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

文 | Turing

无论让哪一位影迷来罗列出香港电影黄金时代(八九十年代)的名导演,王晶,都一定会是在前几位出现的名字。和星爷合作了《九品芝麻官》、《赌神》等一系列无厘头大作,看成香港无厘头电影宗师;但是一翻手,又能创作出《纵横四海》、《天若有情》(制片人)这样的经典的都市背景港片。

可惜,在进入新时代后,这位香港电影的领军人物,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处境,烂片一部接一部。2017年的《追龙》好评如潮,似乎是在昭示着这位大师的回归,但是,目前正在上映的 《追龙II》,却让影迷们只能将希望再一次雪藏。

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1)

“追龙”是一个确实存在的词汇,在《追龙》中其实给出过解释——当时香港管理混乱,毒贩猖獗。吸毒者通过吸管吸食毒雾的样子,被形象地称为“追龙”,这确实是一个缉毒电影的双关好名。所以,我在观看本片前,天真的以为《追龙II》同样是一部缉毒片。

不过,在电影放送过半的时候我都还有点懵逼:咦?毒品呢?我花了三分钟才想明白,哦,这个龙,原来是指本片的大反派,龙志强……片名的丰富性登时少了一半。而龙志强的原型乃是港岛大绑匪张子强,化名龙志强其实并没有一定的必要性,在这时,其实就应该怀疑王晶导演是否有蹭自己IP吃老本之嫌了。

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2)

王晶目前还未上映的四部作品,有三部都是翻新片,而近年来翻新片的质量....列位都懂的。

不得不说,《追龙II》中,梁家辉、古天乐、林家栋和任达华这四位港片老面孔奉献出了非常精彩的演出,但可惜的是,这也是本片中仅有的精彩演出了。本片中另一位老戏骨王敏德 (曾在《飞虎雄心》、《窃听风暴》中出演重要角色),在本片中被硬生生的调教成了周润发的高仿。而本片唯一勉强算是女主角的“兔兔”一角,在卡司表上的名字是“邱意浓”,这是香港小演员惯有的名字,怎么看都有碰瓷邱淑贞与张学友之嫌,况且虽然演技不出戏,但是镜头下极具现代网红风格的妆容,成功的把自己“尚可一看”的演技,变成了“荡然无存”……

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3)

“名场面”,高仿周润发与低配邱淑贞的对手戏....忽略掉造型和妆容,竟然微妙的还不错

但是,即便是梁、古、林、任四大影帝,演技精湛,但仍然没有成功的塑造好角色。比如说梁家辉饰演的大反派龙志强,在古天乐骂他(类似于“他妈的”这种)的时候,突然情绪激动:“不要说我老妈!”如果了解原型张子强的故事,可能会对这句话略微感触,但是在本片中,却近乎全无铺垫!这对于电影来讲,是不合格的。类似的情况,还有龙志强对兔兔说:“我现在最信任的人就是你。”但是仍然全无铺垫,并且在影片之前还有龙志强将自己的女人随手送出的桥段。那么如果说“老妈”一段只是人物立不住,那么“兔兔”一段间直就是人设崩塌了!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林家栋饰演的“博士”身上。知晓何天卧底身份的博士,在本片中本应是与古仔亦敌亦友的微妙关系,而且也给出了相应的动机——孕妻为龙志强的弟弟龙志飞挡枪而死,而龙志强却包庇弟弟,因此博士打算寻仇。但是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博士”的动机却突兀的转变成了——为财。

而影片中只有一处可以强行解释的就是博士在何天入伙时其实告知了龙志强他的卧底身份,因此可以看做是博士居心叵测的伏笔,但是动机却仍然难明。更可惜的是,林家栋饰演的博士,在弥留之际拼命的伸手想要抓住车窗外的一张钞票,却如何也抓不到——这一幕简直是全片的演技颠覆——可惜角色立不住。

