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顾炎武读书事迹(记忆的奥秘6:顾炎武背诵)

明末清初有个思想家和学问家,叫顾炎武,他有很强的记忆力,能背诵13经。13经就是13部古书,一共有14万7000字,他在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等方面都有很高很高很深的造诣,知识十分渊博。

有关顾炎武读书事迹(记忆的奥秘6:顾炎武背诵)(1)

记这么多东西,他就不忘吗?和一般人一样,顾炎武也是要忘的,但是他有一个法宝,那就是复习。据一部叫《先正读书法》的书上记载:”亭林十三经尽皆背诵,每年用三个月温理,余下的月份用以知新。亭林就是顾炎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顾炎武十三经全能背诵,他每年用三个月复习读过的书,其余的时间用来读新书,他这样勤于复习,难怪能记得那么牢。

为什么复习可以防止意外,在以前我们说过记忆的过程。而遗忘正是和记忆相反的过程,是“痕迹”的淡漠或消失。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痕迹”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与此相反,抑制就是原来形成的暂时联系通道不起作用。针对这种情况,就要用复习来加深“痕迹”,疏通神经联系通道,强化暂时的神经联系。

我们曾经把记忆比作仓库,这座仓库也像其他建筑物一样需要修理,在还没有遗忘或者遗忘不多的时候及时复习,就像仓库还比较完好的时候进行一般性的维修并不用花多少力气。如果等到忘得一干二净的时候才去复习,那就不想修仓库,而像仓库倒塌以后再重新建起了,那就要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

复习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还可以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很多知识在初学的时候,人们的理解总是不深刻不全面,掌握不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后学的内容多了,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把前后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这样理解就更透彻了。古人颜元曾经说,学一次有一次见解,习一次有一次情趣,愈久愈入,愈入愈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但每一次,包括每复习一次,都会有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而且由于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就会记得更熟。

怎样复习效果好呢?首先要注意复习时间的安排,显然只复习一次是不够的,多次复习记忆的“痕迹”才能巩固。可是如果只顾多复习,总是在旧的内容上打圈,把旧的内容复习了一遍又一遍,那就没有时间学习新内容了,所以这样做既不可能、也不必要。正确的做法是,第1次复习要及时每天学习到新的知识,最好当天就复习,以后复习的间隔可以逐渐拉长。

有关顾炎武读书事迹(记忆的奥秘6:顾炎武背诵)(2)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是由遗忘的规律所决定的,可以说,记忆刚结束遗忘就马上开始。也可以说,在记忆的同时遗忘的过程就开始了。但是遗忘的速度并不跟时间成正比,并不是随着时间的逐渐增加而一点点的遗忘,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短时间内,一下子遗忘很多,越往后越少。专门研究记忆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

实验的结果是,熟记13个无意义的音节后,经过一个小时就忘了56%,两天以后遗忘速度慢下来,又遗忘了16%,6天后虽然继续遗忘,可是忘得更慢了,仅继续遗忘3%。

所以第1次复习要及时,把当天的知识点当天复习,抓住记忆还比较清晰的时候进行巩固。第1次复习也不要隔得太久,特别是低年级同学,再往后间隔时间就可以长些,每次复习用的时间可以少一些,甚至只要大致“对”下就可以了,这样先密后疏,不但旧的知识巩固巩固了,而且还可以空出更多的时间学习新内容。

另外复习比较长的材料最好不要,时间太集中,比如有10课课文,一定要一天之内重诵一遍。200道算术题一定要集中三天时间全部重做一遍,这样效果更好。特别是外语单词,每天复习10个20个,一点也不感到吃力,如果一天复习一两百个又累又不扎实,所以分散复习比较好。顾炎武每年用三个月温书,也不是集中一次温完,而是分散到春季和秋季。温书的时候,他还可自己规定每天200页,不少温也不多温。有的同学平时不复习,全凭考试临时抱佛脚集中在一起搞大突击,结果反而不能使知识巩固下来

把复习内容分散开,并不等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两次间隔也不要太长,这样才能保持知识的连贯性。当然,也不是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分散复习的。如果内容不多,比如说,背一课书就没有必要今天两句明天三句,这样支离破碎反而不好;还有一些系统性很强的功课,例如历史,集中在短期内复习往往效果比较好,因为把历史事件前后联系因果关系,互相贯通可以减轻记忆的负担。

分散复习好,那考前总复习还要不要呢?当然还要因应该以平时的复习为基础,在总复习的时候特别注意使知识系统化。

在复习中运用“尝试回忆”的方法,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手段。在复习中,追忆的方法是个多快好省的诀窍。在复习前,先合上书,想想哪些记住了,哪些忘记了,或者出题目考考自己,再翻书核对,这样可以节省复习的时间。人的记忆是不平衡的,一段课文某些部分已经记熟了,而另一部分还比较生疏,一遍遍从头问起,不足的得不到足够的时间巩固,已经熟了的,又一再“回锅蒸煮”也无必要。

有关顾炎武读书事迹(记忆的奥秘6:顾炎武背诵)(3)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走进顾炎武故居。

顾炎武温书的时候,常常用这样一个方法。他自己不出声的背,同时请一个人拿着书在一旁读,他背得比别人读得稍快一点。当他发现自己背的和别人读的不一样的时候,就马上翻书查对。出门旅行的时候,他找不到别人在旁边朗读。就带了两匹骡子驮书,他一边骑马赶路,一边追忆复述,背到背不出的地方就马上停下来,马上翻书查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