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高考现代诗歌分析艺术手法)

高考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高考现代诗歌分析艺术手法)(1)

【考情简述】

本考点是分析并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指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各种手法。现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跟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大同小异,考生除了要知道一般的艺术手法外,更要着重了解章法结构艺术、描写和抒情角度、象征、修辞等现代诗歌惯用的艺术手法。

【必备知识】

1.章法结构艺术——诗歌分节的作用

一首好的诗歌,不但在内容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形式上也同样具有美的魅力,而诗歌的章法之美更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分节,就是章法结构艺术的表现。

类 别

例 析

实现内容、视角、抒情主体的转换

“初见你时你给我你的心/里面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再见你时你给我你的话/说不出的是炽烈的火夏//三次见你时你给我你的手/里面藏着个叶落的深秋//最后见你是我做的短梦/梦里有你还有一群冬风。”(邵洵美《季候》)

从春夏到秋冬,这漫长的四季是“我”和“你”这对恋人从相识到相恋,又相互生出隔阂的感情历程,自然界从煦春到寒冬的自然进程却正好象征了这对恋人走过的道路。与其说这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毋宁说这是诗人刻意营造的一种象征,象征着对美包括爱情的追求的一种怅然若失的心绪。全诗以春夏秋冬的温差来隐喻恋人之间感情起落变化,但诗人写来却很有层次,从朦胧到炽热,到惆怅,最后是失望,非常含蓄而又准确地描画出恋人之间感情波动的发展轨迹。

呈现复沓之美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天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陈梦家《一朵野花》)

此诗写了一朵野花自然、自在、自信的纯美,并以优美的笔调歌咏它,同时诗人亦借野花来表述他对于自己的诗歌生命的一种认识与欢欣,其中所蕴含的乐观、昂扬、超脱的生命态度与情趣,是有着普遍意义的。全诗形式整齐,通篇押韵,和谐流畅,也是标准的新月格律诗,同时其落笔舒缓有致,情绪抒发自然朴素,达到了咏物喻人的艺术效果。现代诗歌“新月派”提出过著名的“三美”理论,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复沓之美,不仅仅指形式,也指内容,复沓之中,情感得到了强化。此诗分为两节,形成复沓之美。

2.描写和抒情的角度

描写和抒情的角度,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称使用的问题,也叫视角。文学作品中都有一个人称使用的问题,视角的问题。

类 别

解 说

例 析

第一人称“我”的视角

第一人称“我”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情感的寄托物。第一人称“我”有两种情况:A.抒情主人公“我”就是诗人自己。B.抒情主人公“我”是物,躲在后面的是诗人自己,这叫“以物代己”或“以物喻己”,“物”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事物。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那些正在生长的力量。”(何其芳《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抒情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

“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郭沫若《天狗》)用第一人称“我”来代表天狗,也可以说“我”化身为天狗。

辛笛的《刈禾女之歌》,就是借“刈禾女”形象作为自己的代言人。

第二人称“你(们)”的视角

第二人称“你(们)”,往往与抒情主人公形成对话情景,便于抒情主人公向对方进行感情倾诉,或对对方表达质疑、否定。有时“我”与“你”同时出现,形成对话关系;有时只有“你”,与“你”对话的抒情主人公“我”并未出现,但仍是一种对话关系。

“一定要走吗,请等我与你同行/我的脚知道每一条平安的路径/我可以不停地唱着忘倦的歌/再给你,再给你手的温存/当夜的浓黑遮断了我们/你可以不转眼地望着我的眼睛。”(何其芳《预言》)

“你”是诗人心中倾慕的对象,整首诗通过抒情主人公对“你” 的感情的倾诉,完成了一次由期盼、挽留、恳求同行到绝望的感情历程。“你”在完成了与抒情主人公的一次爱情缠绵同时,也让读者对“你”的美好形象倾慕不已。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的视角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是作为诗人客观观察并倾注感情的对象而存在的。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便于灵活自由地表现生活,便于诗人表达对“他(她、它、他们)”的情感态度。“他(她、它、他们)”指物象的比较多,指人物的比较少;作为物象,一般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诗人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曾卓《悬崖边的树》)

这是一首咏物诗,使用第三人称“它”来写。诗中的“它”就是“悬崖边的树”,是一个物象,是诗人客观观察并倾注感情的对象,带有象征意义。此诗正是处于时代逆流中知识分子的形象写照,也是当代知识分子人格的活“雕塑”。

3.象征手法

解 说

例 析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

注意:在不同的场合,同一事物也可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

这首诗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这首诗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

