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白云寺的由来 关于新乡清凉寺的系列传说
传说一:和尚偷桃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河南白云寺的由来 关于新乡清凉寺的系列传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白云寺的由来 关于新乡清凉寺的系列传说
传说一:和尚偷桃儿
在明清年间,新乡县朗公庙镇土门村北,有一座寺院,名叫“清凉寺”。早年,寺内松柏常青,景色宜人,在这里传说着一件“和尚偷桃儿”的趣事。
相传,土门村有一个穷人,名叫刘芳瑞。他在寺旁不远处开了一片荒地,种上了梨、杏、桃之类的果树。不几年,成了一个大果园。有一年,春暖花开,果花满园,到了金秋,果香扑鼻,桃、杏、梨果压弯了枝头。
刘芳瑞正沉浸在丰收喜悦之中,竟然发现东北角一片树林中,许多大桃子不知何时被人偷去。查来查去又无可疑迹象。他把此事告诉了妻子,妻子听了后想了想说:“这会不会和清凉寺有联系呢?”
以前,刘芳瑞就听别人讲过:清凉寺正殿十八罗汉常在夜间比武,时常可以听见大殿里发出“乒乒乓乓”的响声。今天听妻子这么一讲,便提醒了他。他决心要把此事搞个水落石出。
时过不久,一天中午时分,刘芳瑞正躲在树丛中看园。突然听到东北角响动,便走到跟前悄悄拨开树枝察看,只见一个身披袈裟的光头和尚坐在树上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桃子。“抓贼!——”他情不自禁地喊了一声。话音未落,转眼间树上的那个和尚不见了。他急忙区追,跳过墙随着足迹便进了清凉寺。东殿、西殿都不见人影,他又来到正殿。一进正殿门,只见一个佛像很像在果园偷吃桃子的那个光头和尚。走近前细看,佛像眉头上还有渗出的汗珠。刘芳瑞大声惊呼:“原来我的果子丢了,都是你干得好事啊!”
自此以后,果园里的桃梨再也不少了。据说后来那个偷桃的和尚给刘芳瑞托了个梦,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言讲受到了神灵的惩罚,决心改邪归正。刘芳瑞的果园从此以后年年果实累累,他妻子还到寺中摆供祭祀了一番。
讲述人:杜兴彦,土门村
整理人:刘宜武
时间:1988年6月5日
传说二:失火迁寺
据明《新乡县志》载:“清凉寺,在土门村……”其实清凉寺原址在曲水村西南,为什么后来又迁到土门村北了呢?请看一看《失火迁寺》的故事吧!
据传明朝时有一个当官的人上任路过此地,因天色已晚,就住进了清凉寺。他和寺里的老和尚一交谈,才知是同乡加亲戚。于是二人更加近乎,为了以示亲热,和尚让他住了三天才去上任。
由于在这里耽搁了三天,赶路急匆,当官人慌忙离开。谁知忙中出错,到了京城才知把官印(文凭)丢了。按规定,丢了官印,别说丢官,性命也难保,说不定要灭族抄家。这个当官人急忙回来寻找,哪里找得着?他回来找到清凉寺,和老和尚一说俩人都作了大难!夜里翻来覆去一直睡不着。老和尚一夜未合眼,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绝招——“丢寺保官”吧!他向当官人提出三点要求,条件是:第一,上任后先要重修寺院;第二,此事严加保密,不得让任何人知晓;第三,要随机应变,不露声色,避免露出破绽。当官人一一点头应允。
再说当天半夜寺中突然起火,火势随风蔓延极快。等人们来救火时,熊熊烈火烧个不停,大火扑灭后,寺院已变成一片废墟。这个当官人唉声叹气,声称“官印”(文凭)被丢在寺中烧了,他匆忙赶回京城,说明清凉寺失火情况,给他补发了官印(文凭),才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
这个当官人一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拨款建寺。由于清凉寺原址失火不宜再建,就迁到了土门村北,不久新寺建成,租地十五亩,由土门村一位姓刘的穷人租种,自此寺院规模宏大,今非昔比了。
清凉寺有东、西两进院;东院正殿五间,供有佛爷塑像,左右分站四大金刚,十八罗汉;西殿为菩萨殿;再向前门房三间,左右两旁站着四大天王,威武庄严。西院有住房八间,供寺中和尚居住,另外还有几间牲口棚和放置农具的小房。
新建的清凉寺环境幽雅,松柏常青。后来到民国时期曾为新乡县四区区公所所在地,一直到建国初期,每逢正月二十五日(农历)为庙会日,一连唱戏三天,临近县(如辉县、获嘉、延津、原阳等)赶会的人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清凉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讲述人:刘长珂,土门村老人
整理人:刘宜武
时 间:1998年6月
传说三:神 钟
清凉寺,以它的名字著称于豫北。在明清时早已成为讲经避暑的胜地。寺内松柏常青,风景幽雅,更何况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来寺内敬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呢!这都与寺内神赐的大钟——故名“神钟”,有密切的关系!提起“神钟”,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说呢!
