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

便秘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和慢性病。对于大多数患者,慢性便秘是一种令人烦恼, 却不威胁生命或导致衰弱的疾病,但是对某些患者群体,比如老年人,便秘却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

01

流行病学

随着居民饮食结构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焦虑、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等)的影响,慢性便秘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对社区人群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为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达22%。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1)

02

临床表现

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费力、排除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持续6个月以上的便秘定义为慢性便秘。

03

病因

慢性便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功能性疾病和器质性疾病,不少药物也可引起便秘。在慢性便秘的病因中,大部分为功能性疾病。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2)

04

诊断标准

慢性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可借鉴罗马Ⅲ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所述的症状和病程。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3)

05

鉴别诊断

对近期内出现便秘、或便秘伴随症状发生变化的患者,鉴别诊断尤为重要。对年龄>40岁、有报警征象者,应进行必要的实验室、影像学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便秘是否为器质性疾病所致、是否伴有结直肠的形态学改变。报警征象包括便血、粪隐血试验阳性、贫血、消瘦、明显腹痛、腹部包块、有结直肠息肉史和结直肠肿瘤家族史。

06

检查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4)

全身检查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5)

腹部检查

要特别注意有无腹部压痛、腹部包块等。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6)

肛门直肠指检

简便、易行,通过指检可以了解有无肛门直肠肿物等器质性疾病、了解肛门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功能,对于肛门括约肌不协调收缩、肛提肌综合征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疼痛等的诊断有提示意义。

关于便秘的20个疑问(关于便秘你知道多少)(7)

肠道动力、肛门直肠功能的检测

包括结肠传输试验,肛门直肠测压,球囊逼出试验,排粪造影。

肠道动力和肛门直肠功能检测所获数据虽不是慢性便秘临床诊断和治疗所必需的资料,但对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科学评估、便秘分型、治疗方法选择、疗效评估是必要的。在临床研究中,这些检查能提供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对难治性便秘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外科手术前应行相关检查以全面了解肠道和肛门直肠功能及形态学异常的严重程度。

07

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肠道动力和排便生理功能。因此,总的原则是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包括推荐合理的膳食结构,建立正确的排便习惯,调整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对有明确病因者进行病因治疗;需长期应用通便药维持治疗者,应避免滥用泻药;外科手术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对手术疗效作出客观预测。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慢性便秘的基础治疗措施。

膳食:增加纤维素和水分的摄入,推荐每日摄入膳食纤维25~35 g,每日至少饮水1.5~2.0 L。

适度运动:尤其对久病卧床、运动少的老年患者更有益。

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结肠活动在晨醒和餐后时最为活跃,建议患者在晨起或餐后2 h内尝试排便,排便时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只有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才能真正完全解决便秘问题。

药物治疗

选用通便药时应考虑循证医学证据、安全性、药物依赖性以及价效比。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

容积性泻药(膨松药):常用药物有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

通过滞留粪便中的水分,增加粪便含水量和粪便体积从而起到通便作用,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

渗透性泻药: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

可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可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

刺激性泻药:包括比沙可啶、蒽醌类药物和蓖麻油等。

作用于肠神经系统,增强肠道动力和刺激肠道分泌,短期按需服用比沙可啶是安全有效的。动物实验显示,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

促动力药:高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普芦卡必利。

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

促分泌药:包括鲁比前列酮、利那洛肽,目前尚未在中国上市。刺激肠液分泌,促进排便。

灌肠药和栓剂:开塞露。

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粪便,使其易于排出,适用于粪便干结、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

精神心理治疗

慢性便秘患者往往存在精神心理异常和睡眠障碍,这两个因素也在慢性便秘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诊治早期就应了解慢性便秘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睡眠状态和社会支持情况,分析判断上述情况与便秘的因果关系,从而在调整生活方式和经验治疗的同时能对上述情况进行调整。对于有睡眠障碍和精神心理异常的便秘患者,应该给予心理指导和认知治疗。合并明显心理障碍的患者可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生物反馈

是针对性训练盆底肌、腹肌及其协调性,改善异常排便动作、缓解便秘的心理治疗技术。循证医学证实生物反馈是盆底肌功能障碍所致便秘的有效治疗方法。生物反馈治疗能持续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

其他治疗方法

有文献报道益生菌、中药(包括中成药制剂和汤剂)、针灸、按摩推拿能改善慢性便秘的症状,但其疗效的评估尚需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手术治疗

真正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慢性便秘患者尚属少数。当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且经过一段时间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但一定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

来源:北京天坛医院全科医疗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