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资治通鉴(人际关系不懂断舍离)
《资治通鉴》第四十四卷,汉纪三十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为人处世的资治通鉴?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为人处世的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第四十四卷,汉纪三十六
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己酉,公元49年)
【原文】【译文】会保仇人上书,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与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擢拜龙述为零陵太守。松由是恨援。
【解析】适逢杜保的仇人上书,指控杜保:“行为浮躁,蛊惑人心,伏波将军马援远从万里之外写信回家告诫侄儿不要与他来往,而梁松、窦固却同他结交,对他的轻薄伪诈行为煽风点火,败坏扰乱国家。”奏书呈上,光武帝召梁松、窦固责问,出示指控的奏书和马援告诫侄儿的书信。梁松、窦固叩头流血,才未获罪。诏命免去杜保官职,将龙述擢升为零陵太守。梁松由此憎恨马援。
人际关系这个东西,普遍认识是要搞好人际关系,这样对自己有利。
但你有没有想过,人际关系也会给你带来厄运?
上面的这段材料就如此。
原文太长,这里简短说一下背景。
马援两个侄子,马严、马敦,平时爱发表议论、结交游侠,马援对此写信告诫,要他们学好。
成语”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出处就是这,其实这个还有前半段,‘刻鹄不成尚类鹜’。
跟好的学,学不像至少还能有点好,跟坏的学,学不像那就啥玩意都不是。
其中就提到当时的越骑司马杜保,说此人豪侠仗义、乐善好施,但马援却并不希望两个侄子学杜保。
背景就是这个背景,如果材料到这里,可能也就是普通的家书一封,但后面事的很有意思。
杜保被仇人举报,其中牵扯到梁松和窦固,而且还提到马援的侄子马严、马敦,以及马援那封信。
一下子串联出了三个方面,形成了一个还算完成的链条。
越骑司马杜保,行为浮躁、蛊惑人心,而罪证来源,一方面有马援写给侄子的家书,另一方面是梁松、窦固和杜保一起勾勾搭搭。
这里材料其实还隐去一点,如果把之前马援临行前,百官送行时他对梁松窦固的指点串起来:
“凡人富贵,当使可复贱也;如卿等欲不可复贱,居高坚自持。勉思鄙言!”
这启不是更能说明,梁松、窦固行为存在不严谨,不然为啥和杜保勾勾搭搭。
严格来说,对于杜保,仇人告状并没有真凭实据能收拾他,所列举的东西比较唯心。
但其中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个人如何得知马援的家书内容?
再深问,马援家书又如何到刘秀手上?
结合材料背景,马严、马敦这两兄弟有喜欢议论,且不回避他人过失的喜好,还喜欢交朋友,这就不难理解了。
马严、马敦在吹牛逼的时候,提及了马援写的家书中相关内容,包括他对梁松与窦固的那番话。
这话被有心之人给听了去,这个有心人或许就是杜保的仇人,或者有关系之人。
之后有人设局宴请马严、马敦喝酒,席间不断套话、引诱,让两人越说越多。
于是就有了杜保仇人告状所提及的材料内容:
讼“保为行浮薄,乱群惑众,伏波将军万里还书以诫兄子,而梁松、窦固与之交结,将扇其轻伪,败乱诸夏。”
再说说最后的处理。
书奏,帝召责松、固,以讼书及援诫书示之,松、固叩头流血,而得不罪。诏免保官,擢拜龙述为零陵太守。
严格来说,杜保仇人所出示的证据不算太牢靠,更不至于让杜保下狱。
最多就是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但杜保此人平时行为的确不恰当,再加上他职位敏感,那就只有将他免职处理。
但对于梁松、窦固而言,他们两个拼命叩头无非是声明两点。
其一,自己并没有不法行为,与杜保不是一类人。
其二,自己与杜保并无太多瓜葛联系。
最后两人虽然无罪,但这个过程却让人极其难受。
虽然没啥事,但梁松记恨上马援,也为后面梁松诬陷马援埋下伏笔。
【闲扯】你觉得上面这段材料关键点是什么?
个人觉得就一点,交友要慎重。
从马援或者马严、马敦的角度来说,他们固然自己嘴巴不牢靠、喜欢乱讲话是关键,但同样他们日常结交阿猫阿狗同样也是大问题。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你本着好心去结交别人,但别人是不是也同样如此你不知道。
交浅言深、识人需要三年,哪怕关系不错也要慎重。
毕竟有的时候对方为了自己的利益把你卖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比如杜保的仇人就是利用了马严和马敦。
从窦固、梁松的角度来说,他们自己到底有没有行为不严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存在与杜保交往过密的嫌疑。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你们和杜保走那么近,瓜田李下说他们和杜保那些事没关系,谁信?
这个就说不清了,反正打杜保的时候,连着你们一起打,基本不算冤枉。
所以与其说杜保的仇人是利用梁松、窦固牵扯杜保,倒不如说是为了弄倒杜保而牵连到梁松窦固。
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不懂得筛选人际关系的人,迟早也会为其所害。
而很多人看人际关系更多是见到利,即此人对我有利,于是我要结交此人,却很少看到害的一面。
如果从利的这一面延伸,人伴贤良品自高,这个之不必多说。
如果从害的这一面延伸,内因上说,每个人自身都有一些不好的东西,只不过被压抑、控制住了。
环境、身边的人有可能会成为这些不好的内因产生影响的催化剂。
你也不能完全怪环境或他人,毕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
而作为咱们个人,能做是什么?
只能说,对于环境保持本心,对于身边的人不断地去审视,看看这个人的存在对你的发展到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引导者你去向何方,这个方向是不是你想要的?
所以说,某种程度,人际关系到了一定程度,也需要断舍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