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诚李清照怎么结婚的(赵明诚小时候做一梦)

李清照一生嗜酒,似乎在少女时期就贪杯。她的一首《如梦令》脍炙人口: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不事雕琢。当天色暗下来以后,小舟偏离了航道。不小心闯进了荷丛,惊起了栖息在那里的一群水鸟。在万籁俱静、空阔的水面上,突然一群鸟高声鸣叫着四散而飞。

刹那间的惊悸之后,沉醉中的词人猛然醒悟、、、

虽然是小令,但景象开阔,极具逸兴豪情,不见丝毫的脂粉气。沈曾植《菌阁琐谈》评道:“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赵明诚李清照怎么结婚的(赵明诚小时候做一梦)(1)

词中盈溢的丈夫气不能令人无视,以至于有人将此词归在苏轼的名下,或者干脆就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神作了。

知子莫若父,父亲赵挺之对儿子的小九九自然明白,决定玉成此事,欣然道:“此离合字,词女之夫也。”于是立即请人前往李格非府上议婚。

赵挺之原籍山东密州,年长李格非七岁,先李六年登进士第,做了十三年登莱教授后,才补德州通判,也算是潦倒半生。只因赵挺之在德州推行新法,就被苏轼指斥为“聚敛小人,学行无取”,而百般阻扰。受此影响,黄庭坚对赵挺之百般羞辱,苏门弟子陈师道虽与赵挺之是连襟,却宁可挨冻,也不穿妻子借来赵挺之的裘衣,竟因此冻病而死。

赵挺之曾任国子司业,与李格非同在太学任职。二人既是老乡,也是同僚,而且门第、处世相类似(无攀附、不苟进),赵挺之当然知道李格非有个能诗擅文的女儿。所以,当赵挺之见儿子喜欢李格非女儿,直接登门去问名纳聘,是很自然之事。

吏部侍郎(北宋时为从三品)之子与礼部员外郎(正七品官员)之女,到也是门当户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更何况李清照已经年已十九(宋代法定婚龄是男子十五、女子十三),再不嫁人就成剩女了。

赵明诚李清照怎么结婚的(赵明诚小时候做一梦)(2)

李格非作文尚“诚”,提出“诚著”为作文的标准。赵明诚既是官宦子弟,而且是前途不可限量的太学生。他找不出理由拒绝,于是欣然允婚。(有学者认为,赵挺之与李格非联姻是桩政治婚姻,是赵为缓和苏轼、黄庭坚之间的矛盾所做的未雨绸缪之举。此说大可商榷!苏轼简单地将推行变法的地方官员视为“聚敛小人”,本来就是政治不成熟的草率行为。他的门人群起而攻击赵挺之,更是属于意气用事了。赵挺之人品如何,赵的子弟人品如何,李格非岂有不知之理?他又怎么会把爱女往火坑里推?)

很快,李清照与赵明诚结为夫妇。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李清照幸运地嫁给了才情兼备、与之意趣相投的赵明诚——二人的结合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典型的一桩包办婚姻。但却是珠联璧和,佳偶天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