4.比喻和拟人

类别

解 说

例 析

比喻

比喻就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也是现代诗歌中最常用的手法。

“迎上门来堆一脸感激/仿佛我的到来是太多的赐予/探问旅途如顽童探问奇迹/一双老花眼总充满疑惧∥从不提自己,五十年谦虚/超越恩怨,你建立绝对的良心/多少次我担心你在这人世寂寞/紧挨着你的却是全人类的母亲∥面对你我觉得下坠的空虚/像狂士在佛像前失去自信/书名人名如残叶掠空而去/见了你才恍然于根本的根本。”(袁可嘉《母亲》)

这首诗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敬爱与赞美。诗中的比喻起了很大的作用。

拟人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修辞。诗歌中的拟人手法,是指将要表达的主题或物象、形象的人物化,或借用人物的某些个性的特点来咏物,以获得借人咏物,以物喻人的效果。

“你看到了吗/你看到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了吗/你看它,它没有低下头/而是把头转向身后/它把头转了过去……它的头即使是在没有太阳的时候/也依然在闪耀着光芒//你看到那棵向日葵了吗/你应该走近它/你走近它便会发现/它脚下的那片泥土/每抓起一把/都一定会攥出血来。”(芒克《阳光中的向日葵》)

“阳光中的那棵向日葵”就是本诗的核心意象,毫无疑问,它是一个象征意象,但这个意象的塑造却使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这棵向日葵具有了人的行为、人的神态、人的情感。读完了整首诗,我们就会知道,这并不是一棵简单的向日葵,而是一棵有着思想象征意义的向日葵。

5.通感

解 说

例 析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感官的感受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是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

“房里曾充满过清朗的笑声/正如花园里曾充满过百合或素馨/人在满积着梦的灰尘中抽烟/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虽然自己的梦是和别人的不同/但是我知道今天我是流过眼泪/而从外边,寂静是悄悄地进来。”(戴望舒《独自的时候》)

“房里曾充满过清朗的笑声/正如花园里曾充满过百合或素馨”,听觉与视觉相通;“沉想着凋残了的音乐”,诗人以“凋残”搭配“音乐”来进行审美创造,将视觉挪于听觉。这一通感描写便有机地把诗中表现的众多意象——“笑声”“百合”“素馨”“音乐”统摄为一个艺术整体了。

通感有以下三个作用:

其一,抒难写之情,述难言之感;

其二,把一种感官的感受用另一种感官表达出来,突破常规,使感觉陌生化,造成新奇可感的艺术效果;

其三,更好地传情达意,表现人物心理活动。

6.其他

类 别

解 说

抒情方式

①借形象、意象抒情——把思想感情寄寓在形象、意象之中,让形象、意象做“代言人”。

②直抒胸臆——直接表明态度,抒发思想感情。

相辅相成的艺术

①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二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艺术效果。

②虚实结合——现代诗歌中主要指具体的形象描写与想象的情景描写相结合。

③感官结合——在描写中把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各种感官结合在一起。

④渲染映衬——本来是两种手法,结合在一起,就是通过渲染达到映衬的目的,反映的是此物与彼物的关系。

⑤点面结合——“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相结合。“点”,一个焦点、一个细节的描写;“面”,群体性、普遍性的描写。

⑥明暗结合——明色调画面描写与暗色调画面描写相结合。

⑦远近结合——由近到远、由远到近,远近结合。

⑧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修辞艺术

除了单独介绍的比喻、拟人、通感之外,还有夸张、反复、排比、对仗、对比等。

【解题思路】

1.解题方法

就点论点,就面论面;针对要求,分列答案。

对现代诗歌艺术手法的探究鉴赏,可以是“点”,可以是“面”。作为探究鉴赏题的设置,在“面”上设问的会多一些,但也不排除在“点”上设问。答题的原则:就点论点,就面论面,但不能出现“点”“面”相违的情况。探究鉴赏艺术手法,难免会用到概念,要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性;探究鉴赏艺术手法,一般都离不开效果的表述,要注意艺术手法和表达效果的统一性。这类题会提出具体指向、具体要求,我们必须针对题目的指向和要求,分点列出答案。