重建寺庙时,老和尚梦寐以求,想到寺内拥有一座大钟那有多好啊!但事不遂愿,要铸一口大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有一夜,老和尚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天神,自称“太白金星”送钟来了。这位天神说:“敬神拜佛的人多,感动了玉帝,派我来告知:明日寺主到汴京城东南取钟。”同时,看寺院的刘芳生老人也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说:“姓李的天官命我来送信,让寺主明天到汴京东南角一家寺院取钟,如误了期就再难逢了!”老人醒后觉得奇怪,睡后又梦。可一连三梦都这样。他不等天亮就去告知老和尚,老和尚于是拿定主意,天一亮就派了一辆车亲自去取钟了。
说也稀奇,人心急,车如飞,不到两个时辰就赶到了汴京城。那里果然有一口钟,是为清凉寺准备的,并有一位似曾相识的白发老人自愿陪同来送钟,把大钟顺利地拉回来了。
回到寺院,老和尚热情地招待了这位老人。老人说:“钟楼要修在寺院的东南。钟座东南,为八卦中之乾,乾为阳,钟声宏亮,就连京城也能听见。”钟楼很快按设计建好了。安装大钟时只见老人口中念念有词,一瞬间大钟自动安放在预定的位置上。大钟安妥,老人要告别,并说:“大钟先不能敲,起码过五六个时辰再敲,才能传到京城。”不料一个急性人不知送钟老人的话,过了两个时辰就敲开了,这时老和尚阻止已来不及了。据说这时送钟老人才走到卫辉府,所以这口大钟的声音只能传到卫辉府。
后来,卫辉府知道了这口神钟的来历,三番五次派人来抢,寺里老和尚和众人商议,都不愿意让抢走。看庙老人提了一个主意,砸掉了大钟的一个耳朵,才免得了遭劫之难。这口神钟一直保存下来,直到建国前后。可是在1956年后不知下落了,人们十分痛惜。
讲述人:刘文武,土门村人
整理人:刘宜武
时 间:1989年6月
传说四:神赐千斤力
明清年间,新乡县土门村出了一位遐迩闻名的大力士,叫刘万年。他顿餐斗米,力举千斤。他怎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气力呢?传说有这么一段故事呢!
土门村北有座清凉寺。顾名思义,清凉寺为一座清静凉爽的寺院,所以在炎热盛夏,常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乘凉。
有一年夏天,刘万年在午饭后去清凉寺歇晌(注)。他穿了件长衫从家里走出来。大家爱跟他开玩笑,问道:“喂,万年兄这是上哪儿去啊?”他一边走一边说:“今天我要到老关爷那里去做客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望着他到村北清凉寺里去了。
他来到大殿,不见有人再来,就躺下来。一会儿就朦朦胧胧进入了梦乡……这时只见一个红脸大汉,身穿长袍走进来,说:“我耳内不舒服,请帮我掏一掏耳朵窟窿,将赐你千斤力。”刘万年听后一惊,醒来一看无人,就又睡了。接着又做梦,一连三次梦境相同,他再也躺不住了。他脱下了长衫,在大殿转了一圈儿,发现了红脸的关公塑像左耳朵内盘了一个大马蜂窝。关公塑像足有两、三丈高,他费了好大劲儿才摘除了那个马蜂窝。说也奇怪,这时他好像换了个儿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搬起一块青条石一点也不费力。他拿起长衫轻轻一抖,竟成了布条儿,好像“糟”了一样。他哪里知道,这是老关爷赐给了他千斤力啊!
从此,刘万年的饭量大了,一顿能吃一斗米,力气大得惊人!据说有一年夏天打麦场上,家里人让他去借石磙碾麦子。他走到邻村的麦场,将两个石磙往两个胳肢窝一挾,就回来了。用罢又用胳肢窝胳挾着给人家送去了。众人闻知这事,惊叹不已。于是刘万年“千斤力”的名声就传开了!
讲述人:刘宜恒,土门村人
整理人:刘宜武
整理时间:1989年12月
传说五:宝 案
明清年间,新乡县土门村老贫农刘芳生在清凉寺看庙,有这么一件事。他发现老佛爷塑像前的供桌石板,是一块“宝案”。这真是一件“稀世之宝”啊!
这块石板为何说是一件“宝物”呢?所谓“宝物”,就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每到深夜就会发出金灿灿的耀眼之光,平时,石板能测知天气情况:如下面是潮湿状,天必定会下雨;如呈现一绺绺云状,非刮风不可;如干干净净,则天气晴朗无疑。对于从前缺乏科学知识的人,有了这个“气象侧报仪”,岂不是一件“稀世之宝”吗!
据说有一年夏天,村里一户富家要晒粮。刘芳生听到观察石案后告知他不能晒粮,天气会落雨。这家不信,看天空,晴朗无云,红日当头哪会下雨呢?简直是大白天做梦——没有的事!于是让家人往外背粮,晒了一大场。不料到了中午,忽然从天边来了一片乌云,一会儿刮起大风。刹那间黑云翻滚,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再收粮已经来不及了,冲得遍地皆是。这一次他家损失惨重,才悔不该不听刘芳生的话而落个如此下场。自此村上人无论晒粮或出远门,都要去请教刘芳生后才放心。
还有一次,村里一位名人出远门,看天阴的很重,不知会不会下雨,就去找刘芳生询问。他看了“宝案”后告诉不会落雨,就不用带雨伞了。果然当天未到中午就转晴了。村里人无不夸刘芳生是“神人”!他听了笑哈哈地对大家说:“我也不是什么‘神人’,全靠清凉寺里那块石案告诉我的。”于是这秘密被揭开了,村民们不仅敬佩刘芳生的“助人为乐”的精神,也把那块石板视为“宝物”,称为“宝案”。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个“南蛮”,千方百计地骗走了“宝案”,将其砸碎,盗走了里面的“宝珠”,自此,清凉寺失去了这件“宝物”。
讲述人:张同立,土门村人
整理人:刘宜武
时 间:1989年7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