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剂为什么是雪种 雪种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和介绍

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和升级,我们常用的冰箱空调设备所用的制冷剂(雪种)也更新换代了好几轮,您指导它们是哪些,都有哪些特征吗?现在我跟您一起聊聊...

首先,我们来了解制冷剂对大气层的影响,有两个概念需要知道:

1、什么叫温室效应:全球的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的地面平均温度应为-18℃。这33℃温差就是因为地球有大气层,像一条被子一样,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缘故,这层气体中臭氧层尤为重要。

2、温室气体有哪些:我们知道温室效应源自温室气体,地球大气中起温室作用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我们熟知氟利昂是一种含氟的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它破坏臭氧层,造成了臭氧层的消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更换制冷剂(雪种)的原因所在,下面我们来看看常用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和特性,带大家了解存在我们身边许久既熟悉又陌生的物质:

1931年R12诞生,1932年R11面世,1936年R22开始使用,1987年R134研制成功,1993年R600a闪亮登场,2006年R600a进入大众视野。

空调制冷剂为什么是雪种 雪种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和介绍(1)

常见雪种(制冷剂)特性怎样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1.氨(代号:R717)

氨的凝固温度为-77.7℃,标准蒸发温度为-33.3℃,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1.1~1.3MPa,水温高达30℃时也超过1.5MPa 。氨的单位标准容积制冷量大约为520kcal/m3。

氨有很好的吸水性,即使在低温下水也不会从氨液中析出而冻结,故不会发生“冰塞”现象。氨对钢铁不起腐蚀作用,但氨液中含有水分后,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因此,氨制冷装置中不能使用铜及铜合金材料,并规定氨中含水量不应超过0.2%。

1、 氨的比重和粘度小,放热系数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但氨有毒性和可燃性。当空气中氨的含量达到0.5%~0.6%时,人在其中停留半个小时即可中毒;达到11%~13%时即可点燃,达到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因此,氨制冷机房须注意通风排气。

优点是:易于获得、价格低廉、压力适中、单位制冷量大、放热系数高、几乎不溶解于油、流动阻力小,泄漏时易发现。

缺点是:有刺激性臭味、有毒、可以燃烧和爆炸,对铜及铜合金有腐蚀作用。

2.氟利昂-12(代号:R12)

R12为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二氯甲烷。它是我国中小型制冷装置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中压中温制冷剂。R12的标准蒸发温度为-29.8℃,在常温下冷凝压力一般为0.78~0.98MPa,凝固温度为-155℃,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288kcal/m3。

R12是一种无色、透明、没有气味,几乎无毒性、不燃烧、不爆炸,很安全的制冷剂。只有在空气中容积浓度超过80%时才会使人窒息。但与明火接触或温度达400℃以上时,则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气体。

R12能与任意比例的润滑油互溶且能溶解各种有机物,但其吸水性极弱。规定R12中含水量不得大于0.0025%。破坏臭氧层。

3.氟利昂-22(代号:R22)

R22也是烷烃的卤代物,学名二氟一氯甲烷,标准蒸发温度约为-41℃,凝固温度约为-160℃,在常温下冷凝压力同氨相似,单位容积标准制冷量约为454kcal/m3。

R22的许多性质与R12相似,但化学稳定性不如R12,毒性也比R12稍大。但是,R22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却比R12大的多,接近于氨。当要求-40~-70℃的低温时,利用R22比R12适宜,故目前R22被广泛应用于-40~-60℃的双级压缩或空调制冷系统中。破坏臭氧层。

4.四氟乙烷(代号:R134a)

简称HFC。其沸点为-26.5℃。它的热工性能接近R12(CFC12),破坏臭氧层潜能值ODP为0,但温室效应潜能值WGP为1300(不会破坏空气中的臭氧层,但会造成温室效应。),现被用于冰箱、冰柜和汽车空调系统,以代替氟利昂12。

作为R12的替代制冷剂,它的许多特性与R12很相像

  R134a的毒性非常低,在空气中不可燃,安全类别为A1,是很安全的制冷剂。

  R134a的化学稳定性很好,然而由于它的溶水性比R22高,所以对制冷系统不利,即使有少量水分存在,在润滑油等的作用下,将会产生酸、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将对金属产生腐蚀作用,或产生“镀铜”作用,所以R134a对系统的干燥和清洁要求更高。R134a对钢、铁、铜、铝等金属未发现有相互化学反应的现象,仅对锌有轻微的腐蚀作用。

用途 : R 134a 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替代 CFC-12 的主要制冷工质之一,常用于车用空调,商业和工业用制冷系统,以及作为发泡剂用于硬塑料保温材料生产,也可以用来配置其他混合致冷剂,如 R 404a 和 R 407c 等。

对比R12的优越性:

  1、R134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不易燃,不爆炸,无毒,无刺激性无腐性);

  2、R134a的传热性能比R12好,因此制冷剂的用量可大大减少。

5.R600a制冷剂:

性状用途:制冷剂R600a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碳氢制冷剂,取自天然成分,不损坏臭氧层,无温室效应,绿色环保。用于染料,化学合成致冷剂,合成橡胶,航空汽油,照明。

特点:R600a制冷剂蒸发潜热大,冷却能力强;流动性能好,输送压力低,耗电量低,负载温度回升速度慢。R600a制冷剂与各种压缩机润滑油兼容。

健康危害: 具有弱刺激和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嗜睡、恶心、酒醉状态,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慢性影响:出现头痛、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倦。

危险特性: 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产生猛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主要用作超低温制冷剂,与R22组成的制冷系统用于-80~-120℃的超低温制冷装置。也用作泡沫塑料的发泡剂,作制冷剂替代R12。

6. R290

制冷剂R290,即丙烷,是一种可以从液化气中直接获得的天然碳氢制冷剂。与氟利昂这种人工合成制冷剂相比,天然工质R290的分子中不含有氯原子,因而ODP值为零,对臭氧层不具有破坏作用。此外,与同样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HFC-134A-相比,R290的GWP值接近0,对温室效应没有影响。目前德国R290已经用于家用热水器和空调系统中。

  目前我国空调行业使用较多的制冷剂是R22。R290与R22的标准沸点、凝固点、临界点等基本物理性质非常接近,具备替代R22的基本条件。在饱和液态时,R290的密度比R22小,相同容积下R290的灌注量更小,试验证明等容积下R290的灌注量是R22的43%左右,R290的汽化潜热大约是R22的2倍左右,因此R290的制冷系统制冷剂循环量更小。

针对ODP(臭氧)和GWP(温室)都很小的制冷剂称为“绿色制冷剂”,如R600a和R290(丙烷)。R600a在冰箱和卧式冰柜上已经大量使用。

R290由于本身可燃,当系统灌注量低于150克是被认为安全的。

向您透露一下,我国2008年奥运会火炬燃料就是R290,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老铁们,有啥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空调制冷剂为什么是雪种 雪种制冷剂的发展历程和介绍(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