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

蝉,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栖高饮露的生活习性,故诗人常以蝉自喻,来表现品格的高洁。以唐代为例,公认咏蝉诗有三绝:虞世南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蝉》。这三首诗都是以蝉自喻的名作,但由于诗人地位、境遇等的不同,呈现出来的面貌自然也就不同。

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1)

但要从这三首诗中,选出咏蝉诗之最,我会选择虞世南的《蝉》。正如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此外,虞世南也是历代咏蝉者中最符合蝉“栖高饮露”的生活习性。他除了是一个诗人,还是著名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深得唐太宗李世民敬重。

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2)

根据虞世南所处的年代,他的这首五言古诗《蝉》,也是大唐第一首咏蝉诗。短短4句,既简练传神的写出了蝉栖高饮露、蝉声远传的特征,又巧妙的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赞美,令人叫绝。以蝉自喻高洁的品格,更是耐人寻味。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虞世南的这首《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3)

首句“垂緌饮清露”,便是对蝉栖高饮露生活习性的描写。意思是说,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垂緌”,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部分。这里暗示诗人的显赫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清露”,则指品性的高洁。

次句“流响出疏桐”,是对蝉声传播的描写。意思是说,蝉声清脆响亮,回荡在树林之间。一个“出”字,能够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乍看之下,这句诗全写蝉声。但实际上从“疏桐”是高大的梧桐来看,这句诗也依然是对蝉栖高饮露生活习性的突出描写。意在表达秋蝉的高洁傲世。

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4)

最后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虞世南的议论之句,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它的意思是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鸣声依然遥远。即一般人们会认为蝉声远播,是靠秋风的传送才得以实现。虞世南却认为蝉居高自然能够致远。

这便蕴含了一个真理:内在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因素(权势地位、金钱等)帮助,便能声名远扬。由此可见,虞世南这里强调的便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但是一般人尚且看不透,只追逐外在,而忽略了内在。身居高位的虞世南却能看透这点,不得不说非同一般。

写蝉最出名的三首古诗(写下史上最经典的咏蝉诗)(5)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还包含了他的为官之道。直言善谏、高洁耿介是他深得李世民敬重的基础。李世民曾说:“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所以虞世南的这首诗,还是一首发人深思的咏蝉诗,堪称千古经典,值得一读再读。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