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书信长什么样(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在历史影视剧中,往往能看到这样的场面:远方黄尘滚滚,瞬间骏马飞至,但见人影一晃,驿卒翻身下马,将公文包传给另一驿卒,大喝一声“八百里加急”,随后又见灰尘滚滚,驿卒已然远去,这就是古代的“八百里加急”。
与现代的飞机、火车不同,古代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传递情报靠的是驿站。驿站分布在全国,盛唐时期约有1800个,一般而言,间隔约20里。传递的文件因紧急情况有级别之分,如日行300里、400里、600里,最高时可达800里。当然,单靠一人一马是做不到的,往往到了驿站,就要换人换马,再传递下去。
一般情况下,驿站采用的传递速度是300里的标准,除非发生紧急大事。比如唐朝时期,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当时唐玄宗还在华清宫,两地相隔近3000里,然而6天时间,唐玄宗就收到了消息,当时采用的速度就是500里。至于“八百里加急”,几乎很难做到,人的吃喝都在马上,而且必须是好马。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汉朝等少数朝代能做得到。
那么,“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少快呢?看上去蛮快,连现在的快递都赶不上。按照现在的公路质量,启用“八百里加急”传递文件,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只需要1-2天就可抵达。至于新疆西藏等偏远地区,5天内也可以达到。与之相比,如今的快递很多都达不到这种速度。
但是仔细一算,“八百里加急”并不快。古代1里约为450米,日行800里相当于现在的720里路。这样推算,时速仅为30里,甚至自行车都可以达到。其实并不然,古代的道路并不好,有时是崎岖的山路,有时要绕开水路,无形之中增长了距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