2.规范答题

指出艺术手法名称,解说该艺术手法是如何运用的,分析该手法所起到的作用(效果),有几点就分列几点。

3.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目的命题意图(包括表面的和隐含的)。

第二步,概括题目,结合诗歌内容确定对应内容所使用的艺术手法。

第三步,观照全诗,探究该手法在诗歌作品中的艺术效果。

第四步,根据上面步骤的分析,分条规范陈述答案。

典型例题

【题目】

(2022·重庆南开中学高三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村景

希梅内斯

这是一个野外小村,

乌黑的瓦顶上空,

碧绿的田野之中,

回荡着草虫和畜铃的奏鸣。

蝙蝠正在四处飞舞,

天使已敲响晚祷的钟声,

农夫走在回家的路上,

肩扛锄头、嘴里还把歌儿哼。

孩童的喧闹混成一片,

畜栏中的牛群哞哞不停,

锅灶里飘出微微的香气,

淡淡的炊烟袅袅飞升。

金盘似的圆月一轮,

高挂在远处的树顶,

抛洒出清澈的光芒,

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

(林之木 译)

【注】希梅内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数文家195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乌黑的瓦顶上空,碧绿的田野之中”,屋瓦是黑的,昭示岁月的沧桑;田野是碧绿的,显示出勃勃生机,预示丰收的希望。

B.“农夫走在回家的路上,肩扛锄头,嘴里还把歌儿哼”,经过一天的劳作,荷锄而归,嘴里还哼着歌谣,写出农夫心情的悠然、欢畅。

C.“锅灶里飘出微微的香气,淡淡的炊烟袅袅飞升”,这是一幅温馨恬然的乡村风景图,饭香微微飘出,炊烟袅袅升腾,富有诗情画意。

D.“高挂在远处的树顶,抛洒出清澈的光芒”,诗人在这清冷的月色之下,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感伤之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开篇直述,“这是一个野外小村”,篇末收束,“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首尾呼应。

B.“天使已敲响晚祷的钟声”是现实与想象的结合,既有庄严肃穆的氛围,又增加了全诗的浪漫主义色彩。

C.诗人善于融情于景,选取多种代表乡村的事物蝙蝠、草虫、牛群,来抒发自己对乡村景色的喜爱。

D.“金盘似的圆月一轮,高挂在远处的树顶”,将圆月比作金盘,有形有色,形象写出明月的圆润。

3.“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中的“奇幻”“清凉”如何理解?

4.诗歌的写景角度灵活多变,这给读者带来怎样的阅读体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油然而生一种浓浓的感伤之情”错误,“高挂在远处的树顶,抛洒出清澈的光芒”,这两句应该写的是如此美好的村景和恬然的乡村生活,诗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村景和恬然的乡村生活,心生羨慕,费叹唏嘘,并未生出浓浓的感伤之情。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首尾呼应”错误,应该是诗的开篇直述,“这是一个野外小村”,而篇末又做了概括式的收束,这是“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

3.①“奇幻”的意思是奇异变幻;“荒凉”的意思是冷清。②“沐浴着奇幻的荒凉村景”,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光芒”沐浴着村景,小村被月光笼罩着。③在结构上,概括野外小村傍晚时分迷人的景致:如乌黑的瓦顶、碧绿的田野、草虫、蝙蝠、牛群、农夫扛着锄头回家的场景、孩童的喧闹、淡淡的炊烟袅袅飞升、锅灶里飘散出微微的香气、高挂在远处的树顶的金盘似的圆月等,这些景致奇异变幻,给人冷清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村景和恬然的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奇幻”的意思是奇异变幻;“清凉”的意思是清静幽凉。

“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是总结上文野外小村傍晚时分迷人的景致,如乌黑的瓦顶,碧绿的田野,蝙蝠、草虫和牛群,农夫扛着锄头回家的场景,孩童的喧闹,淡淡的炊烟袅袅飞升,锅灶里飘散出微微的香气,高挂在远处的树顶金盘似的圆月,这些景致异变幻多端,给人特别清静幽凉的感觉,表达了诗人对洒脱怡然的乡村生活的赞美之情。

“沐浴着奇幻而清凉的村景”收束全文,运用比拟的手法。

4.①“乌黑的瓦顶”“碧绿的田野”,诗人先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典型的村庄景色;接下来述以听觉上的意象,“回荡着草虫和畜铃的奏鸣”,并且经由诗人的想象,道出“天使已敲响晚祷的钟声”;诗人还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了代表乡村的动物,即蝙蝠、牛群,同时也描绘了农夫经过一天的劳作扛着锄头回家的场最,“嘴里还把歌儿哼”体现了农夫心情的舒畅,且照应着孩童的喧闹;之后又切入了嗅觉的感受,“锅灶里飘散出微微的香气”;最后从视觉的角度,用比喻的修辞手怯描绘了高挂在远处的树顶的抛洒出清澈的光芒的金盘似的圆月。②整首诗描绘了美好静谧奇异的村景和恬然的乡村生活,让读者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欣赏如此景象,让读者面对恬然的乡村生活油然而生一种赞美和向往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先要从各种不同的写景的角度分析诗歌中的景象,在谈谈读者的阅读体验。赏析景物描写的角度主要有时空、动静、修辞和色彩等角度,还有联想、想象等其他表现手法的角度。阅读体验主要从感官享受、情感熏陶等角度思考。

