆山极高处之昆台上,依广成子所教之道,静修养身。他在一百二十岁时,命人取首山之铜,铸宝鼎于荆山之下。

“一尊鼎,两个耳,三只足。是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鼎化形而出,古朴而自然,两耳生阴阳,三足定天地,圆廓纳混沌。

17

道莫备于《易》,而《易》始于一画,是道之真谛惟一而已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故真,真故一。天地以此位,圣人以此神,而其学天地圣人者,则必浑一与真于一心。

一则勿二勿三,真则必诚必信。元微毫厘之界,非虚无寂灭之教所能识也。虽归于执中,实本于惟一。

守一求真,不忘初心

无问西东,只问初心

初心是什么?

初心就是利他

初心就是帮人

初心就是正气

初心就是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心更有能量了。助人为乐,心更灵了。助人为乐,心更安了。

18

安心为利精之法

广成子曰:抱神以静者,正抱心而同寂也。

伯高曰:夫精者,非肾中之水乎?水性主动,心之不寂者,不由于肾之不静乎?

岐伯曰:肾水之中,有真火在焉。水欲下而火欲升,此精之所以不静也。精一动而心摇摇矣。然而制精之不动,仍在心之寂也。

伯高曰:吾心寂矣,肾之精欲动奈何?

岐伯曰:水火原相须也,无火则水不安,无水则火亦不安。制心而精动者,由于肾水之涸也。补先天之水以济心,则精不动而心易寂矣。

陈远公曰:精出于水,亦出于水中之火也。 精动由于火动,火不动则精安能摇乎?!

可见精动由于心动也,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矣。 故安心为利精之法也。

——《黄帝外经》

19

-知止遣欲-心安心静-神清气爽-

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 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 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清静经》

20

《心经》所云 “观自在”,“照见五蕴皆空”。意思有观照自心之意。

另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心经之核心 不离观照二字。

观 谁在观?观什么?眼观鼻,鼻观心

《坛经》云“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金刚经》云“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西游记》菩提老祖山门口一副对联云“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1)

“斜月”,一钩“L”;“三星”三点为“心”字去其弯钩后所剩三点”,合而为“心”字。灵台、方寸。

菩提:也为心,觉悟之意。

《华严经》云:“菩提心者,名为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即天地之心也,亦名道心。

21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他老人家24岁时,当时在北伐前后,中国大乱,民不聊生。

毛主席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叫《心之力》,心得力量。

文章一开头毛主席就讲到: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细微至发梢,宏大至宇宙,皆不出我一念思维之心变现的。

整个世界都是从思想变现的,就是这个意思。毛主席很早就知道,思想的力量了。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2)

心力之道

纵然是你所掌握的知识、经验、阅历,何尝不是一种内在的力量。

一个人的心境,终究是会产生蜕变,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如禅之脱皮,蜕变的痛苦,化茧为蝶,雏鹰终究要经受风雨磨砺才能远飞,这就是成长和蜕变,而在这大道之路上,只需坚守本心,守一求真,随心而动,便足矣。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3)

22

心不安则

好累,好忙,好烦,好苦,好惨。

心不安,则

焦虑症,抑郁症,恐惧症,睡眠障碍,人际交往症,心情不好,脾气大,暴躁。

助人气涨,求人气短,骗人气丧,害人气亏。

连根养根根深叶茂

一个成功商人18条经验感悟(了凡生意经读书笔记随笔)(14)

太乙归元健康养生会所-霞客岛-昊日之家 我们希望

除了盈利之外,更希望将极佳的产品(太乙归元酒、太乙归元丹粉)和自己对美的认知分享给更多人。

“小而美”,为懂的人提供优质体验。

让更多的伙伴身心健康,空的时候,静下心,和自己独处!

呼吸着早晨六点的新鲜空气,仿佛还能闻得到风里夹杂着树叶的味道……“提气”、“打开双臂”、“抬脚”“起落”、“吸呼”、“开合”、“采排”、……“收”,没错,我们在做每天早晨必备的功课——打“霞客四式”。

“霞客四式”是在这里近二十天经历的很多新奇的事之一,以前以为这种运动只适合老年人,而且感觉动作也不优美,以为锻炼效果也应该很一般,所以,刚开始其实内心对于“霞客四式”是拒绝的。

然而,这段时间下来突然发现打“霞客四式”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动作慢而稳,身体似乎是我的,又似乎感觉不到,心也在沉静……整个人都静下来了,动作却也在继续,在打完之后,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身心通透的感觉,像是经历了一场与天地之气的相通。

我们时常会忘了自己本身的能力,感知万物的能力,与自然相通的能力,或者忘了自己本身是天地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人没有时钟,却依旧可以观万物而知时节,如果哪一天时钟停止转动,我们还记得时间、还会认识时间吗?

生活有千姿百态,活法也是千姿各异,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生活忙碌,匆匆忙忙之间,忘了沉淀自己,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感受生命。

曾经看一朵花开,感受生命绽放的那种喜悦却渐渐遗忘,所幸,来到这里,生活的慢节奏让我找到了自己。

在一吸一呼之间,

在一伸一收之间,

在一动一静之间,

在苏醒,

在沉静……

像赴一场别样的宴会。

霞客岛:快节奏,慢生活

主播:欧阳娜娜、童菲、王力宏、陈楚生、王大陆。

公益星主张2018快节奏 慢生活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当我们为生活疲于奔波的时候,梦想已经渐渐离我们而去,

慢一点,生活不止行色匆匆,还有沿途的风景;

慢一点,生活不止快餐果腹,还有柴米油盐;

慢一点,生活不止加班熬夜,还有聚会和朋友;

慢一点,生活不止眼前的一沉不变,还有梦和远方;

2018就让我们慢一点,用沉淀之后的坚定去奔赴梦想的征途,迎接每一个明天。

今对外出示有关文集,非为他意,实意欲以其抛砖引玉,结交同道,获得明师。

读我文者,知我错者,万望赐教,为吾之师也;

质问我者,若正直之士,实事求是之者,乃吾之友也;

若存世俗之心,高低之念,执一家之言妄下断论者,吾自认吾之作文乃满篇胡言,为呓语之辞。吾实无争强好胜之心,望明之。

寥寥数语,以志吾心,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霞客写于18年02月09日

编辑:86998310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