相对来说,古仔的演技还是有用武之地的,拆弹一段的演出,扣人心弦。只可惜,他和直接沦为配角的任达华饰演的上司一样,人物设定乏善可陈,缺乏层次感。

如果在电影中出现演员演得好、但角色立不住的情况,那么问题很有可能出现导演或者编剧身上。而本片的Staff呢?导演:王晶。编剧:王晶。Fine……在其他的电影中,这可能有机会把锅甩给制片人,《追龙II》呢?制片人:王晶……好吧好吧,有些电影会请一些德高望重的业界老前辈做监制来进行指导,巧了,本片也有,那会不会是监制老师不上心呢?我一看,监制:王晶……王晶导演我真的编不下去了啊!对不起啊!

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4)

不过此处龙志强被杜江饰演的周队长逮捕一幕,和其后被行刑一幕,梁家辉倒是大飚演技,看起来很过瘾

其实,曾经辉煌的港片,沦落到现在这个地步,无非三个字:套路化。港片,真是成也套路化,败也套路化。那些寻求突破、走出套路的导演,如徐克、许鞍华、陈可辛甚至周星驰等等,虽然都自闯出了一片天空,但是他们的新作品,却不再能让人感到有浓浓的“港味”;而另一些“港味”十足的导演,如刘伟强、杜琪峰、吴宇森以及王家卫等等,作品却不再能让人惊艳,而暴露出了港片越来越浓郁的套路化——这一切都要结合曾经与现在的时代背景来看。

曾经,香港乃是全球顶尖的大都会,灯红酒绿,鱼龙混杂,纸醉金迷。在这样的时代中,香港,天生就是故事发生的舞台。不管是《重庆森林》、《阿飞正传》,还是《古惑仔》、《无间道》,都有一种赛博朋克式的颓唐感,这种颓唐感是一个个小人物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构造中营造出的张力,这也可以说是港片的一个艺术核心:“人皆寻一梦,如露如幻。”但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的年头,世界早已不是当年入梦幻般模糊不清的节奏,而步入了一个已被信息过分细分的快节奏的时代,因此,当年那种港片套路带来的独特颓废韵味,已经与当下的观影口味格格不入了。

另一个极其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点,就是技术的进步。影迷们看电影时,习惯于按照自己的观影顺序进行梳理,因此对技术的进步习以为常,再回看古早香港电影时,自然就会产生疏离感、陌生感、新鲜感,进而将之归结为港片的独特气质 (并因年代久远而对技术差距视而不见)。而事实上,直到星爷拍摄《喜剧之王》的年代,菲林胶片还是香港电影摄制的主要媒介;而在近十年,数字后背早已经成了电影摄制的标配。摄制媒介的区别,带来的是服化道乃至场景调度逻辑的全面革新——8k 数码采样和1080P以上的返送设备相比于之前,完全当得起“纤毫毕现”这个说法,如果把现在的“大场景”放到港片的黄金年代,观众们将只会看到满屏雪花点;同理,仙气十足的吴宇森的白鸽场景与林青霞的饮酒场景,放到现在的返送设备上,恐怕也就是一堆马赛克。

追龙2分析港片(处境尴尬的追龙II竟是导演王晶啃的老本)(5)

这是港片旧时代影片、2000年的《花样年华》,与新时代泛“港味”影片、2007年《色戒》中梁朝伟在类似景别、类似构图、类似场景下的对比,即便刨去导演的个人风格,仍然能够明显发现画面质感与演员妆容的变化。

港片,是好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正视港片在时代洪流下的兴衰。过去的港片兴起,是因为在过去,它满足了人们的理想;在现在,它满足了人们的梦幻。而现在的港片衰落,亦无非是爱看老片的人嫌它不够老,而爱看新片的人嫌它不够新。无论如何,我相信,香港至今仍是中国影史工业的巅峰。现在,电影界的“陆港融合”已经有了苗头,或许在下一个时代里能为我们带来惊喜,也未可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