诗人对于村景的描述由视觉形象作为起点,“乌黑的瓦顶”,“碧绿的田野”,这正是典型的村庄景色,而接下来述以听觉上的意象,“回荡着草虫和畜铃的奏鸣”,并且经由诗人的想象,道出“天使已敲响晚祷的钟声”,这中间的几句诗中,诗人写入了多种足以代表着乡村的动物,蝙蝠、草虫和牛群,同时也描画了农夫经过一天的耕耘劳作扛着锄头回家的场景,“嘴里还把歌儿哼”,体现了农夫心情的舒畅,还映照着孩童的喧闹,这简直就是陶渊明的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翻版。而另一边,“淡淡的炊烟袅袅飞升”,“锅灶里飘散出微微的香气”,又契入了嗅觉的感受。最后展现的是,“金盘似的圆月一轮,高挂在远处的树顶,抛洒出清澈的光芒,沐浴着奇幻的清凉村景。”如此美好的村景和恬然的乡村生活,真是令人心生羡慕,赞叹唏嘘。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完成各题。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1.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想象,“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是那么遥远和神秘。

B.“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表现了人生易老、年轻不再的沉痛与悲伤。

C.第一节的“偶尔抬头”与第二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

D.这首诗以人生中不同年龄段的两次“遥望”为基点,表达了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2.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年轻时与年老时、到达前与到达后,在今昔对比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

B.诗歌结构精工:年轻时与六十岁的两次“遥望”前后照应,回环往复,人生仿佛也兜了一个圈。

C.诗歌语言明白晓畅,情感浓烈,如“而今我到达了”看似平白如话却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

D.这首诗篇幅不长却意蕴丰富,意境深远,带有浓郁的哲理意味,颇有几分禅意,十分耐人寻味。

3.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舞者

洛夫

呛然

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

贴着水面而过的

柔柔的腹肌

静止住

全部眼睛的狂啸

江河江河

自你腰际迤逦而东

而入海的

竞是我们胸臆中的一声呜咽

飞花飞花

你的手臂

岂是五弦七弦所能缚住的

挥洒间

豆荚炸裂

群蝶乱飞

升起,再升起

缓缓转过身子

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

扣响着

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

(节选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四卷)第二版》)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呛然/钹声中飞出一只红蜻蜓”,“呛然”是打击乐的引导声,“红蜻蜓”是舞者,舞者上场,但我们似乎不见舞者,只看见一只“红蜻蜓”。

B.“贴着水面而过的/柔柔的腹肌”,形容舞者的身体锻炼很好,腹肌柔韧,能贴着水面而过,这是舞蹈美的基础条件。

C.“江河江河”,这是观者的内心呼喊,让我们似乎听见了一片惊叹声,展示了舞者舞姿的迤逦如江河一般。

D.“你的手臂/岂是五弦七弦所能缚住的”,这是对舞者手臂轻盈自由的高度赞美,“岂是”二字强化了这种感情。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行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打击乐让读者似乎听到了清脆、急促的开场锣鼓,“飞出”的“一只红蜻蜓”一下子便让观者眼前出现了色彩鲜艳的艺术形象。

B.“江河江河/自你腰际迤逦而东”,由实到虚,以虚写实,舞者的形体动作让观者眼前似乎流动着一条迤逦向东的江河。

C.“豆荚炸裂/群蝶乱飞”,这两个意象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舞者舞姿的刚健与圆熟,体态的热烈与迷幻。

D.诗歌的第二节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使用了一系列的意象,而这一系列的意象正是“红蜻蜓”的意象引发出的一个又一个的田园意象。

3.“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这句诗应该怎么理解?

