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

白求恩,一个医生高超的医生,一个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935年11月,白求恩加入加拿大共产党,便开始了他反法西斯的斗争生涯。1938年由他带领的医疗队,来到中国延安,其后奔赴晋察冀军区担任卫生顾问。他在中国抗战事业和与开国上将王震的友谊一起开始了。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1)

初次救治伤员,大发雷霆

1938年5月初,白求恩来到前线,第一时间询问的便是伤员在哪里。时任三五九卫生部长顾正均劝白求恩先休息。白求恩却坚定地说:

“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你们就拿我当一挺机关枪使用吧!”

然而当白求恩刚刚检查了几名伤员,面上便写满了生气。白求恩越检查越心惊,也越生气。白求恩忍不住怒气冲冲喊道:“叫带队的担架员来!”当担架员和负责护送的卫生员看到白求恩满脸怒容,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2)

白求恩严厉地说道:

“这一些伤员从火线到这儿,路上已经很长时间。他们的伤情为什么没有得到任何照顾?为什么连一条绷带也没换?难道你们以为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伤员抬了来, 好像他们是行李似的吗?”

“路上没有休息站……也没有救护站。我们没办法……”护送伤员的卫生员小心地解释道。 “这不能成为理由! 没有休息站, 事先就应该考虑设几个。没有绷带,就应该用你们身上的衬衫! ”

白求恩的大发雷霆不是苛责,而是看到本可以得到更好治疗的战士,因为医疗工作的疏忽而更加痛苦的难受之情。白求恩也明白医疗工作的疏忽并不能只怪担架员和卫生员。怒气未消的白求恩转身对翻译说:

“立刻派一个通讯员到王震旅长那儿去。我以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的身份, 请他亲自来这儿一趟, 调查伤员的状况。”

批评王震,不打不相识

获悉消息的王震,第二天早上便来到了医疗队驻地。当时白求恩正在为伤员做手术,王震耐心地在门口等着。当伤员被抬出,王震才进去。一见到白求恩,王震伸出手热情地说道:“我是王震。您好, 白求恩大夫! ”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3)

王震

“久仰大名, 王将军。”白求恩也热情地打招呼。紧接着, 他话锋一转:

“聂将军(聂荣臻)告诉我, 你是一位最勇敢最善战的将军。你们三五九旅的战斗力是无可批评的, 但是你们对伤员的处理却是非常糟糕的, 不能容忍的! ”

王震虽然第一次和白求恩见面,但是对他的工作态度和性格有所了解。他深刻地明白白求恩大夫的如此直接的批评,是对战士的真诚和热爱,他希望更多上阵杀敌的战士可以得到良好的救治。王震将自己的态度摆得很低:

“白大夫, 我今天来就是听取意见的。我们的卫生工作需要你的帮助和促进!”

白求恩将王震领到伤员旁边,讲述如果怎样做,这个伤员可以得到更好的救治。交谈和手术结束之后,已是深夜,但是两人丝毫不觉得疲倦。在交谈当中,两人确定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前线与后方之间设几个救护站, 站上安排医护人员和必要的器械对往后方运送的伤员进行初步治疗。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4)

白求恩和王震共同为奋勇抗战的将士们架起了生命的桥梁,经过此事白求恩和王震因此结下了亲密的友谊。

战场和急救站

白求恩在来之前对中国抗日局势的判断是消极的,直到见到毛主席,见到伟大的中国人民军队,白求恩认为中国取得胜利是迟早的事情。王震和白求恩经常就战场局势和伤员救治经常进行讨论,交流的十分投机。

1938年10月28日深夜,王震写了一封急信给白求恩通知他三五九旅将要打一场伏击战。白求恩不顾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恶劣天气, 携带医疗物资带领医疗队连夜赶了60公里路,随后在前线不远的小庙建立了临时急救站。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5)

医疗队在白求恩的指挥下,快速且有序地开展工作。白求恩自己连续工作了40个小时,为71名伤员实施了手术。此后,白求恩随着王震带领的三五九旅一直转战。前方是和敌人对抗的战士,后面是和死神对抗的天使。一个不怕牺牲,一个不惜性命。

有一天,白求恩对王震说:“你给我一支枪和一匹马,好吗?”王震以为白求恩要上阵杀敌,连连劝阻。白求恩解释道他只是想亲身感受一下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并非要上阵杀敌。王震哈哈大笑,送给白求恩一匹马以及从日军缴获的小手枪和指挥刀。白求恩身着戎装,佩戴八路军臂章,脚登草鞋,立马挎枪,英姿飒爽。

面子不过如此

王震和白求恩就医务工作很多观点是相似的,但依旧少不了冲突。比如白求恩多次想要在前线救治伤员,却遭到王震的拒绝。为此,白求恩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培训和提高医务工作在前线处理伤员的能力。

白求恩亲自为学员们讲课,对学员的临床治疗细心修改,虽然很多实习班只有10天的课程,却让学员们收获满满。比如参加学习的三五九旅卫生部政委潘世征在日记里写道:

“十天, 胜于读书十个月, 每一个学员都感觉空空而来, 满载而归……”

而这种办法又在各医疗队不断采用,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得以迅速提高。

因为对伤员的负责和对医学的严谨,在教学当中也产生过误会。一场,白求恩发现一个伤员因为没有及时上夹板,以至于骨头外露,不得不截肢。白求恩异常生气:“这是谁干的事?”本来,这是一个刚刚参军的医护兵负责的。但是卫生部政委潘世征却认为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动站出来认错。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6)

潘世征

就这样误会发生了,白求恩毫不客气地拒绝接受潘世征作为自己的学生。在大家的建议下,潘世征还是冒名顶替留了下来。白求恩当天没有发现,在第二天查房的时候发觉潘世征管的病房非常整洁,笔记也很纤细,手术本领也很强。白求恩逐渐觉得事情不太对,于是向翻译询问,才得知事情的真相。

白求恩消除对潘世征误会,更加认真的教导潘世征,使他医学水平快速提升。为此,白求恩还亲自写信给王震,进行了自我批评。他曾说:

“为了真理, 为了事业, 我不怕把面子丢光!”

死神来了

在战争时代,时刻面临危险的不仅包括前线的战士,后方的医护人员依旧难逃死神的索命。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抢救伤员的时候,左手中指不幸被手术刀割破感染。11月12日,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抢救无效逝世。

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白求恩怒斥开国上将王震)(7)

在白求恩牺牲之后,因为王震的信件和报告,毛泽东对白求恩纯粹无私、忘我工作的高贵品德有了深刻的了解。毛泽东对白求恩的精神大为赞赏,在白求恩牺牲后,写出了著名的《纪念白求恩》一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