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从心开始(数学学习硬功夫)

家长朋友觉得挺好的,,这两天后台有几位家长朋友询问:,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学习数学从心开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学习数学从心开始(数学学习硬功夫)

学习数学从心开始

家长朋友觉得挺好的,,

这两天后台有几位家长朋友询问:

如何才能学好数学?

借助唐羊老师经常跟大家分享的一句话:

计算是童子功,推理是命根子。

计算和推理是学好数学的两个核心要素,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计算能力!

结合历届中高考阅卷分析报告可知,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但是当你进入高中后,

你会有种“错觉”,

高中计算量剧增,计算复杂度也让人惊叹,

一句话小学和初中计算跟高中相差不是一两个层级,

但是面对这可怕的神兽,

你的神级的老师却从不讲解计算过程,

让“解得”两字更显得魅力无限。

这是因为在他们眼里,

计算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就应该解决的问题。

小学用6年时间训练数的运算,

初中用3年时间训练式的运算,

不论数的运算还是式的运算,

都无一不遵循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9年时间训练还不能把计算能力培养起来,

那他们也只能呵呵一笑而过,

祝安好!!!

在机构,

很多孩子会特别羡慕老师,

老师们也毫不客气给自己封神,

有时候我都有种错觉我身边怎么这么多神级人物,这里不应该是只有一家211的福州啊,应该是985和211遍地的京城。

有次刚好朋友相约去机构听课,

老师黑板上有个一元二次不等式,

很多孩子一上来就是一番苦算,

有的分类讨论,有的方程结合函数图像法,

好不容易求出正确答案,

老师一上来因式分解(十字相乘)结合函数图像(两点式)秒出答案,

下面接下来就是那种羡慕得不要不要的眼神,

大神啊,

啊,这就大神啦,孩子们,你们太年轻了,

其实老师们在年轻的时候还不如你们,

只是他们把这些最基本的计算训练到了如同运动员肌肉记忆一下而已,

只要你愿意,加上些许时间,

你也完全可以。

以上两小段其实想跟大家说的是:

1.计算很重要,无论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

2.计算其实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并非天赋异禀

所以在小学一年级到初二,我会特别建议大家训练孩子的计算能力,训练计算能力的前提当然是理透算理基础上,不断训练孩子速算能力!(先做对,后做快)

以下给一些个人的建议:

1.重点训练20以内的加减法进退位运算,这是所有运算的基础;

2.凑整思想:我们采用的是十进制,整十整百数运算更加简便,所以凑整思想及其重要:

(1)加法凑整:尾合十。

比如35 46 65,

孩子们能够先将35和65凑成100,

再计算100 46得146;

再比如47 59,

孩子可以转化成45 2 55 4,

先计算45 55得100,

再计算100 2 4得106;

(2)减法凑整:尾相同;

比如138-45-38,

孩子可以先计算138-38得100,

再计算100-45=100-40-5=60-5得55;

(3)乘法凑整:2×5=10,4×25=100,8×125=1000,3×37=111等;

比如24×75,

孩子们能够快速拆解成4×6×25×3=1800,

再比如6×74,

孩子们能够快速拆解乘2×3×37×2=444;

3.记背模块:背诵1-50的平方数:孩子们可以思考下如何快速记忆前50个自然数平方数。

4.……

还有很多很多的速算策略,

但是我会特别建议孩子们先训练好凑整和平方数记背两大基本速算技能,

其他我们以后再来……

很多家长朋友觉得动笔很累,

那给他一个小小建议,

一副扑克牌足矣,

抽取两张牌,可以训练加减乘除,

抽取三张牌,可以训练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加减乘除,也可以训练三个数的四则运算,

抽取四张牌,可以训练多位数和一位数,多位数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也可以训练四则混合运算(比如24点游戏)

就看你愿不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咯,

不愿意,

我说再多也没用,

不是吗?

知行合一,大家动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