4.本诗对“舞者”的舞技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请你找出三例加以赏析。

【答案】

一、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B. “沉痛与悲伤”感情过于沉重,这句话是表现一位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以及怅然若失的复杂情绪。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 “包含了强烈的喜悦之情”赏析不正确。这句话蕴含的感情微妙,到达后回望年轻时候,又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因此是一种亦喜亦悲的复杂情感。

3.诗人将生活喻为“海洋”,人生便是一次远航;而“六十岁”相对于年轻的“我”就是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遥远、神秘而又充满诱惑;人生路上的悲欢离合也就恰似航行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这些比喻密切相联,组成一条和谐统一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能力。全诗以航海远行这一中心比喻贯穿始终,“在生活的海洋中”,将生活喻为“海洋”,那么整个人生就是一次没有返程的航行。

年轻的时候,“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对于年轻人来说,“六十岁”是一个很遥远而陌生的人生阶段,就像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远在异乡”体现出距离的遥远,而“异乡”又从未到达过,很陌生,又新奇有神秘,因而充满诱惑,甚至有时候是向往的吧。

而在通往“六十岁”的这一路航行中,自然有“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这些都比喻人生中经历的艰难、挫折,人生中的种种悲欢离合等。

而当真的到了“六十岁”,再回望年轻的时候,觉得如梦似幻,就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

这些比喻密切联系,和谐统一,组成了一条意蕴丰富,摇曳多姿的比喻链,自然贴切,精妙传神。

二、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B.“形容舞者的身体锻炼很好”错误。“贴着水面而过的/柔柔的腹肌”,表面上是说“红蜻蜓”,实际上是形容“舞者”身体柔韧,舞姿优美,说“身体锻炼很好”脱离了全诗的内容。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这两个意象使用了夸张手法”错误。“豆荚炸裂/群蝶乱飞”,显然是映写了舞姿的刚健与圆熟,体态的热烈与迷幻。这节中作者把“舞者”的舞姿比作比作“豆荚”,比作“群蝶”,来表现生命力量的巧妙和高明之处。正是“红蜻蜓”的意象引发出一个个的田园意象。这两个意象并不是夸张,而是比喻。

3.①这是写“舞者”收场时的一个造型。②花瓣猛然绽开,戛然而止,意味着舞蹈结束。③选用一株水中亭亭玉立的莲花意象,与“红蜻蜓”的意象首尾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这是诗歌的结尾,也是舞蹈的结束,是一个造型。“一株水莲猛然张开千指”,选用了一株水中婷婷玉立的莲花意象,花瓣猛然绽开,戛然而止。这是写“舞者”收场时的一个造型。

这种“舞者”通过精美绝伦的舞姿来感染观众的力量,使诗的境界从自然的力量、生命的力量自然而然的上升到灵魂的力量,诗的境界同时也达到了高潮。我们要想到开头的“红蜻蜓”,就会联想到作者的构思。结尾选用一株水中亭亭玉立的莲花意象,与“红蜻蜓”的意象呼应。

4.①第一节“静止住/全部眼睛的狂啸”,观者的目光本来被“舞者”吸引而转动,此时却全部静止住了。②第二节“竟是我们胸臆中的一声呜咽”,这是写观者心中为舞姿喝彩。③第三节“扣响着/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这是写观者与“舞者”成了知音。这些都是用“舞者”舞姿对观者产生的效果来侧面烘托舞姿之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节,在“呛然”一声打击乐的引导下,舞者上扬,但我们不见舞者,只见一只“红蜻蜓”翩然飞出,掠过水面,静止住人们的目光。这个意象,在水面“狂啸”(观众的目光因通感而转化为声响)意象的烘托下,一下子把我们带入一种特殊的气氛、特殊的境界,眼前仿佛已不是舞台,而是晴空下的原野。此时却全部静止住了。

第二节,第一组是“江河江河”,展示了身姿的迤逦如流水,而观众的呜咽是反衬。第二组意象是“飞花飞花”,表现了手臂的轻盈似柳絮,弦索缚不住的是自由。第三组意象是“豆荚炸裂”“群蝶乱飞”,显然是映写了舞姿的刚健与圆熟,体态的热烈与迷幻。在这里,我们欣赏的,不仅是一个舞蹈着的缤纷的原野,而且也仿佛听着一首舞蹈的田园交响曲。“竟是我们胸臆中的一声呜咽”,观众的“呜咽”写观者心中为舞姿喝彩。

“扣响着/我们心中的高山流水”,舞姿化为乐曲,余音袅袅,在观众心中找到“知音”—--伯牙弹琴,钟子期听音,志在“高山流水”。这是写观者与“舞者”成了知音。

根据分析,写观众者的反应,观众心中的喝彩,观众和舞者成了知音等,这些都是用“舞者”舞姿对观者产生的效果来侧面烘托舞姿之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