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都市圈vs珠三角(长三角PK珠三角4城中村)

卢克文对珠三角的城中村颇有微词,还说这是珠三角的发展和建设落后于长三角的重要指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长三角都市圈vs珠三角?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长三角都市圈vs珠三角(长三角PK珠三角4城中村)

长三角都市圈vs珠三角

卢克文对珠三角的城中村颇有微词,还说这是珠三角的发展和建设落后于长三角的重要指标。

长三角,历来是中国富庶之地、人杰地灵,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不是自吹自擂。珠三角历史上是南蛮之地,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远远落后于长三角。可以说两地原本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中国最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市化的过程中,采取了类似摊大饼的方式,城市的规模不大扩张,原来城郊的村落要么被拆除重建,要么被绕开后保留下来成为城中村。这几乎是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模式,我以为城中村应该不会是珠三角特有的问题。说实话,我对长三角的认知有限,希望熟悉的朋友分享、讨论。

说到城中村话题,突然还想起一段记忆。我们刚到珠三角的时候,大部分的同事都还是本地人、包括一线工人。那时珠三角的城市规模都很小,真正的城市人更少。有不少同事为了成为城市人,在80年代不惜花钱买城里人的身份,也就是所谓的农转非。他们或是通过关系、或是动用家庭的积蓄,落户在城里、还在城里建房子,一大片一大片地建,我想这也是珠三角城中村比较多的原因之一吧。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后来的发展让当年的那些令人羡慕的农转非们后悔不已。随着珠三角的快速发展,农村的土地越来越值钱,卖地的收入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了;不少村落自建厂房场地出租,收入大增,村民年年有分红,躺着赚钱。那些农转非的村民,除了一个不值钱的市民身份,什么也没有,优越感也没有了。于是不少人又想方设法托关系、花钱让自己非转农,试图回到村里。但进城不易、回村更难,不少人是再也没有机会享受村民的红利了。人生一旦踏错了节奏,有时候几辈子的努力都不一定可以追赶回来。

城中村,是一个历史时代的产物,以今天的视角看来,杂乱无章、电线宛如蜘蛛网一般在空中交错、环境也不如人意,甚至成为藏污纳垢的场所。但城中村,因为其成本相对较低,租金也低,给广大的普通外来打工人提供了栖身之所,也间接地为制造业提供了较低成本的产业工人。

城中村,并不一定意味着落后,它也许是城市最具烟火气息的所在,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在珠三角绝大部分的城中村管理也是井井有条,卫生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都市,既需要高楼大厦、金碧辉煌,也需要陋室村居,都市是一个生态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